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只有少數(shù)人知道,她的傳奇故事,也流傳不廣,她的偉績更被深深地“藏”了起來。然而,她卻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女子,因一件大事選擇了“消失”,隱姓埋名30年之久,成為中國一個神秘的存在。
毅然決然回到祖國
王承書(1912-1994年),祖籍湖北武昌,生于上海。北京貝滿女子中學畢業(yè),1930年被保送燕京大學物理系。
1941年,她獲得美國巴爾博獎學金,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她成為國際物理學權威烏倫貝克教授的學生,從事氣體分子運動論的相關研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傳來時,她就迫切想要回國效力??僧敃r美國政府有一條禁令:凡是在美國從事理工、農學、醫(yī)學的中國科學家都不允許出境。
況且,她的丈夫張文裕還是全美中國科學家協(xié)會主席,正如美國的一位教授所說,“你們回去后就是潛在的原子彈制造者”。但王承書夫婦歸國矢志不渝。
后來,經過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的努力,美國解除了對中國科學家的禁令。
1956年,王承書、張文裕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
隱姓埋名30年
當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撤走了高科技領域的所有專家,使我國全部用蘇聯(lián)機器裝備起來的濃縮鈾生產工廠陷入無法運作的困境。
面對如此形勢,1961年3月,錢三強來找她說:國家正在研制原子彈,準備交給你一項秘密任務——分離鈾同位素。
從此,她的名字,徹底從物理學界悄然無聲“消失”了。告別丈夫和孩子,1962年,她悄悄來到中國第一座濃縮鈾生產工廠——504廠。
在眾多科研工作者中,她是唯一的女性。在504廠,她以拼命的勁頭忘我工作,搶時間、搶任務、搶進度,她和眾多科學家們,先后解決了數(shù)百個理論問題、技術問題、材料問題、工藝問題……她運算的資料數(shù)據(jù)堆滿了三個大抽屜,所有數(shù)據(jù)她都要親自過目,沒日沒夜地計算、推導,還不過50歲的她竟然是滿頭銀發(fā)。
一次,鄧小平來廠里視察,看到她后說:“我見過你嘛!1959年你胸戴大紅花,參加了全國群英會,從此,你隱姓埋名,不知去向了,連你的先生張文裕也找不到你啰!”她笑著點點頭。
而與此同時,她的丈夫張文裕,正出任中國專家組組長,在莫斯科從事原子核研究,年幼的兒子則獨自在北京上寄宿學校。這段時間里,為了祖國的事業(yè),全家人天各一方。
夜以繼日地攻堅克難,1964年1月14日,504廠終于成功取得第一批高濃鈾合格產品,為原子彈爆炸提供了燃料保證。同年10月16日,伴隨著一聲巨響,碩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騰空而起,超級大國的核壟斷終于被中國打破,中國人,終于等到了那聲東方巨響。
1992年,已經80歲高齡的她,還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著,她開始爭分奪秒為祖國科研儲備做傳承。1994年6月18日,奉獻了一輩子,清貧了一輩子,默默無聞了一輩子的王承書,帶著滿身病痛,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綜合《文匯報》《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