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劍平 劉賀奇
【摘 ?要】通過海洋與島嶼型地貌地區(qū)的鋼棧橋分析,找出其設計和施工方面的多個不同點,從而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豐富鋼棧橋的設計和施工內(nèi)容,以確保鋼棧橋在海洋氣象下的結構安全運行,文章通過浙江省舟山市小干島至長峙島通道工程鋼棧橋工程實例,分析了一些針對項目自然特點和工程特點而采取的相關措施,希望能夠完善鋼棧橋施工方法。
【關鍵詞】連島工程;鋼棧橋;裸巖地質(zhì);曲線形;
1項目概況
該通道起于小干島,途徑茶山島,西至長峙島,采用海上橋梁連通。線路島礁星羅棋布,規(guī)模懸殊較大,具有典型的海洋與島嶼型地貌特征,水底地形因島礁分布雜亂,半日淺海潮型,全年平均風速為5.2m/s,鋼棧橋共有218m為裸巖區(qū)域,表面為強風化凝灰?guī)r,無覆蓋層。
2總體布置
鋼棧橋工程總長1460m,寬度9m,線路為曲線形,平曲線半徑最小為R-610,棧橋最大跨度12m,需要滿足70t(80t)履帶吊與50t罐車錯車。
鋼棧橋處于彎曲線路上,為適應線形變化,鋼棧橋整體分段,每段按直線搭設,每段約60米,相鄰段之間斷開,每段鋼棧橋首尾兩端各懸臂1.5m,每段鋼棧橋按照曲線內(nèi)切法設置,以保證鋼棧橋總體線形,斷開縫中心線處寬度約3cm,斷開縫同時作為伸縮縫裝置。斷開處的鋼棧橋管樁連接成框架結構,設置上下兩層400鋼管,以保證鋼棧橋整體穩(wěn)定性。
由于本鋼棧橋處于海洋區(qū)和臺風區(qū),故在受力計算中充分考慮了水流速和13級風速等不利因素對棧橋的影響,設計考慮控制荷載:①考慮自重80t履帶吊和吊重20t為使用荷載;②12方混凝土罐車(滿載按50t計)滿載通行作為使用荷載;除此之外鋼棧橋滿足公路I級荷載要求。
線路上地質(zhì)分布有覆蓋土層、強風化凝灰?guī)r和中風化凝灰?guī)r,全線各層分布極不均勻,各層分布厚度變化大,水下河床起伏劇烈,一些地段水下直接裸露為強風化凝灰?guī)r。根據(jù)地質(zhì)情況不同,鋼棧橋按結構分區(qū)為覆蓋層區(qū)域和裸巖區(qū)域。
2.1鋼棧橋設計概述
鋼棧橋覆蓋層區(qū)域,表面泥層較厚,適合鋼棧橋搭設;鋼棧橋裸巖區(qū)域,共計218m,表面為強風化凝灰?guī)r,無覆蓋層,其下下臥中風化凝灰?guī)r,鋼棧橋全線采用軍用貝雷梁作為主梁,2+3+2貝雷梁組合結構形式,鋼棧橋設計標準跨徑12m。
2.2鋼棧橋斷面設計
覆蓋層區(qū)域下部采用4根?630×10鋼管樁;裸巖區(qū)域下部采用3根?800×10鋼管樁。鋼管樁上結構總體采用雙肢工40a下橫梁、“2+3+2”組合軍用貝雷梁、縱橫分配梁和面板組合體的預制面板。
裸巖區(qū)鋼管樁入巖深度全部采用沖孔形式成形,為加強棧橋整體穩(wěn)定性,其中每排架中部樁基設置為沖孔成型的C35鋼筋混凝土錨樁,兩側其余的2根鋼管樁采用沖孔成型的下部灌砂密實加固。棧橋布置如圖1所示。
3鋼棧橋結構設計
鋼棧橋設計參數(shù):水流速:V=1.76m/s,正常工作風速:V0=17.1m/s(7級風),最大風速:V=41.4m/s,設計高水位:+3.2m。
3.1荷載組合及分析工況
3.1.1工況一:高潮位,履帶吊未起重吊裝,與混凝土罐車錯、讓車。
考慮:①上部結構荷載、②施工荷載、③履帶吊、④罐車、⑤風荷載、⑥水流力的組合。計算組合如下:
標準組合:1.0(①+②+③+④+⑤+⑥)
基本組合:1.2①+1.4(②+③+④+0.7⑤+⑥)
3.1.2工況二:高潮位,履帶吊在棧橋邊側向起重吊裝。
考慮:①上部結構荷載、②施工荷載、③履帶吊、⑤風荷載、⑥水流力的組合。計算組合如下:
標準組合:1.0(①+②+③+⑤+⑥)
基本組合:1.2①+1.4(②+③+0.7⑤+⑥)
3.2結構計算
采用大型有限元軟件Midas/Civil對鋼棧橋進行結構分析。
3.2.1覆蓋層區(qū)域鋼棧橋結構驗算:以工況一的基本組合下,貝雷梁結構驗算為例,如圖2、圖3所示。
根據(jù)計算結果,貝雷梁的最大組合應力為259.4MPa,小于許用應力 =273MPa;貝雷梁最大的撓度為13.10mm,小于計算跨度的1/400(12000/400=30mm)。貝雷梁的強度、剛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
3.2.2 裸巖區(qū)結構計算
鋼棧橋裸巖區(qū)域結構驗算:以工況一的基本組合下,以鋼管樁結構驗算為例,如圖4、圖5所示。
根據(jù)計算結果,鋼管樁的最大組合應力為38.9MPa,小于許用應力 =175MPa。鋼管樁最大變形為3.08mm,小于L/2500(18000/2500=7.2mm)。鋼管樁的強度、剛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
3.3 鋼棧橋穩(wěn)定性驗算
通過屈曲分析,查看振型屈曲模態(tài),屈曲分析計算結果如下,如圖6所示。
在最不利情況下,整體安全系數(shù)為9.569,大于4,滿足要求。
3.4裸巖區(qū)入巖深度計算
裸巖區(qū)域φ800鋼管反力標準值最大值N=563.9KN,計算結果如圖7所示。
則有N=563.9kN 3.5強臺風作用鋼棧橋結構驗算 當臺風等級大于13級時,棧橋應停止使用。按強臺風13級,工作基本風速為41.4m/s。此時棧橋受到結構自重、13級臺風荷載、水流荷載作用。 在最不利情況下,鋼管樁、后錨樁整體安全系數(shù)為6.925,大于4,滿足要求,鋼棧橋結構應力、撓度變形、安全系數(shù)均在規(guī)范范圍內(nèi)。 4鋼棧橋施工 4.1鋼管樁沉樁 鋼管樁振沉,采用履帶吊車配合振動錘、定位架及限位器位置插打鋼管樁,管樁管節(jié)拼接位置采用坡口焊接,給予局部加強,周邊貼焊鋼板。按設計長度拼裝好,從后場運輸?shù)角皥觯鸶┐蚝徒娱L,在振沉與接樁過程中要不斷的檢測樁位與樁的垂直度,全橋排架推進式施工。全線由于地質(zhì)情況變化大,每施工一個樁基后,及時根據(jù)振動錘施工時,相關數(shù)據(jù)推算樁基容許承載力,不符合要求的必須繼續(xù)振動下沉。 4.2鋼棧橋下部安裝 鋼棧橋一個墩位處鋼管樁施沉到位后,立即進行該墩鋼管樁間平聯(lián),連接完成經(jīng)檢查合格后進入下道工序,對于每段首尾處,鋼管樁之間的上下兩層鋼管連接更應加強檢查力度。 將鋼管樁頂部按要求開口,吊雙拼I40a安裝入樁頂開口內(nèi),兩側用鋼板將雙拼I40a與鋼管樁焊接牢固,所有與鋼管聯(lián)接處加設加勁鋼板,連接與橫梁安裝完成后,一排鋼棧橋支撐樁的下部結構施工即告完成。 4.3鋼棧橋上部安裝 鋼棧橋主縱梁采用“321”型軍用貝雷梁,按“2+3+2”布置。預先在后場拼裝好每組貝雷梁,現(xiàn)場采用履帶吊安裝每組貝雷梁。使用槽8加工的“門”型限位器進行限位。 面層采用橫向工25a@75cm、面板采用工12.6a型鋼與10mm鋼面板組合的預制面板。工25a與貝雷片連接采用“U”型螺栓連接。 面層與貝雷梁連接后,對該跨進行綜合檢查,合格后,安裝定制護欄,由于本鋼棧橋長度大,每一段鋼棧橋施工完成,必須進行每段的綜合檢查。 4.4裸巖區(qū)域施工 采用?630×10臨時鋼管樁和臨時平臺,臨時鋼管樁設置在鋼棧橋?800×10樁位外圍與兩?800×10樁位中間,每排4根,臨時鋼管樁施沉時,設置縱橫向?qū)蚣芏ㄎ?,使?20震動錘振沉臨時鋼管樁施沉至強風化凝灰?guī)r中,振沉至臨時鋼管樁無法繼續(xù)下沉為止。 臨時鋼管樁施沉完成后,安裝臨時平臺(該臨時平臺上部結構與鋼棧橋一致),搭設完成后,將鋼棧橋支撐基礎?800×10樁位處的面板移除,并在此樁位處下沉φ1000*10套筒鋼管樁,然后采用φ830沖擊鉆進行沖孔,充分考慮現(xiàn)場地質(zhì)情況變化復雜多樣和施工工藝要求高,將設計的裸巖區(qū)入巖深度加深2m,沖孔深度變更為5m。 裸巖區(qū)每12m設置1根鋼筋混凝土錨樁(每排架中間樁),其余每排架2根錨樁采用灌砂加固處理,混凝土錨樁(配置φ16HRB335主筋和φ8HPB235箍筋的鋼筋籠)采用澆筑水下C35砼。 沖孔完成后,下放?800×10錨樁和鋼筋籠至樁底,水下灌注混凝土至設計高度,拔出套筒鋼管樁,鋼棧橋裸巖區(qū)鋼管樁錨樁基礎成型,灌砂法加固法:沖孔完成后,對套筒鋼管樁內(nèi)灌砂6m,使用振動錘將φ800鋼管樁插入至沖孔樁孔底,再用振動錘將φ800鋼管樁緩慢地從樁底拔出至沖孔樁灌砂頂部50cm,其后緩慢振沉至沖孔樁孔底并調(diào)整垂直度,最后采用振動錘緩慢拔出套筒鋼管樁從而形成鋼棧橋裸巖區(qū)鋼管樁基礎。 鋼棧橋每一排架樁基施工完成后,將該排架的臨時鋼管樁上的雙拼I40a橫梁和其上的上部結構轉換至?800鋼樁上并連接,轉化過程中嚴格控制各個構件之間的緊密連接情況。 每一排架養(yǎng)護3天后方可允許重載設備上跨施工下一跨鋼棧橋。每一根?800樁基增加拋射護樁粘土袋,并隨時進行檢查。 結束語 為了解決在海洋與島嶼型地貌地區(qū),鋼棧橋設計和施工中,碰到的曲線形線路,總體線路長,裸巖區(qū)分布廣泛等具體問題,采取了文中的具體設計和施工措施,經(jīng)過長時間檢驗,鋼棧橋性能完好,達到了預期設想,豐富了鋼棧橋的設計施工內(nèi)容,希望能夠為我國海洋工程建設提供有積極的借鑒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裝配式公路鋼橋多用途使用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龍亮.鋼棧橋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2):76-79 [3]劉金玲.京秦高速公路潮白河特大橋臨時棧橋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8,45(04):56-58. (作者單位: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