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是享譽中外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四大名旦”之首。抗日期間,他蓄須明志,不為日本人演出,直至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實際行動為抗日作出了貢獻。
1942年,日本攻陷香港。作為演藝界名人,困在香港的梅蘭芳自然成為日本人拉攏的對象。日偽特務每天都登門,要么好言相勸,要么威逼利誘,可梅蘭芳都堅定回絕。日本人見梅蘭芳不識抬舉,便將梅蘭芳在香港的高額存款全部凍結(jié)。
梅蘭芳一家陷入了困境,只得秘密離開香港來到上海,開始賣畫謀生。梅的畫功深厚,且是張大千高徒,再加上名人效應,很快,市民奔走相告,紛紛出手購買梅先生的畫作,梅蘭芳總算度過了難關(guān)。
為了答謝大家的支持,梅蘭芳傾盡繪畫所得,裝裱、租場地,想辦一次免費畫展,并很快準備就緒。這一天,廣大市民按公告時間來觀展,可沒想到,梅蘭芳正在和妻子拿著剪刀一幅一幅地將他的畫作刺壞,這是為啥?市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原來,昨天預展時,日偽特務混了進來,在一些展畫上貼了標簽:汪主席訂購,岡村寧次長官訂購……梅蘭芳夫婦看到這一幕,悲憤無比,當場決定毀畫,便有了他和夫人毀畫的一幕。
一天,一位老友從香港回來,特意登門拜訪。梅先生非常高興,在家設(shè)宴款待他。二人當場約定,兩日后梅先生親自到老友家再聚。
兩日后,梅先生按時到訪。可就在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梅蘭芳發(fā)現(xiàn)有點不對勁。在老友家忙乎的傭工,看樣子都是紅光滿面,一個人還似曾相識。他努力回憶在哪里見過他,最后終于想了起來,在香港的時候日軍司令酒井曾帶著一位攝影記者來到他家,逼著他為日本人演出,帶的記者就是這個人。他來這里干什么?再想想老友對他的熱情,他已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梅蘭芳沒有證據(jù),也不好當面指出來,只能靜觀其變。開飯了,老友熱情招呼梅蘭芳到客廳上桌。很快,一道著名日本菜燒河豚上來了。這時,他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樓梯上突然架起了一部相機,正對著他們的餐桌。一道日本菜,一部相機……梅蘭芳立即明白怎么回事了。老友對梅蘭芳說:“這是先生在日本最愛吃的一道菜,今天我特意讓人做了一下,不知道有沒有日本的味道?”梅蘭芳輕輕一笑,坐下來開始吃飯,可是,燒河豚一口也不碰。老友問他,先生最愛吃這道菜,為何不吃。
這時,梅蘭芳“騰”地站了起來,“啪”地摔碎了碗,然后指著這位老友說:“今天我吃了這道漢奸菜,明天照片就會傳遍各大媒體,我不就變成漢奸了嗎!”說完,梅蘭芳轉(zhuǎn)身就離開了
抗日戰(zhàn)爭期間,梅蘭芳作為名人,始終保持名節(jié),不與日本人合作,不給日本人演出,這就是一位藝術(shù)大師的優(yōu)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