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民
2018年9月16日至9月30日,筆者參加了由嘉興市教育局組織、新加坡專業(yè)教育培訓中心承辦的“領袖成長模式在校長領導能力拓展中的實踐”專題培訓班。在培訓期間有幸聆聽了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政策與領導學系教授、研究生導師、哈佛大學博士張延明老師的專題報告《校長管理變革與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并實地考察了3所中小學,對新加坡的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筆者以為,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值得我們在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是校本拓展性課程建設中學習和借鑒。
一、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背景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新加坡的教育也同步經歷了四個階段的發(fā)展歷程:第一階段(1965~1978年),基于“生存導向”的教育;第二階段(1979~1997年),基于“效率導向”的教育;第三階段(1997~2012年),基于“能力導向”的教育;第四階段(2012~現在),“以學生為本,以價值為導向”的教育。當下第四階段的教育十分重視學生的品格教育、公民教育和價值導向。為了實現“學生為本”的教育理想,新加坡教育部前部長王瑞杰先生提出了“每一個學校都是一所好學?!钡霓k學愿景,并從三個方面予以保障:一是建設一支有愛心和專業(yè)精神的教師隊伍,二是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發(fā)展機會,三是每所學校有一兩個達標的特色項目(課程),以此推動新加坡各類中小學的優(yōu)質均衡和特色發(fā)展,促進每個中小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二、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政策
(一)新加坡中小學的課程結構
受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和馬斯洛等“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影響和基于“價值觀導向的領導”的教育考量,新加坡中小學的課程結構有了相應的調整和改革,建立了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和特色課程這三類課程(筆者以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特色課程也是校本課程中的一類)。
校本課程的特點是旨在:(1)建立學校特色;(2)迎合學生興趣;(3)反映社會需要、家長期望;(4)發(fā)揚學校傳統(學校文化的積淀和傳承)。
學校特色課程的特點和定位則是:(1)豐富學校的教育實踐;(2)幫助學校發(fā)展其強項和特色;(3)鼓勵學校開設各種各樣的項目,使學生有機會在不同領域發(fā)展,形成自己的特長;(4)對持續(xù)在特色領域做得好的學校,教育部給予“特色達標”榮譽。
(二)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理念
任何課程建設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并最終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新加坡特色課程建設的目的亦然,即為了實現“每一個學校都是一所好學?!钡霓k學愿景,培育學以致用的學生。新加坡教育部前部長王瑞杰先生認為這一目標是切實可行和能夠達到的,“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我們堅持認為,學生們各自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和能力”。通過學校特色課程建設,使教師成為有愛心的教育工作者,并促使家長和社區(qū)支持并參與教育活動。以辦學多樣化為目標,以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景象為戰(zhàn)略舉措,許多學校在這一政策精神的引導下,特色課程辦得有聲有色。
三、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框架
(一)中小學特色課程的內容和育人價值
中小學特色課程包括兩大類:應用型學習課程和學習生活型課程。學校通過兩類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促進學生交流、合作、創(chuàng)意能力的發(fā)展和個性的培養(yǎng),以及知識、技能的運用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以助于國家教育目標的達成。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經教育部評估,確認為“校本特優(yōu)課程”(10%)和“校本特色課程”。
1.應用型學習課程
該類課程重在書本知識、技能與現實世界相聯系,強調把思考技能、擴展想象力應用于社會的實際場景,其意圖是幫助學生認識到所學的書本知識的價值所在,增強學生學習的自我激勵,明確學習知識和技能的目的意義。其領域和內容包括:商業(yè)、企業(yè)家精神、設計、工程、自動化、播音、模特等。
2.學習生活型課程
學習生活型課程為學生提供現實的學習經歷,發(fā)展其個性,培養(yǎng)其價值觀;重視培育學生正面的態(tài)度,增強學生自我表達以及交際能力。該類課程作為新加坡中小學教育課程的一個獨特的內容,是加強個性培養(yǎng)和公民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意圖是灌輸“根”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社區(qū)和國家的責任感。其領域和內容包括:戶外探索學習活動、體育、學生領導力發(fā)展、軍事、表演、視覺藝術等。
(二)新加坡兩類學校特色課程的特點
1.兩類特色課程的共同特點
其共同點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為學生擴展更多的機會,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經歷和發(fā)展的可能;二是架構書本知識、技能和現實世界的橋梁,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中增長能力和才干;三是聚焦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學有所獲,獲得有益的發(fā)展。
2.兩類特色課程的不同特點
應用型課程的特點是:強調現實場景,真實地學習;應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強調相關性與體現某個價值觀;重視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習生活型課程的特點是:灌輸價值觀;獲得生活技能;磨煉社會及情感能力。
四、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的實施與支援
(一)選擇與確立項目
學校可以從教育部規(guī)定的兩類特色課程中選擇其一作為學校特色課程來建設,體現迎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這對許多學校來說,意味著深化、拓寬現有的項目,使之成為全校范圍的適合絕大多數學生的課程。
(二)教育部課程支援
教育部將為每個中小學與相關機構合作(包括工業(yè)和高等教育)牽線搭橋,提供必要的幫助。同時給予有力的財政支持,撥給學校專項的特色課程先期發(fā)展基金三年15萬元新幣,要求學校開辦1~2個特色項目;三年后,如果學校能維持特色項目就再追加5萬。從2012—2017年五年時間,教育部共投入專項基金5500萬元,確保每個中小學1個特色項目建設目標的達成。
(三)學校準備
學校為特色課程建設做準備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選擇并確立特色項目后,根據特色項目要求和學校學生實際,組織設計特色項目課程方案;二是邀請相關專家對學校特色項目課程方案進行咨詢,進一步修改完善課程方案;三是向教育部提出學校特色項目建設的申請,并向教育部展示學校課程建設的方案,獲得教育部通過之后就著手組織特色項目課程的實施。
(四)特色項目的實施
以新加坡某小學的特色項目“視頻制作——動畫”為例,實施分為三步:第一步是組織落實特色項目課程方案,有序開展課程教學活動。第二步是適時調整課程實施方案,使其始終與學校價值觀和育人目標保持一致性。第三步是普遍參與,即由各部門主任牽頭,調動各部門參與,包括英語、母語、數學、科學等學科教師,對小一到小六全體學生進行每周一小時的訓練,同時要求各科教師更有效地把ICT融入國家正規(guī)課程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刹捎梅旨壍姆绞酵七M,即初級(普及),全體學生參與;中級(興趣),信息科技俱樂部成員參加;高級(天才),ICT俱樂部成員參加。第四步是自評,學校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信息技術教學目標制定課程學習學生自評標準,供學生自評課程學習水平和選擇相應的課程級別參與。
五、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的測評
在學校組織實施特色項目課程的基礎上,教育部組織專家和相關人員對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情況進行測評,主要考量學校通過特色項目課程建設是否受益:是否促進學校文化的發(fā)展,形成較為顯著的辦學特征和特色;學生是否建立起與學校的親情和認同感。
(一)測評的要素
測評的要素主要包括五個方面:(1)學校形成了顯著的特色項目,強于同類學校;(2)這一特色項目可以持續(xù)推進,以此推動學校的持續(xù)發(fā)展;(3)與學校的教育價值觀與育人目標高度吻合;(4)學校特色課程目標的達成度較高;(5)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包括教育部、學校、社區(qū)、學生、教師、家長等。
(二)測評的特點
測評的特點主要是:(1)體現國家教育政策的指導;(2)在教育部設定的框架內進行;(3)在教育部所列領域的范圍內進行;(4)與現階段教育理念的一致性;(5)鼓勵學校創(chuàng)新,各顯所強;(6)使學校間形成良性競爭;(7)促進學校發(fā)展,學生受益。
六、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成就
(一)主要成就
從2012年開始,經過新加坡教育部的強力推進和學校的努力,全國有一半學校開設了學校特色項目課程,豐富了學校的教育內涵,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經歷。教育部通過測評,設立了“校本特優(yōu)課程”獎和“特色課程達標”獎,進一步激勵學校特色課程創(chuàng)建的熱情,引導學校實現“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和“價值觀導向的教育”的辦學理念,推動了各類中小學校的優(yōu)質均衡和內涵發(fā)展,特別是相鄰普通學校的特色發(fā)展,朝著“每一個學校都是一所好學?!钡哪繕诉~出了堅實的步伐。
(二)優(yōu)秀案例
通過特色項目課程的實施,新加坡涌現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優(yōu)秀中小學校,構成了一道道各具特色的校園風景線。
某中學,通過開設應用型學習特色項目“飛行與航空”,提升了學生對理科科目的學習和理解,為培育新加坡未來航空和空間領域專業(yè)人才,支持新加坡成為亞洲航空中心播下種子,打下基礎。
立化中學,秉承學?!傲⒌铝⒐Γ藁B”的辦學宗旨,開設了人文、藝術、語言的特色項目,滿足學生的研究興趣,在性格教育、健康教育、積極公民、道德哲學、體育、領導能力等教育方面形成了學校鮮明的特色。
華僑中學,是新加坡享譽國內外的知名中學,秉承學?!懊鞯?,誠信,勇忠”的辦學宗旨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校訓,開設中華文化欣賞項目,聚焦中國文學、文化、國學、戲劇。學校高度重視品格培養(yǎng)和公民教育,突出責任、堅韌、尊重、誠信、關懷、和諧等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具有善良、好奇、同情、勇敢、自律、領導等個性特點,進而培養(yǎng)自信的人、自主學習的人、負責任的公民、積極的貢獻者。其先進的辦學理念、鮮明的辦學特色、卓越的辦學成效,贏得了崇高的社會聲譽。
(三)未來的挑戰(zhàn)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化,新加坡出現了國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生育率持續(xù)降低等社會現象,一方面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則更加袒護自己的孩子。雖然新時代的學生具有更強的科技能力,但也表現出毅力薄弱、暢言無忌的問題。這些來自家長和學生的變化,都對學校教育和特色課程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新加坡教育部提出了應對新挑戰(zhàn)的課程與教學舉措:增加教室內外新的活動、融入正規(guī)課程、建設特色課程、教師角色的增加(全員參與課程建設)等,同時采用雙管齊下的方式,即各個學校通過做,推動校本特色項目課程的建設,政府機構通過評,推動校本特色項目課程的建設,以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七、新加坡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略評
筆者以為,新加坡學校特色項目課程建設有其顯著的特點和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重視課程的頂層設計
新加坡教育部從“每一個學校都是一所好學?!钡霓k學愿景出發(fā),圍繞“學生為中心”和“價值觀導向”的教育理念,頂層設計學校特色項目課程建設,整體規(guī)劃特色項目課程框架,提出應用型學習課程和學習生活型課程這兩類課程方案,為基層學校開發(fā)開設特色課程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又確保了學校特色項目課程建設與國家教育目標的一致性。教育部通過課程測評,設立“校本特優(yōu)課程”獎和“特色課程達標”獎,既樹立了典型,進一步激發(fā)了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又確保了特色課程的質量和育人價值的實現。
(二)國家對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全力支持
新加坡是一個高度重視教育的國家,表現在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方面亦是如此。一是強有力的智力支持,教育部為學校課程建設搭建與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和工業(yè)廠家等聯系的橋梁,借助多方資源為中小學特色課程建設提供智力和資源支持。二是通過下撥專項經費的方式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持,對審核通過的特色項目課程提供先期發(fā)展基金,并根據學校維持特色項目狀況追加投入,這樣大力度的財力支持無疑有效地激勵和保障了學校特色項目課程的建設。
(三)學校具有較充分的特色項目課程建設自主權
學??梢愿鶕陨淼奈幕瘋鹘y和辦學經驗,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從國家規(guī)定的兩類課程中自主選擇相應的類別和內容,確定學校的特色項目,自主進行設計、申報、開發(fā)、開設、實施、總結、提煉,并通過分級實施的方式,實現課程普及、提高與“天才”培養(yǎng)相結合的良好教育生態(tài),逐步形成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文化氣質,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特色課程建設,新加坡中小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辦學風貌,讓“每一個學校都是一所好學?!钡霓k學愿景成為一種現實。
(四)高度重視價值觀教育
“辦會思考的學校,育愛學習的學生”“德育在于行動”“價值觀導向的教育”等是新加坡教育的核心思想和理念。學習生活型課程作為新加坡中小學教育課程的一個獨特的方式,是加強學生個性培養(yǎng)和公民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意圖是灌輸“根”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社區(qū)和國家的責任感。在新加坡學習培訓的半個月,井然有序的社會面貌、整潔美麗的城市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既是國家法制建設、制度化管理的成果,更是一個國家高度重視教育,重視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然結果。
(浙江省平湖市教師進修學校? ?3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