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潔萍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明確要求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必須以人為本,以幼兒的健康成長需求為出發(fā)點,制定教育計劃,實施教育活動,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幼兒年齡特點,他們普遍缺乏社會閱歷,缺乏生活經(jīng)驗,自我保護能力近乎空白,是全體社會成員中最易受到傷害的群體。所以,幼兒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雖然說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非常重視幼兒安全問題,但現(xiàn)實中幼兒安全工作的實際情況卻不盡人意。尤其2010年前后,幼兒園連續(xù)發(fā)生惡性安全事件,為幼兒安全敲響警鐘,意外傷害成為威脅幼兒生命安全及健康成長的最大威脅。 隨著國家有關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和幼兒園的安全防范工作,徹底杜絕重大事故,確保校園內及周邊良好的治安秩序。越來越多的幼兒園認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短期內加強幼兒園的安全工作。來自校園外部的重大惡性事故雖然基本杜絕,但幼兒園內一些日常安全中的事故還時有所聞,時刻牽動社會、家長的神經(jīng)。實踐表明,僅運用“運動式”治理或僅依靠局部力量,無法根本解決幼兒園安全問題,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健全完善運行保障,才能使問題得以根本解決。
1.重對幼兒的全面呵護,輕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的教育培養(yǎng)
幼兒園偏重對幼兒全方位的保護,秉著“不做不錯”——減少幼兒活動就能減少危險的思想。許多幼兒園大量削減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剝奪了幼兒通過實踐活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鍛煉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雖然在竭盡全力呵護幼兒的基礎上,事故的發(fā)生率大幅減少,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家長和教師對幼兒的保護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成人在對幼兒關注和保護的同時,更應該教給幼兒必要的安全知識,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重安全知識的教育,輕幼兒日常安全行為的訓練
一般幼兒園日常安全教育時,多為教師對幼兒進行口頭教育“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而忽視了避難的技巧訓練和逃生演練。這種灌輸式的被動教育,幼兒常常心不在焉,左耳進,右耳出,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語言與行動脫節(jié),幼兒即使聽進了教師的話,但如不付之于實踐和練習,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做,無法產(chǎn)生相應的安全效果。因此,安全教育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能光說不練。在加強幼兒安全意識教育基礎上,幼兒園應該把重點放在訓練幼兒安全行為上。要促進幼兒安全行為自動化的形成,使其一旦遇到問題就可以形成條件反射,自行規(guī)避,而不至于不知所措。
3.重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輕制度執(zhí)行的監(jiān)督制約
許多幼兒園的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都已建立健全,但現(xiàn)實中卻存在著既有的規(guī)章制度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卻沒有被有效地執(zhí)行。這樣規(guī)章制度制定得再好、再完備,如執(zhí)行過程無人監(jiān)督,或檢查過程走過場、流于形式,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幼兒園安全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與中小學相比,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問題有其特殊性。幼兒園分布小而散,幾乎每個新建的成規(guī)模的居民小區(qū)都有配套幼兒園,除了公辦園還有許多民辦園,甚至還有些個別幼兒園不具備相關資質,難以得到教育部門的有效監(jiān)督。在相關監(jiān)督制約不夠嚴格情況下,這些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就難以到位。
1.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是幼兒安全工作的前提
幼兒由于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他們缺少生活經(jīng)驗,缺少自然常識,有時還喜歡冒險嘗試。所以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是其安全行為產(chǎn)生的基礎,幼兒園要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例如:教育幼兒不要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東西,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知道被陌生人帶走時的自救方法;再如,討論“手指劃破了怎么辦”,教育幼兒如何避免危險,自我保護,遇到危險時不驚慌,學著采取應急措施,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2.強化安全行為訓練,提高幼兒避難技巧,是幼兒安全工作的基礎
幼兒園通過安全行為訓練,提高幼兒的避難技巧,是安全工作的基礎。幼兒安全行為主要由兩個方面構成:其一是預防性的安全行為。指的是通過日常生活表現(xiàn)出來的、意在保護自己生命的安全行為,比如不將異物放進口中鼻中,不玩刀具不玩火,不觸摸電門插座,過馬路不闖紅燈等。其二是自救性安全行為。指的是當遇到意外災害時,會避險自救,沉著應對,如撥打電話110救急,地震避險、火災自救等。
在教師的教育下,許多幼兒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保護意識。然而,一遇到危險和災難,往往驚慌失措,束手無策。安全知識與自我保護最終落實到安全行為才有現(xiàn)實意義。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根據(jù)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組織幼兒開展生動形象的安全行為實踐訓練活動,將幼兒自我保護的學習內容融入游戲之中,融入情景之中,引導幼兒主動去發(fā)現(xiàn)、學習、總結一些規(guī)避災難的知識以及簡單的自我防護措施,有效提高幼兒的避難技能、技巧。
3.強化執(zhí)行力,健全安全督查和應急預案,是幼兒安全管理的保障
有效的監(jiān)督和追責是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在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中,強化執(zhí)行力,健全安全督查和應急預案,合理地調動和整合教育資源,使幼兒安全管理達到效力最大化。強化執(zhí)行力的前提是明確權與責,避免出現(xiàn)因責任不到人或是多頭插手而降低安全管理效率的情況??梢杂山逃值挠嘘P部門出面整合各方資源,協(xié)調督查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旦出現(xiàn)安全事故,有關部門要及時做好監(jiān)督追責。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幼兒園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勇于承擔處理幼兒園安全管理問題時因違法作為、不作為或不當行政作為所帶來的法律后果,明析政府各部門需要承擔的相應的法律責任。
幼兒園安全管理督查工作的有效開展,有待于多方合作下的監(jiān)督追責機制運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把好幼兒園建筑、設施、飲食、交通等的安全關。與此同時,重視發(fā)揮社會、輿論監(jiān)督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平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綜上所述,無論何時幼兒園里的“安全工作”永遠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課題。面對不同場合、不同的情況下都有可能出現(xiàn)各種安全問題,無論是各級管理部門還是幼兒園內部的園長、中層、教師,都要在教育管理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切實以預防為主,做好各種防范措施的預案,確保廣大幼兒的平安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