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鑫
? 這張照片是64年前由新華社記者在甘肅酒泉盆地采訪世界第一支女子測量隊時所攝,當(dāng)年曾作為《人民畫報》、前蘇聯(lián)《星火雜志》的封面。每當(dāng)我看到它,就想起了戰(zhàn)斗在戈壁灘的情景。
? 1953年的春天,我們溫州師范學(xué)校的同學(xué)隨著新成立的第一支女子測量隊奔赴酒泉盆地,正式參加了石油勘探工作。
? 戈壁灘的氣候瞬息多變,早晨出工時還是萬里無云,頃刻間就會傾盆大雨。我們這群十七八歲的姑娘每天都要扛著標(biāo)尺,背著測量儀器,爬山越嶺,測點連線。夏天中午,氣溫高達攝氏40多度,讓人喘不過氣,我們被曬得頭昏目眩,頭發(fā)滾燙,臉被狂風(fēng)吹打得發(fā)干發(fā)痛,一層層地蛻皮。由于用水是靠駱駝從幾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一桶桶拉來,因此,配給每人每天的僅有一行軍壺的水,這包括喝、漱、洗在內(nèi),洗澡是一個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 1954年夏天的一段經(jīng)歷尤其讓我難忘,那天正逢測量隊搬家,我們導(dǎo)線組的5位同志為了趕任務(wù),迷失了方向。這時,天漸漸地黑下來,組長無奈地吩咐道:今天晚上就在這山溝里過夜吧。于是大家架起了三角支架,用80厘米見方的紅、綠兩面指揮旗連在一起圍在三角支架四周,姑娘們便把頭伸進支架內(nèi)避風(fēng)。戈壁灘的8月,早晚溫差20多度。清晨出工時僅需穿一件襯衣,到了晚上則冷得牙齒咯咯作響,這時伸手不見五指,大家肚子餓得咕咕直叫。為了防止睡著了凍傷身體和野狼的襲擊,組長主動承擔(dān)放哨任務(wù),我們也高聲唱起了《勘探隊員之歌》。盡管這樣,還是抵擋不住寒冷的侵襲,到了下半夜,氣溫越來越低,大家只覺脊背冰冷,又漸漸麻木了,不知不覺中一個個縮成一團。這時組長調(diào)侃地說:你們都成“團長”啦!大家抬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