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辰辛
有一朵21瓣的雙色之花,一點點地開滿了我的記憶。
裊裊香爐生紫煙,悠悠琴弦伴佳人。這便是古箏之古韻。記憶深處,一位頎長的女子坐在圓形的鏤花木凳上,一曲琴譜,撥弦而彈,一個小女孩坐在她的對面。
21弦似流水,白綠二色若竹風。纖纖玉指彈撥之處,一聲一聲透著或剛或柔的韻味。一曲終了,小女孩恍若在夢中一般,流連于那古樸的古箏旁,懷著好奇,小心翼翼地用細小的手指撥弄著那散發(fā)出神秘氣息的箏弦。白綠二色的琴弦如一片片花瓣,泛著絲絲光澤,一股清流潺潺滋潤心田,一朵21瓣的雙色花慢慢生長,悄然綻放……
我癡戀上了古箏。
雖然開始并不諳琴道,但我仍然按時來到古樸的琴房,跟著箏前的女子習(xí)起古箏,希冀有朝一日也能于箏上顯“高山流水”,令“鋼水奔流”。
年華無聲,領(lǐng)著記憶,踽踽而行。琴,未變;弦,依舊。只是心卻愈小,無法承載太多。短暫的癡戀敵不過內(nèi)心太多的蒼白,那朵花才開始生長便幾欲先敗。曾經(jīng)的執(zhí)念濃濃,如今漸漸淡化。
木窗外,竹影搖,箏聲淌。老師默默地坐在我對面,就像幾年前我坐在她對面一般,望著我彈琴。指尖又觸摸到了那光滑的琴弦,又像是回到了那一年……只是今時不同往日,物是人非。箏前的我,心中只剩下如麻紛繁,不知花開何處。
古箏,古箏,錮住的,難道是心嗎?
意料之中,琴音紛亂。老師微微嘆氣,喃喃道:“你呀,太浮躁了……”如梵音于耳畔回旋,心中剩下的只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愧疚。離開古箏,來到窗前,我只想抑制內(nèi)心的起伏。薄霧在竹林間裊繞,幻化為白綠二色,一如古箏上的弦色,心中一陣驚詫,這似是古曲“竹風梅影”的一部分,望向老師,她微微頷首。
心在剎那間有了些許釋然,回到琴邊,重纏義甲,復(fù)將顫抖的指尖伸向平衡無交的琴弦。錚錚琴聲時而如高山流水,時而有漁舟唱晚,時而是鋼水奔流。有時像茉莉花般清雅,有時似出水睡蓮般柔美。竹影中,白與綠這兩種本無關(guān)聯(lián)的色流,竟和諧地共存于古箏之上。
隨著“托、劈、抹、挑、勾”等指法,那朵21瓣的雙色之花,雖未完全長大綻放,但也并未停止生長,只是如琢如磨,愈加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