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來自浙江省諸暨市的張光宇獲封尼日利亞卡諾州酋長;5月6日,來自河南省濮陽市的孔濤獲封尼日利亞阿布賈吉瓦地區(qū)酋長。此前,張光宇在尼日利亞當地做外貿生意,并熱心當地慈善事業(yè),幫助當地企業(yè)發(fā)展,資助貧困學生等。而孔濤是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鐵路項目的工程師,在幫助當地鋪路的同時,為當地人提供就業(yè)機會,改善居民生活,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喜愛。實際上,不僅他們二人,此前已有4名中國人獲封非洲酋長。
非洲酋長,對很多中國人來說神秘而富有權威。酋長制度是非洲存在廣泛的政治社會制度,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較為普遍。盡管很多國家建立了現(xiàn)代國家制度,但酋長制等傳統(tǒng)社會制度仍然有所保留。酋長主要是按照血緣世襲,不僅享有崇高的威望,還負責管理所轄范圍內的大小事務,在地方治理、社會整合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表示,中國人在尼日利亞獲封酋長大多是名譽性的,既沒有薪資待遇,也很少參與部落具體事務,但尼日利亞授予外國人酋長稱號也不容易,為當地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有可能獲得。
近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在非洲的持續(xù)推進,不僅推動了當地的互聯(lián)互通,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人文溝通交流交往也更加頻繁緊密。獲封酋長不僅表現(xiàn)出中國人日益受到當地百姓的尊重和喜愛,更展現(xiàn)出當地對中國合作和“一帶一路”的認可和贊賞。
中國人獲封非洲酋長不僅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獲封酋長的中國人可以充分利用這份榮譽的特殊優(yōu)勢,了解當地民眾的需求,提升中非合作的水平和質量,架起一座座兩國人民情感溝通的橋梁。(據新浪5.8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