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雪
雖然我生長在深圳,但我的父母都是四川人,所以我們家里每頓都少不了辣。在川菜的熏陶下,我也變成了無辣不歡。
來到新加坡上學(xué),除了全英語的環(huán)境讓我郁悶,那里的飯菜也讓我感到不適應(yīng)。人人都說新加坡是美食之國,這點我也贊同!在這里你能吃到全世界的美食,日本料理、韓國菜、西餐、印度菜、馬來菜、中餐……但事實上,在新加坡留學(xué)的華人,尤其是我這個初中年齡段的,大部分人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品嘗的,每天的重心都放在學(xué)習(xí)上。而在你有精力有時間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美食對一個學(xué)生來說價格實在是太高。當(dāng)然,作為一名如假包換的美食愛好者,很多時候我會從我的生活中擠出時間,省下一些零花錢去享受這些美食。
一次,我與新來的同桌聊到我在新加坡的苦惱:“好久沒有吃到火鍋和麻辣香鍋了?!苯Y(jié)果驚喜地得知我的同桌家里居然是開麻辣燙店的!當(dāng)即約定放學(xué)后去他家店里。
在去的路上,我從他口中了解到,其實麻辣燙、火鍋等在新加坡還是比較常見的,價格也相對來說實惠,但要吃到真正好吃、新鮮、正宗的川味麻辣燙卻比較難。他們家算是做麻辣燙做了很久,口碑也非常棒的一家。說著說著,我們就到了,這里有點像一個美食廣場,到處都是賣中國美食的,有餃子、餛飩等面食,也有烤鴨、肉夾饃、涼皮等中國特色菜。同學(xué)家的店坐落在這個小型廣場的最里邊。大致參觀了一下,其實跟我們國內(nèi)的小吃街是沒有什么差別的,但唯獨一點很不同:國內(nèi)的小吃街,總是讓人聞到一種異味,吃起來也沒有那么自在,地上也都是紙巾、吐的痰、煙頭……但新加坡就很不一樣,首先地上是看不到垃圾的,也沒有那么多油垢,能聞到的是一些飯菜的香味,整個環(huán)境都讓人胃口大開。
我點了一份中辣的麻辣燙。食材是自己去挑選的,我點了標(biāo)配的面條,還有作為肉食主義者最愛的牛百葉、豬大腸、小香腸,以及他們推薦的蟹肉棒和土豆片。感覺點了很多,價格卻比我想的要便宜,因為我點的都是一些新鮮上好的肉類,總共是11塊新幣,也就相當(dāng)于55塊人民幣,小奢侈了一把!
在我的左盼右顧著急等待下,一份熱氣騰騰的麻辣燙終于上桌了,外表看跟普通的麻辣燙沒有什么區(qū)別,鮮濃的紅湯表面撒上蔥花、花生、白芝麻。我先嘗了一口面條,筋道的面條在濃湯里煮著已浸入味;牛百葉微微有些彈牙;我最喜歡的豬大腸也完全去除了原有的腥味,略微有點嚼勁,與肉質(zhì)本身的軟嫩融合在了一起;小香腸帶著點甜味,與香辣的湯汁有了鮮明的對比。他們家的蟹肉棒真的讓我回味無窮,蟹肉本身的香甜吸收了湯汁的精華,口感就有點像韓國年糕般糯糯的,卻又是彈牙的。同學(xué)的媽媽聽說我來自四川,還特別贈送了我一份辣子雞,異鄉(xiāng)的親情讓我很感動!
吃麻辣燙的過程讓我的中國胃得到了一次愉悅的享受,讓我的心久久沉浸在美食之中,這無疑是對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我,心靈和胃的雙重滿足。所以說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名中國人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