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被譽為“中國核武器之父”,曾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在事業(yè)上,王淦昌無疑是一個成功者,可很少有人知道他身后那位偉大的女性——他的妻子吳月琴,以及他們共同走過的風雨人生路。
少年夫妻的懵懂
王淦昌3歲的時候,父親就為他與鄰村老中醫(yī)世家的吳家、大他3歲的女孩月琴訂下了娃娃親。
1920年夏天,13歲的王淦昌與16歲的吳月琴成親。少年王淦昌最初的感情世界里,對這位比他大3歲的新娘,與其說是將她作為媳婦,不如說是當作大姐姐來對待的。
吳月琴嫁到王家后,不僅精心細致地料理家務,而且還無微不至地關心丈夫。丈夫睡覺前,她端來燒熱的洗腳水;丈夫起床后,她端來親手做的可口早飯;丈夫的衣服她親手縫制和漿洗,夏有單冬有棉樣樣齊全。
婚后,王淦昌考進了上海著名中學——浦東中學。這期間,“五四運動”之后的“反對包辦婚姻”“爭取婚姻自由”運動使王淦昌的心靈受到極大震動。
盡管新思想的風起云涌波及了年僅十七八歲的王淦昌的內心,但他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學習的抱負始終不變。經過4年苦讀后,1925年,王淦昌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在他上大學4年期間,妻子先后為他生下3個兒女。
好男兒志在四方
大學畢業(yè)后,為中國物理學界先驅吳有訓教授當助手的王淦昌,在導師的鼓勵下,考取了江蘇省赴德國留學的官費研究生??僧斔氐郊亦l(xiāng)把好消息告訴家人時,家里幾乎沒有人表示支持和贊同。
看著眼前活潑可愛的兩個孩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再看看忙里忙外愁腸百結的妻子,王淦昌不由得猶豫動搖了。如果自己出國,誰來撫養(yǎng)3個孩子?他對得起妻兒嗎?
然而,吳月琴卻深深讀懂了丈夫的心思,她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我想通了,好男兒志在四方,何況你是做大學問的,而且出國留學機會難得,你要做好自己的選擇,我和孩子決不拖你的后腿……”
眼見妻子如此理解支持自己,王淦昌感動了,他走過去深情地緊緊擁抱著妻子。
4年后的1934年4月,獲得柏林大學博士學位的王淦昌謝絕恩師邁特內女士的極力挽留,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國。從1934年到1949年全國解放,王淦昌先后在山東大學和浙江大學講授物理課。這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王淦昌一家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
萬里相隨當好賢內助
新中國成立后,新政府決定成立中科院并開展原子核科學的研究工作。建國伊始,人才缺乏,搞原子科學的人在國內屈指可數(shù),王淦昌自然是其中的中堅。1950年2月,郭沫若以中國科學院院長的名義邀請王淦昌到科學院工作。王淦昌只身來到北京,結識了錢三強、嚴濟慈等一批成就卓著的科學家,和他們一起為中國的核物理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1956年秋,王淦昌作為被派往蘇聯(lián)的第一批訪問學者,與物理學界的后起之秀周光召、丁大釗等一起前往蘇聯(lián)著名的杜布納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并擔任了這個著名核研究所的副所長。
王淦昌出國后不久,妻子帶著孩子突然萬里迢迢從中國來到了王淦昌身邊照顧他的起居生活。王淦昌既意外又驚喜:“月琴,你怎么來了?” 原來這是周恩來的貼心安排。而更讓王淦昌刮目相看的是,一個連漢字都不會寫的中國婦女,竟然來到語言不通的異國他鄉(xiāng),這在尚屬封閉的20世紀50年代需要具有多大的勇氣??!
妻子這份特殊的關愛,激發(fā)起了王淦昌的創(chuàng)造激情。此后,他和周光召、丁大釗等一批年輕學者一起,于1959年3月9日首次發(fā)現(xiàn)了反西格馬負超子,轟動了世界。這項偉大的發(fā)現(xiàn),使他獲得國家頒發(fā)的自然科學一等獎。
甘當無名英雄17年之久
在功成名就后,王淦昌卻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1961年4月1日,王淦昌回國接受了研制核武器的任務,從此他隱姓埋名,將他的后半生奉獻給了國防工業(yè),成為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拓者。為中國的“兩彈”,王淦昌甘當無名英雄17年之久。
1964年10月16日,寂靜的羅布泊荒原上爆出了一聲巨響,蘑菇云冉冉升騰。不久,王淦昌終于回到了北京。一天晚上,他陪妻子去看原子彈爆炸的新聞紀錄片,吳月琴才了解事情的真相,她輕輕舒一口氣道:“你呀你,害得我為這件事幾乎得了心病?!?/p>
時光如梭,世事多變。1997年7月的一天傍晚,王淦昌像往常一樣,吃完飯在散步,卻不幸被一個騎自行車的莽撞年輕人撞倒,摔碎了右腿股骨脛。在中央領導的關懷下,90歲高齡的王淦昌經過5個月的住院保守治療,居然奇跡般重新站了起來。然而,當王淦昌剛剛能丟掉雙拐下地時,94歲高齡的愛妻在一個夜晚竟也摔碎了右腿股骨脛住院治療。1998年7月,吳月琴仙逝。王淦昌悲痛至極,坐著輪椅前來為相濡以沫的妻子送行。與此同時,極度消瘦的王淦昌也被查出患胃癌且已到了晚期。幾個月之后的1998年10月12日,王淦昌追隨著和他相伴了78年的愛妻同赴天國,走完了他91載漫漫人生路。
(摘自《黨史縱覽》 孟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