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慶之年,回望《黨的生活》60年來的奮斗歷程,可以用毛澤東同志的兩句詩詞來概括:“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p>
回望來時路,《黨的生活》三代辦刊人一路櫛風沐雨、披荊斬棘,始終堅守陣地、履行使命。
1959年11月5日,《黨的生活》創(chuàng)刊號出版。對于創(chuàng)辦這本雜志的初衷,時任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在發(fā)刊詞《寫在〈黨的生活〉的前面》一文中指出:“現在,我們正處在偉大的變革時代,社會主義事業(yè)正在突飛猛進、一日千里地向前發(fā)展,黨的基層組織和廣大干部和黨員站在政治斗爭和生產斗爭的最前線,沖鋒陷陣,勇于改革,生活和斗爭每天都向他們提出許多新的問題,要求他們去研究、分析、判斷和解決,他們迫切地需要一種適合他們閱讀的黨的讀物,總結和交流他們工作中的豐富經驗,對他們的工作和學習進行指導。因此,省委決定出版《黨的生活》這個以基層干部和黨員為對象的通俗刊物?!?/p>
《黨的生活》由中共黑龍江省委主辦、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代管,《黨的生活》編輯委員會編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半月刊,32開,64頁,印數20萬冊。
《黨的生活》一經問世,即受到基層讀者的關注和歡迎。此后七年間,《黨的生活》深入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熱情謳歌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大力弘揚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緊密圍繞中央和省委的工作中心,深入探討黨的建設特別是基層黨組織面臨的實際問題,成為省委加強黨員思想教育、指導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要載體。
1962年8月1日,《人民日報》重新發(fā)表劉少奇同志經過修訂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黨的生活》從第20期開始開辟了《學習〈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專欄,刊登黨員干部的學習體會。
1963年6月,《黨的生活》出版了創(chuàng)刊后第一本增刊——《學習宋恩珍專輯》。宋恩珍是省委樹立的重大典型,生前是慶安縣新勝人民公社新安生產大隊第四生產隊隊長,因在烈火中奮不顧身搶救集體財產、保護救火群眾的安全,被嚴重燒傷,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
1964年10月,《黨的生活》改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代管。
1965年第22期《黨的生活》是學習王杰烈士專輯。王杰生前是濟南部隊裝甲兵某部工兵一班班長,1965年7月,在幫助民兵訓練的過程中,點燃的炸藥包發(fā)生意外,為掩護在場的12名同志,舍身撲向炸點,英勇犧牲。
1966年12月,因“文化大革命”導致的混亂局面,《黨的生活》被迫???。
1976年11月初,在徹底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的新形勢下,省委組織部向省委呈報了《關于創(chuàng)辦〈支部生活〉雜志的請示報告》。報告提出:“《支部生活》雜志是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而創(chuàng)辦的通俗政治讀物。它主要面向基層支部,同時兼顧公社和廠礦基層黨委。它的主要任務是,緊密配合黨在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向黨員干部宣傳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黨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宣傳毛主席的建黨思想和建黨路線,進行黨綱、黨章教育和思想政治路線教育?!?/p>
1976年11月30日,中共黑龍江省委以“龍發(fā)[1976]24號”文件對省委組織部的報告作出批復。經過緊張籌備,1977年5月,《支部生活》正式出版,期發(fā)行量17.7萬冊。
經過一年多的辦刊實踐,根據基層讀者的意見和建議,省委組織部于1978年9月向省委報送了《關于〈支部生活〉雜志更名的請示報告》,得到省委批準。
自1979年1月起,《支部生活》更名為《黨的生活》。從此,《黨的生活》開始了與改革開放同頻共振的新征程。在新時期的辦刊實踐中,《黨的生活》把“黨務干部的忠實顧問,共產黨員的親密朋友,積極分子的熱忱向導,人民群眾的貼心知音”作為不懈追求,著力實現辦刊質量與社會效益的與時俱進。
1981年,《黨的生活》期發(fā)行量27.4萬冊,實現收支平衡。省委組織部決定,《黨的生活》雜志社由省管黨費保障運行改為自收自支的經營體制。
1985年3月,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聯合召開表彰獎勵《黨的生活》雜志大會。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向凌在講話中提出,全省報刊要向《黨的生活》雜志學習,堅持正確的辦報辦刊方針,奮發(fā)圖強,勇于探索,堅定地走自負盈虧、自力更生的道路。當年期發(fā)行量69.7萬份。
1986年1月6日,省委宣傳部以“黑宣發(fā)[1986]2號”文件印發(fā)《黨的生活》辦刊經驗——《架起黨員與群眾聯系的橋梁》。
1986年4月,由《黨的生活》雜志社編輯的《黨的生活知識手冊》一書由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第一版發(fā)行超百萬冊,成為1986年全國暢銷書。
1986年12月,《黨的生活》雜志社被評為省委直屬機關文明單位。
1987年5月7日至9日,《黨的生活》雜志社與黑龍江電視臺聯合舉辦了“《黨的生活》復刊10周年黨的知識競賽”,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黨校等方面派員參加觀摩。7月2日,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jié)目在黃金時間播出決賽錄像。
1988年,《黨的生活》期發(fā)行量首次突破100萬冊,此后連續(xù)16年在全國期刊界保持“百萬大刊”地位。
1989年,《黨的生活》由半月刊改為月刊,由32開改為16開,由郵局發(fā)行改為自辦發(fā)行。第1期刊發(fā)了時任省委副書記王海彥的署名文章《求實創(chuàng)新透明民主——寫在〈黨的生活〉雜志改刊前的話》。
1989年12月,在黑龍江省首屆優(yōu)秀期刊評選活動中,《黨的生活》被評為“讀者喜愛期刊”。
1990年,在黑龍江省期刊質量評比工作中,《黨的生活》被評為“優(yōu)質期刊”。
1991年,《黨的生活》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重點聯系期刊。
1992年,在中共中央組織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黨的生活雜志社創(chuàng)辦了《黨員電化教育》雜志,由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主管主辦。
1993年12月,在黑龍江省優(yōu)秀社科類期刊評選活動中,《黨的生活》被評為“十佳期刊”。
1995年,《黨的生活》繼獲得“東北三省優(yōu)秀社科期刊獎”之后,榮獲“全國優(yōu)秀時事政治期刊獎”。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張全景為《黨的生活》題詞祝賀——“更上一層樓”。
1996年9月,中央組織部組織局經調研論證確定,由黑龍江《黨的生活》承擔全國黨的基層組織工作宣傳陣地的任務,開辦《組工特稿》專欄。
1996年10月,本社常務副總編輯楊貴方、《黨員電化教育》編輯部副編審管大鵬被評為首屆“黑龍江省社科期刊優(yōu)秀編輯”。同年12月,楊貴方被評為“東北三省社科期刊優(yōu)秀編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同志逝世,《黨的生活》在半個月內編輯出版了紀念增刊。
1997年4月28日,省委組織召開紀念《黨的生活》雜志復刊二十周年座談會。時任省委書記岳岐峰在《黨的生活》第5期刊發(fā)署名文章《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祝賀〈黨的生活〉復刊二十周年》。
1997年12月,《黨的生活》被評為首屆“全國百種重點社會科學期刊”。
1998年夏,松花江、嫩江流域出現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為弘揚偉大的抗洪精神,《黨的生活》于10月編輯出版了《'98黑龍江抗洪全記錄》增刊。
1998年9月30日,參加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救災重建工作隊的本刊記者李小平撰寫的題為《關于救災重建工作新聞宣傳的幾點建議》的決策參考,經省委領導批示,被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工作》第39期全文轉發(fā)。
1998年11月,本社副編審魏莉、李小平被評為第二屆“黑龍江省社科期刊優(yōu)秀編輯”。同年12月,魏莉被評為“東北三省社科期刊優(yōu)秀編輯”。
1999年10月,《黨的生活》雜志社正式更名為中共黑龍江省委《黨的生活》《黨員電化教育》雜志社。省委組織部對雜志社領導班子實行聘任制,通過競聘上崗,產生新的領導班子。
1999年10月,《黨的生活》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會科學期刊”。
2000年第5期《黨的生活》刊發(fā)了本刊記者楊貴方、孫鐵采寫的長篇報道《從戰(zhàn)略的高度加強黨的建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科揚就“三個代表”答記者問》,受到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領導的高度贊揚,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
2000年12月,本社社長、常務副總編輯楊貴方被評為首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
2001年第12期《黨的生活》刊發(fā)的本刊記者李小平采寫的探討貧困縣跨越式發(fā)展之路的長篇通訊《杜爾伯特啟示錄》,經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宋法棠以及副省長申立國等領導批示,在全省新聞界引發(fā)了一輪“杜爾伯特沖擊波”。
2001年12月,《黨的生活》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入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
2002年3月,本社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2000多平方米辦公區(qū)投入使用。
2003年1月,《黨的生活》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在2003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監(jiān)督檢測中心做出的質量認證中,《黨的生活》的送檢樣刊被認定為一等品。
2003年12月,在全省報刊治理整頓工作中,《黨員電化教育》停辦,《黨的生活》改由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主管;刊社名稱變更為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社,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編委、采編中心主任高明義出任社長、法人代表。
自2004年起,《黨的生活》在堅持面向基層、貼近實際這一辦刊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傳播黨建信息,關注時政熱點,反映民意民生,聚焦反腐倡廉”的內容定位,話題求新、思想求深、文風求實、語言求活、篇幅求精、設計求美,整體形象面貌一新。
2004年第5期《黨的生活》刊發(fā)了本刊記者花林雅采寫的長篇通訊《“七煤”,奇跡背后的奧秘》之后,中央政策研究室通過供中央領導參閱的《簡報》摘發(fā)了該文。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云山作出批示后,當年七一前后,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16家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了“七煤”集團的黨建經驗。
2004年第5期《黨的生活》推出的一組專題策劃《解析‘另類’干部現象》,針對基層干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用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展開討論,呼吁為那些敢于挑戰(zhàn)“潛規(guī)則”的所謂“另類”干部正名。湖北《黨員生活》雜志社編審胡永球以這組策劃為例,在6月9日的《中華新聞報》刊文評介:“這組策劃是大手筆,這組文章是少有的精品……給黨刊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在堅持黨刊特色的同時增強可讀性的范例,值得借鑒?!?/p>
2005年8月,《黨的生活》榮獲首屆“黑龍江省出版精品工程獎”。
2006年1月,《黨的生活》被中國期刊協會列為“贈建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指定贈送刊物”。
2006年1月,《黨的生活》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
2006年9月至2013年10月,為加強采編人員隊伍建設,黨的生活雜志社先后七次面向省內外公開招聘編采人員。擇優(yōu)錄用的青年編輯記者,經過“導師制”培養(yǎng),成為辦刊的有生力量。
經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批準,自2007年1月起,《黨的生活·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出版發(fā)行,期發(fā)行量近7萬冊。
2007年2月,《黨的生活》榮獲第二屆“北方優(yōu)秀期刊獎”;同年8月被評為“全省新聞出版行業(y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和“全省新聞出版行業(y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單位”。
2007年9月,時任省委書記錢運錄責成省委政研室與省委組織部、省黨建研究會共同調查研究“先鋒工程”的實施情況。聯合調查組在上報省委的調研報告中提出:“《黨的生活》雜志作為我省黨建方面唯一的專業(yè)性刊物,在基層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使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p>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發(fā)生5·12特大地震,《黨的生活》連續(xù)策劃出版了第6期《中國眾志成城》、第7期《凝聚力從何而來?》兩期抗震救災專輯;同年12月,《黨的生活》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期刊”。2010年4月下旬,被譽為“《黨的生活》創(chuàng)刊以來最感人的兩期雜志”——抗震救災專輯,被四川省檔案局作為歷史資料永久收藏。
2008年5月,《黨的生活》雜志社被中國期刊協會接收為會員單位。
2008年7月,《黨的生活》榮獲第二屆“黑龍江省出版獎”。
2009年5月,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第3期《報刊審讀簡報》在題為《欄目策劃契合當前形勢內容形式貼近群眾生活》的審讀報告中,對《黨的生活》第4期推出的專題策劃《黨員幫扶之困》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做法很有創(chuàng)意”“讓人耳目一新”。
2009年8月,《黨的生活》榮獲“中國北方優(yōu)秀期刊獎”。
200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黨的生活》第10期編輯出版了以《見證中國力量》為主題、內文增加16版彩頁的???,被讀者譽為“圖文并茂,氣勢恢宏”。
2010年1月13日至16日,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社在哈爾濱承辦了全國黨刊研究會第六屆年會,來自全國各地42家黨刊社的108名代表到會。會議期間,舉行了中國期刊協會黨刊分會授牌儀式。
2011年2月,《黨的生活》榮獲首屆“黑龍江省出版獎—優(yōu)秀期刊獎”。
201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黨的生活》第7期策劃出版了《紀念建黨90周年特輯》。
2011年7月,本刊《褒貶錄》欄目榮獲黑龍江省廉政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十大精品”提名獎,本社資深美術編輯、省漫畫家協會原會長趙明瑚被評為黑龍江省“百名廉政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帶頭人”。
2011年《黨的生活》第10期刊發(fā)了本刊記者李小平、張清采寫的長篇通訊《為了那片不舍的土地》,翔實報道了哈爾濱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退休干部李淑芬應當年下鄉(xiāng)時所在村村民盛情邀請,回到五常市沖河鎮(zhèn)旭日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先進事跡。該報道在讀者中產生強烈反響,經五常市讀者推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第二套節(jié)目中連續(xù)兩天全文播出,省委及哈爾濱市委有關領導相繼作出批示。
2011年12月18日,經《黨的生活》雜志社鄭重推薦,李淑芬當選為2011“感動龍江”年度人物。同年《黨的生活》第9期刊發(fā)的長篇通訊《一家三代和一個傷殘老“榮軍”》的主人公——林甸縣花園鎮(zhèn)永遠村農民杜景仁,也當選2011“感動龍江”年度人物。同年《黨的生活》第12期刊發(fā)的長篇通訊《那個“令人意外”的局長》的主人公——湯原縣林業(yè)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海青(已故)榮獲2011“感動龍江”年度人物提名獎。
2012年8月21日,在中國期刊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本社社長高明義當選為中國期刊協會理事。
2012年9月13日,2011“感動龍江”年度人物李淑芬因公殉職,《黨的生活》第10期以《她是共產黨人的驕傲》為主題,刊發(fā)了一組回憶文章,并持續(xù)四期刊發(fā)后續(xù)報道,在讀者中引發(fā)強烈反響。
2012年第12期《黨的生活》編輯出版《十八大報道專輯》。
2012年12月12日,經省委領導同意、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社改由中共黑龍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管主辦。
2013年4月,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聯合全國黨建網站聯盟等部門組織開展的2012年度“最受關注的基層黨建新聞”評選結果揭曉。在100篇優(yōu)秀稿件中,《黨的生活》推出的兩期專題策劃《掛職鍛煉期待制度創(chuàng)新》(作者:薛萬博、李小平)《解讀“一把手”依賴癥》(作者:高明義)分別以第31名、第33名的網上訪問量、轉載量入選。
2013年7月,《黨的生活》入選“中國百強報刊”。
自2013年12期起,《黨的生活》在全省媒體中首先推出寶清縣政協副主席于海河的先進事跡,并連續(xù)七期以專題形式進行深入報道,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2014年7月,由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社與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聯合編輯的《農民的兒子于海河》一書,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成為全省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重要教材。
2014年7月,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聯合全國黨建網站聯盟等部門組織開展的2013年度“最受關注的基層黨建新聞”評選結果揭曉。在100篇優(yōu)秀稿件中,《黨的生活》刊發(fā)的《黨建工作走進E時代——綏芬河市數字化黨建模式側記》(作者:薛萬博)《“引官入局”現象解析》(作者:薛萬博、李小平)兩篇報道分別以第四名、第五名的網上訪問量、轉載量入選。
2014年9月,在黑龍江省資助“春蕾女童”愛心大使評選活動中,《黨的生活》雜志社榮獲“全省春蕾助學行動特殊貢獻獎”,是全省唯一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自2000年起,《黨的生活》每期為瀕臨失學的貧困女童免費發(fā)布救助信息,每年定期發(fā)布整版助學公益廣告。截至2014年9月,全省累計救助城鄉(xiāng)貧困女童27萬人次,其中,由《黨的生活》的愛心讀者救助的孩子超過22萬人次。黑龍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領導贊譽:“《黨的生活》的社會影響力就是大,《黨的生活》的讀者素質就是高!”
自2015年起,中共黑龍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辦主管的內部刊物《調查研究》,由《黨的生活》雜志社承辦,供省市縣及省直各部門主要領導閱讀,每月一期。
2015年5月,在黑龍江省黨的建設研究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五屆一次理事會上,本社總編輯李小平當選為理事,《黨的生活》采訪部主任薛萬博受聘為特邀研究員。
2015年7月27日,“黑龍江黨的生活”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邁出媒體融合發(fā)展的第一步。自同年9月起,相繼躋身并穩(wěn)定在全國政務-黨建類微信排行榜前20名、全國主要政經類雜志微信公眾號排行榜前40名、全國黨建微信公眾號排行榜前30名。
2015年8月4日,“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新浪官方微博正式上線。
2015年9月,《黨的生活》第二次入選“中國百強報刊”。
201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黨的生活》自第8期起連續(xù)推出三期專題策劃《黑土地·英雄氣》《中國心·民族魂》《蕩寇志·熱血頌》,并出版了第9期主題為《中國精氣神》的紀念特刊。
2015年10月,由《黨的生活·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編輯部運行的“電教遠教同心匯”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
2015年11月4日,“黑龍江黨的生活”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則題為《北大荒一對知青夫妻一曲“共和國之戀”,不知讓多少人淚奔》的微信,當日點擊量即超過2萬,截至12月30日,點擊量突破100萬。
2015年12月,《黨的生活》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STJ)全文收錄。
2016年6月1日,由《黨的生活》雜志社代理運營的黑龍江省人才服務局官方政務微信公眾號“龍江人才”正式上線,有效推動了流程優(yōu)化、便民服務。
2016年6月,《黨的生活》雜志社黨總支榮獲省直機關“十佳五星級基層黨組織”稱號。
2016年9月,《黨的生活》入選2016“中國最美期刊”。
2016年9月,《黨的生活》入選“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2017年3月30日,《黨的生活》雜志社微官網正式上線。此后,“黨的生活今日頭條”“黨的生活一點資訊”“黨的生活UC公眾號”等平臺陸續(xù)投入運營。
2017年4月28日,黨的生活讀者微信俱樂部成立。
2017年6月,《黨的生活》雜志社與網龍華漁教育聯合推出的互聯網學習課堂——“龍江黨課”正式上線。
2017年7月,為推動全省黨建類微信公眾號建設,《黨的生活》雜志社與中國新媒體大數據權威平臺“清博指數”合作,推出“黑龍江黨建微信影響力排行榜”。
2017年7月,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數字出版處將《黨的生活》雜志社列為全省期刊數字化轉型示范單位。
2017年10月,《黨的生活》被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
2017年,《黨的生活》第11期以《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為主題,加頁出版了黨的十九大特別報道????!逗邶埥霭嫖飳徸x》在2017年第3期進行專題推介。
2017年11月,《黨的生活》榮登“全國黨政機關2017數字閱讀影響力期刊TOP100”。
2017年11月,本社總編輯李小平入選黑龍江省文化名家(出版類)。
2017年11月,有國家互聯網一級新聞采編資質的澎湃新聞網邀請《黨的生活》入駐澎湃新聞政務平臺。
2017年12月,《黨的生活》雜志社融媒體應邀入駐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公共信息平臺。
在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委托出版物內容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進行的部分重點報刊編校質量抽查工作中,《黨的生活》的差錯率在萬分之一以內,進入質檢“優(yōu)秀報刊”之列,受到通報表揚。
2018年1月,在第十一屆新聞出版業(yè)互聯網發(fā)展大會上,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社融媒體榮獲“知識服務創(chuàng)新”項目證書,本社總編輯助理、融媒體中心主任邢丹榮獲“優(yōu)秀運營官”稱號。
2018年1月,本社總編輯、社長李小平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yōu)秀出版人物獎。
2018年1月,在全省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上,趙洪生局長在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提升《黨的生活》《格言》《學習與探索》等品牌報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這是省業(yè)務主管部門第一次將《黨的生活》列為全省品牌報刊之首。
2018年2月,由《黨的生活》雜志社代理運營的“黑龍江省紀委監(jiān)委網站”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同年7月,微信訂戶突破40萬,躋身并穩(wěn)定在全國政務-紀檢類微信公眾號排行榜前10名。
2018年3月,《黨的生活》將第3期、第4期合刊,以《改革攻堅恢宏布局》為主題,策劃出版了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專輯。
2018年4月,由《黨的生活》雜志社代理運行的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官方微信工作平臺“龍江先鋒”正式上線。同年11月,微信訂戶突破40萬,躋身并穩(wěn)定在全國政務-黨建類微信公眾號排行榜前10名。
2018年4月28日,為紀念黨的生活讀者微信俱樂部成立一周年,正式發(fā)布讀者微信俱樂部LOGO,并對29名社群建設積極分子進行表彰。
2018年6月3日,在中國期刊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及理事會換屆會議上,本社總編輯、社長李小平當選為中國期刊協會理事。
2018年9月,《黨的生活》入選“2018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2018年11月6日,按照黑龍江省機構改革方案要求,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社摘牌,《黨的生活》改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奮斗雜志社主管主辦。
2018年,《黨的生活》第12期以《再回首·從頭越》為主題,加頁出版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輯。
自1986年至2018年,《黨的生活》雜志社累計納稅近7000萬元。
自2019年第1期起,《黨的生活》由標準16開本改為大16開本,頁碼由64頁增至72頁,內頁由膠版紙雙色印刷改為輕涂紙全彩印刷,由自辦發(fā)行改為郵局發(fā)行。改版后的刊物面貌煥然一新,得到讀者的普遍好評。
2019年8月,《黨的生活》入選2019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并獲得榮譽證書。
2019年,《黨的生活》第10期以《盛世中華看今朝》為主題,加頁出版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T撈趯?恢袊∷⒉┪镳^收藏,并獲得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