劉靜
低年級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因此,要打破低年級以識字為主的傳統(tǒng)做法,以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為中心的口語訓練和寫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也就是說,作文教學必須從一年級開始,從口語訓練開始。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說明,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jié)合,作文教學既要培養(yǎng)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種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yǎng)。作文教學有著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fù)雜的順序。部編教材里“口語交際”這一內(nèi)容,就是訓練學生最初、最基本的說話能力,因此必須抓好。
一、部編本教材中口語交際的選編
綜觀一年級口語交際話題的選擇,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以游戲活動為載體,符合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二是體現(xiàn)較強的指導意義,針對的是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面對的問題或參與的活動。
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內(nèi)容較寬泛,學生在輕松自如的交流中就可以完成任務(wù),他們都屬于生活化的交際話題。而二年級上冊編排的4次口語交際話題的選擇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也非常密切。但從要求來看,《有趣的動物》突出動物的有趣,《做手工》《看圖講故事》強調(diào)按順序說,《商量》強調(diào)把想法說清楚,這表明內(nèi)容的表達要正式一點、難度更高一點。
部編語文教材低年級的“口語交際”,編排上每學期都有4次口語交際也是由易到難,讓學生先從自身出發(fā)、從簡單容易的事情出發(fā),逐步到雙方進行交流,再到與許多人進行交流。在口語交際的話題上也是涉及的內(nèi)容比較廣泛。
二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活動安排從一年級較隨性的生活化的交際內(nèi)容轉(zhuǎn)向內(nèi)容較集中的主題性交際內(nèi)容。在使用教材時,教師要利用好每一個訓練主題,抓住重點,瞻前顧后,相互照應(yīng),將實踐參與交際能力貫穿其中的同時也能提高其他的語文素養(yǎng)。
二、口語交際教學應(yīng)該充分利用教材的話題進行訓練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首先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必須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況,使工作有的放矢。教師要多接近學生,和他們談心,讓他們把心中的趣事都能告訴你,這樣逐步使教師的感情與學生的過往交織在一起,從而可以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摸清學生說話的實際水平,并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大膽地、大聲地講話,這便是教師首先要做到的一點。
另外,低年級學生最喜歡表揚,表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在課堂上,教師抓住“表演”這個武器,在學生發(fā)言后,要先鼓勵、夸獎,然后再進行講評,比一比誰講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個地方改一改會更好。另外,抓住低年級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要多開展競賽活動,對聲音響亮的、講得好的學生和進步大的學生,可以適當獎勵一面小紅旗,開展紅旗評比。還可以把說得好的學生的照片或視頻,上傳到班級微信群里,讓孩子講給父母并介紹其他同學說的好在哪里,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
(二)認真?zhèn)湔n,開展研究,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口語訓練
1.從句到段,循序漸進。
句子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只有說好一句話,才能說好幾句話以至一段話。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征,首先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例如:“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你畢業(yè)于哪個幼兒園”等,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一個句子應(yīng)分成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是說“誰”或“什么”,后一部分是說“干什么”或“怎么樣”,然后逐步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并懂得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要求。在一年級上冊第二次口語交際“我們做朋友”中,如果你想和他人做朋友,就要先介紹一下自己。在校內(nèi),你可以介紹自己是“一年八班的學生”。如果出了校門,則應(yīng)該說“我是南開實驗學校小學部的學生。”那接下來,可以訓練:走出南開區(qū),走出天津市,走出國門,應(yīng)該怎么說。這種練習,使學生逐步明白,講話要根據(jù)實際需要,并不是越具體越好。還可利用課內(nèi)的文本進行模擬句式的練習。在二年級上語文園地四“我愛閱讀”選入的篇目《畫家鄉(xiāng)》中,學生在讀過“濤濤的家鄉(xiāng)在海邊,山山的家鄉(xiāng)在山里,平平的家鄉(xiāng)在平原,青青的家鄉(xiāng)在草原”后,然后一點一點地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讓自己喜歡而且自豪的地方。教師指導歸納依照原文,創(chuàng)作出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兩段話:“長長的海河,靜靜的五大道,圓圓的天津之眼,那個在茶館聽相聲的小孩兒就是我?!薄肮凡焕淼陌?,十八街的麻花,耳朵眼兒的炸糕,那個吃著煎餅果子的小孩兒就是我?!?/p>
學生的興趣濃厚,仿照原文的句子練習說一段話,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把口頭語言轉(zhuǎn)換成書面語言記錄下來,這樣就會記得特別深刻,為將來寫作文打下基礎(chǔ)。
2.從段到篇,認真抓好看圖說話練習。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重視創(chuàng)作情境,教師要憑借教科書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通過有效指導,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chǔ),使他們成為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成功的學習者??磮D說話,則是低年級學生說話訓練最常見、最基本的形式。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中的《小兔運南瓜》、二年級上冊看圖講故事的《父與子》就是很好的說話練習素材。圖片里的事情與人物都是學生所熟知的。學生借助圖畫引起聯(lián)想、發(fā)展思維、豐富語言,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情境是十分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
為了提高看圖說話的教學水平,在學習理論的基礎(chǔ)上,作為教師上好一節(jié)語文交際課,通過教研學習互相積累經(jīng)驗的同時,還總結(jié)了一些自身的問題。首先是教師怕學生說不好,因此問題提得“碎”;其次是學生看圖后說出的語段不是圖意的主旨,分不清重點,而教師又追求說成“篇”要求“高”,而實際效果卻很“低”;再次是“導”不能貫穿整個口語交際教學中,特別是學生在說話中出現(xiàn)毛病得不到糾正。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只有功夫下在課前,才能在課上提高學生表達的質(zhì)量。
例如:在進行《小兔運南瓜》的口語交際時,要讓學生理清一件事的順序,知道事件發(fā)生的起因,然后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學生都戴上了頭飾來扮演小白兔和兔媽媽。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后,就鼓勵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自由發(fā)表意見,然后討論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大家都積極主動地想辦法。這樣,好多辦法都會一下子冒出來,教師鼓勵學生保留切實可行的辦法,篩掉不切實際的辦法,表揚表達清楚的學生,隨后讓學生聲情并茂地講給大家,從其他人表演到大家一起想辦法,教師再輔助說清楚、講明白,最后由學生自說自演,這就無形中擴大了學生口語交際的“面”與“質(zhì)”。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改變以往的聽說訓練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訓練,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在學會交際方法的同時,抓住口語交際這一內(nèi)容的訓練,利用好這一內(nèi)容使學生從中學會得體地表達、恰當?shù)亟浑H,充分展示自己的表達意愿,從而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
(責任編輯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