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鵬
摘要:通過對比分析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常用形式,發(fā)現(xiàn)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主要問題,研究和分析不同基礎結構的使用條件以及施工工藝,并對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選型工作提供研究方法。
關鍵詞: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設計
由于海上風電場的建設成本較高,所以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場的發(fā)展較為緩慢,在眾多成本支出項目中,風力機基礎結構成本大約占據(jù)海上風力機總成本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現(xiàn)階段,我國對于海上風電場的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狀態(tài),通過研究與分析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設計,探討常用的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形式,總結風力機基礎結構的設計問題,對海上風力場的建設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簡析
海上風電場建設屬于一項十分復雜的項目工程,從論證到建成的過程中一般會涉及到現(xiàn)場勘察、設計、選型、設備的研制、采購、設備與材料的運輸、安裝、建設等過程,并且海上風電場投入使用后還需運行和維護,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不是相對獨立的,而是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其中,風力機基礎結構在海上風力場中主要發(fā)揮著支撐的作用,所消耗成本約占據(jù)海上風力場總成本的約五分之一比例,基礎結構的成本支出,是海上風電場建設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結合實際場地的巖土形狀、海水深度、風力情況、波流力等各種因素與數(shù)據(jù)值進行風力機基礎結構的設計,同時,實際施工建設方式也是影響成本之處的因素之一。所以要重視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設計,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控制成本支出,確保海上風電場的建設質量[1]。
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基本類型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重力基礎結構、樁式基礎結構、負壓桶式基礎結構、導管架式基礎結構以及漂浮式基礎結構。不同基礎結構類型的屬性不同,且都有其配置方法與安裝方法。結合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基礎結構類型進行設計和建設[2]。
二、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設計方法探討
(一)依照規(guī)范的設計方法
依據(jù)海上風電場基礎結構設計的相關規(guī)范,進行風力機基礎結構設計,對于不同的海水深度條件,結合穩(wěn)定性因素,控制強度和變形情況,對風力機基礎結構的尺寸以及結構進行設計。以某海上風電場為例,在現(xiàn)場勘驗過程中分析其底層結構與巖性特征,選擇樁式基礎結構的設計方式。這一過程中重點關注塔頂?shù)淖畲笏轿灰瞥潭取俄斬Q向位移程度、承臺傾斜角等信息參數(shù)。反復計算以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無誤[3]。
(二)有限元整體建模方法
美國SIMULLA公司研發(fā)了一款功能強大的有限元軟件:ABAQUS,能夠分析非線性問題以及線性問題,將其應用到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設計中,能有效降低工作難度。在建模過程中,結合地基、基礎與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與吐得非線性影響,分析基礎結構整體的受力性能及動力特性,主要的建模過程有:土體本構模型的構建、樁土相互作用分析以及地基、基礎、塔架模型的建立等。海水底部的巖土材料主要有粒狀物體構成,其摩擦力主要來自于顆粒之間的摩擦,在剪應力與垂直作用力的作用下,顆粒之間發(fā)生滑移和破壞,根據(jù)摩擦發(fā)作計算顆粒之間可以承受的荷載能力。在近海地域內(nèi)建設風力機基礎結構時,由于該地段內(nèi)的土層基本為軟土地基,容易發(fā)生較大變形,所以在設計建模過程中,計算地基與土表面的接觸方程。研究地基、基礎與塔架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時,首先分析地應力平衡,在模型中構建與實際地應力狀態(tài)相同的應力狀態(tài),然后是對樁基與土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分析,在地應力平衡的基礎上,將風機荷載、自重荷載、波浪荷載等分別計算并施加在基礎結構之上。最后是建模和網(wǎng)格劃分工作。利用ABAQUS軟件準確的得出受力數(shù)值、性能以及動力特性相關要素,在建模的過程中結合不同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與土的非線性影響因素,構建接觸模型,完成風力機基礎結構的設計工作,為以后的施工建設提供有效的保障[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是海上風電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成本之處占據(jù)海上風電場建設總成本的較大部分比例,所以要重視風力機基礎結構的設計,準確的計算出不同結構之間的受力情況,并完成建模,這樣能夠為后期的施工建設提供指導,對于減少成本,提供建設質量有重要的積極作用。結合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四種主要類型,根據(jù)施工地區(qū)內(nèi)的實際情況與各方面數(shù)據(jù)信息,選擇合適的基礎結構進行設計與施工建設,利用ABAQUS軟件輔助設計和建模,提高海上風力場的整體施工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練繼建,燕翔,王海軍.新型重力式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動力特性分析[J].太陽能學報,2016,37(06):1624-1630.
[2]明小燕,周毅,曾文.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的疲勞損傷組成研究[J].太陽能,2016(01):63-67.
[3]王濱,李昕,明小燕.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疲勞損傷研究[J].太陽能學報,2015,36(03):769-774.
[4]尚景宏. 海上風力機基礎結構設計選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
[5]孫文, 劉超, 張平, et al. 國內(nèi)外海上風電機組基礎結構設計標準淺析[J]. 海洋工程, 2014(6):128-136.
[6]路偉. 關于國內(nèi)外海上風電機組基礎結構設計標準的探討[J]. 中國設備工程, 2017(21):181-182.
(作者單位:江蘇龍源振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