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兆軍
中國自古就把“官”看的比較重要,“學而優(yōu)則仕”,讀書是為了做官。做官就意味著好處,不僅威風,而且富貴,光宗耀祖,蔭庇子孫。《官場現(xiàn)形記》中,從第一回寫坐館塾師王仁開導(dǎo)他的學生說“做了官就有錢賺,”到最后一回寫黃二麻子“苦辣酸甜遍嘗滋味”之后,終于悟出“天底下的買賣,只有做官的利錢頂好”。
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有的人,做官之前就有官癮。清朝光緒年間,一個叫張傳聲的人,花錢捐了一個河南候補道,加花翎二品銜??墒钱敃r河南還沒有職缺可補,這哥們按捺不住了,提前過起官癮來,每天早上洗漱過后,穿上官袍戴上官帽,演練起道臺大人升堂辦公的好戲來,搞“崗前培訓”。
古人筆記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蘇州上方山的一處寺廟里,大白天的常常聽到地下喃喃之語,疑有鬼訴冤。僧人們用犁鋤掘之,五尺之下得一朽棺,此外并無他物,乃依舊掩埋。一會兒,又聞地下棺中人語喃喃,卻語焉不詳。眾人大驚,連忙找到寺中老僧來辨別,老僧傴僂于地,良久,斥責道:“不必睬他。此鬼前世做貪官,好人奉承。死后無人奉承,故時時在棺中自稱自贊,過過干癮而已。”
我有一個遠房表叔,官癮也比較大。他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一輩子當?shù)淖畲蟮摹肮佟笔谴迕裥〗M長。前幾年,合村并組后,取消了這一職務(wù)設(shè)置,表叔也就光榮下崗了?!肮佟彪m說退了,癮卻沒有退,表叔愛喝酒,每每酒酣耳熱之際,總要和我聊起他當組長時怎么怎么樣,看他眉飛色舞,一臉陶醉,我只能一邊附和一邊笑。
有一次,表叔和嬸母吵起來了,聲音還大,我過去勸解。原來,嬸母上街買菜,遇到養(yǎng)魚的魚“翻塘”,魚價特便宜,她想到表叔愛吃魚,就買了幾條。本來想落個表揚,哪知表叔知道后,火了:“這么大的事兒,也不請示一下,就自作主張?”嬸母委屈?。骸皠e人都在搶著買,等到回來向你請示好了,魚早賣光了。我買魚還不是為了你這個老東西喜歡吃嗎?”
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吹竭@樣的報道:某某官員出了事,無論事由,往往招來一片叫好聲,甚至有好事者敲鑼打鼓放鞭炮“慶祝”。一個剛在網(wǎng)上罵完官員的憤青,很可能一轉(zhuǎn)身就去參加公務(wù)員考試。這些人痛恨官場腐敗,但骨子里又垂涎、迷戀、崇拜官場,呈現(xiàn)一種“嫉妒別人做壞事,恨自己沒機會參與”的復(fù)雜心理。
如今,當官“風險大”,不如古人那么有特權(quán),但這癮仍然存在。為政者必須正確認識“官癮”帶來的危害,要把當官做為一種職業(yè),而非身份,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放下該放下的面子,官癮或許才能戒掉。
郭旺啟薦自《潮州日報》2019年11月12日張躍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