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著名文學家朱自清教授任清華大學圖書館委員會主席兼圖書館主任,雖說工作繁雜,但對愛看書的朱自清來說,卻是一種享受。自接任后,他每天以圖書館為家,有時竟達到了“足不出館”的地步。
雖說朱自清滿腹才學,且在文學上有相當高的造詣,但他為人低調,總是一副謙恭的樣子,所以學生們并不知道他的“廬山真面目”。甚至經(jīng)常吩咐他幫忙查資料或者找書,而朱自清也樂于效勞。
一天,朱自清在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的時候,有一處語句,讀來讀去總感覺不妥,但又不知不妥在何處。于是,就打電話給同為清華大學中文系的聞一多教授,請他晚上到家中共同研究研究。
晚上,聞一多如約而至,兩個人邊吃飯邊聊天。其間有電話打過來,說是清華大學的學生,讓朱自清去幫忙找一本書。本來,妻子陳竹隱已婉拒了那個學生,說家中有客,且有要事相商,但那個學生執(zhí)拗地要朱自清接電話并過去找書,令人沒想到的是,朱自清竟然一口答應了。
陳竹隱小聲跟他說:“你怎么能為了一個學生而置聞教授于不顧呢?況且你約人在先,他約你在后,總得有個先后之分吧?”
朱自清很認真地對陳竹隱說:“對人,不分教授還是學生,但對事,要分輕重緩急?!?/p>
聞一多在知道朱自清要趕去圖書館幫學生找書后,表示很吃驚,便問朱自清:“找書這些瑣事怎么能要你親自去辦?這些學生也太過分了?!?/p>
朱自清笑了笑,說:“圖書館以書為本,以學生為重。而我既在圖書館工作,那么為學生找書就是我的分內事,談不上煩瑣。學生既是打電話到家里來,就說明他遇到了問題:一是他急著要用這本書,二是其他人找不到這本書,三是他相信我可以幫他找到這本書。遇事找人,談不上過分?!?一番話,說得聞一多自嘆不如。
本來,在清華大學所有教職工的眼中,朱自清都是重量級的存在,但沒想到他卻是如此的“低姿態(tài)”。而清華大學的學生們在知曉“找書”事件之后,也重新認識了這個“不起眼”的圖書館主任,對他充滿了敬仰。(摘自《人民政協(xi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