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列牙體牙髓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受診治的120例牙體牙髓病患者為本次分折研究對象。將120例患者隨機為為A組(恰當充填)、B組(超量充填)和C組(欠充填)。每組各40例患者。治療完成后對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A組中有39例患者治療有效。總有效率為97.50%;B組中有28例患者治療有效,總有效率70.00%:C組中有19例患者治療有效,總有效47.50%。由此得出,A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B組和C組:A組中有38例患者對治療表示滿意,總滿意度95.00%:B組中有27例患者對治療表示滿意,總滿意度67.50%;C組中有25例患者對治療表示滿意,總滿意度6250%。由此得出,A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情況要明顯優(yōu)于其他兩組。討論:不同根管充填程度對牙體牙髓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有所不同,其中超填可能引起術(shù)后不適和疼痛,恰當充填在牙體牙髓病的治療中有著非常好的效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guān)鍵詞]根管充填:牙體牙髓病
[中國分類號]R7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4-040-01
前言
牙體牙髓病屬于口腔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齲病、牙體硬組織非齲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該口腔疾病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心理情緒影響較大,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影響患者牙體功能,甚至導致患者牙體功能喪失,周圍組織受到損壞。臨床上對于牙體牙髓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根管治療,將牙髓腔內(nèi)的病源刺激物全部清除,經(jīng)過對根管的清理,成防,消毒,然后進行根管充填,由此完成牙體牙髓病的治療。臨床上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有著不同的治療效果,本文對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研究。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受診治的120例牙體牙髓病患者為本次分析研究對象,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n=40)、B組(n-40)和C組(n=40)。A組中有24例男患者,16例女患者;年齡在35歲至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40±2.30)歲;患牙位置:23例前牙患者,17例后牙患者。B組中有24例男患者及16例女患者;年齡在36歲至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50±2.30)歲;患牙位置:24例前牙患者,16例后牙患者。c組中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年齡在36歲至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0±2.55)歲;患牙位置:25例前牙患者,15例后牙患者。
1.2研究方法
三組患者采取不同根管充填程度進行治療:A組患者采取恰當充填,充填時需要保證縫隙被填充材料充分填充,距離根尖小于0.5-2mm;B組患者采取超量充填,充填時需要在縫隙填滿的同時超出根尖位置;c組采取欠充填,充填時不需要將縫隙填滿即可。
三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口腔檢查,將患者牙釉質(zhì)清除,然后打開髓腔,將患者失活牙髓拔除,并將髓腔鈣化物清除。若患者未出現(xiàn)腫脹感和疼痛感,繼續(xù)進行根管充填治療。將患者的根管口和髓腔封住十天,對患者根管情況使用X線牙片進行查看。
1.3治療效果評定
對三組患者根管充填治療的治療效果及患者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記錄,并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x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t檢驗對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三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對比結(jié)果如表一所示,由對比結(jié)果可以看出,A組中有39例患者治療有效,總有效率為97.50%;B組中有28例患者治療有效,總有效率70.00%:C組中有19例患者治療有效,總有效47.50%。由此得出,A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B組和C組。
三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情況對比結(jié)果如表二所示,由對比結(jié)果可以看出,A組中有38例患者對治療表示滿意,總滿意度95.00%:B組中有27例患者對治療表示滿意,總滿意度67.50%:c組中有25例患者對治療表示滿意,總滿意度62.50%。由此得出,A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情況要明顯優(yōu)于其他兩組。
2結(jié)論
綜上,不同根管充填程度對牙體牙髓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有所不同,其中超填可能引起術(shù)后不適和疼痛,恰當充填在牙體牙髓病的治療中有著非常好的效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