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姣姣 梁珠珠
摘 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18個學習任務群構(gòu)成課程內(nèi)容標準,其中第五個任務群“文學閱讀與寫作”在整個必修課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對新課標提出的任務群學習,回望傳統(tǒng)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現(xiàn)狀,結(jié)合當前任務群教學設計實際,發(fā)現(xiàn)“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學習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并尋找相應出路和建議。
關鍵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學習任務群;文學閱讀與寫作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高中語文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個部分構(gòu)成,每個部分安排7-9個學習任務群。必修課程7個學習任務群中的“文學閱讀與寫作”設置2.5學分,是語文學習中尤為重要的部分。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的問題和現(xiàn)狀
應試教育驅(qū)動下的高中語文學習在文言文閱讀、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上大下功夫,而對文學類文本的閱讀和學習存在欠缺。在繁重的學業(yè)壓力下,學生很少能夠靜下心來閱讀一部文學作品。教師對文學類文本的教學也常常忽略,沒有對文學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語文學科在不同學段下有其側(cè)重的學習方向,小學低年級旨在完成識字與寫字教學任務,而高中階段則逐漸過渡到更加重視語言和文學的學習,閱讀小說、詩歌、劇本等古今中外名作,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新課標此次提出18個學習任務群,更是將文學閱讀與寫作放在重要位置。
新課標的學習任務群,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挑戰(zhàn)和出路。如何利用學習任務群進行教學設計,更好的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機遇和挑戰(zhàn)。
二、“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教學設計新嘗試
學習任務群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語文實踐活動的產(chǎn)物,新課標指導下的學習任務群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以下以戲劇《雷雨》為例,對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任務群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探索閱讀任務群教學設計新出路。
《雷雨》作為現(xiàn)代話劇成熟的標志,人教版設置《雷雨》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戲劇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對戲劇的鑒賞能力。傳統(tǒng)課堂學習模式從了解作家作品及相關的創(chuàng)作背景,講解戲劇常識,到揣摩劇中人物的語言,體會他們之間復雜的情感。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處于接收知識而不是探索知識的狀態(tài)。
基于語文學習任務群中對文學閱讀與寫作的要求,江蘇南通天星湖中學教師張慧設計了一節(jié)《苦命人歷經(jīng)一世恩怨 雷雨夜吞噬幾代情仇》的閱讀任務群教學設計。張慧老師圍繞“誰是悲劇的最大推手”設計了通讀、關鍵、統(tǒng)整三類任務,分別對應通讀、難點重點閱讀、遷移拓展運用三個學習層次。具體包括“尋訪周公館,勾勒關系圖”“恩從何處起,怨能幾時休”“描畫人物譜,制作小簡歷”“誰為這場悲劇負責?”“我口真的說我心?”“同是天涯淪落人”六組學習活動。通過這六組學習活動,將閱讀鑒賞、寫作表達融為一體。六組學習層層深入,綜合運用感受、想象、辨析、評價、補寫、推理、評價等多種學習方式,共同探索劇中人物的悲劇命運。這樣一個任務群的學習,讓我們看到了語文課堂的無限生命力。
三、“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的挑戰(zhàn)和出路
新課標對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等方面做了一定的闡釋,然而采用學習任務群的方式組織課堂畢竟是一種新嘗試,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必定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挑戰(zhàn)和問題。
(一)文學閱讀重要性與課程難以實施的矛盾
新課標中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占2.5學分,在高中必修課程中達30%,足見其在整個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然而在課程實施中卻遇到很多難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數(shù)量眾多,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學閱歷也參差不齊,在閱讀中會受到個人閱讀基礎、閱讀偏好、閱讀目的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適合的閱讀計劃。由于每個學生的閱讀基礎不同,首先教師應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大體了解基礎的文學知識,閱讀基本的世界文學經(jīng)典篇目,保證在課堂上與同學一起研討具有典型特征的文學片段。另外,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教師自身要有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才能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閱讀計劃。同時,新課標也指導我們“鼓勵和引導學生組織、舉辦詩歌朗誦會、讀書報告會、話劇表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蓖ㄟ^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之間加強文學交流,加大文學閱讀面,加深閱讀思考。
(二)文學創(chuàng)作新要求與學生實際基礎之間的矛盾
新課標把文學閱讀與寫作整合在一個任務群中,不僅對文學閱讀提出了要求,而且對學生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實際高中生在寫作中往往訓練的是議論文體的寫作,文學創(chuàng)作對他們來說顯得陌生而遙遠。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評論,一般認為那是一種很專業(yè)很宏大的創(chuàng)作,在中學教學中很少見。而且,大部分學生的文學閱讀并不豐富,對于文學樣式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所以很難自主創(chuàng)作出有想象的文學作品。對此,新課標提出了“養(yǎng)成寫讀書提要和筆記的習慣?!睆拈喿x到寫作,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指導中要引導學生記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在平時的閱讀中多積累素材。訓練學生先從寫短小的隨筆、評論開始,逐步增加寫作經(jīng)驗。教師也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互相交流的平臺,激發(fā)學生文學創(chuàng)作的成就感。
綜上,新課標“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的設置,給高中語文學習以新的目標和方向,為高中語文學習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要綜合以往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結(jié)合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給我們的新要求,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任務群學習中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王寧,巢宗祺主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
[2]張慧.苦命人歷經(jīng)一世恩怨 雷雨夜吞噬幾代情仇——《雷雨》閱讀人物(群)設計[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1-2.
[3]鄭桂華.“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的理解與實施[J].語文建設,2019.1.[4]胡勤.高中語文課程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性重組[J].語文建設,2018.2.
作者簡介:
侯姣姣,女,漢族,河南安陽人,碩士研究生,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梁珠珠,女,漢族,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生,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