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容易被人遺忘的世界,被她的執(zhí)著叩響。辛勤培育幼苗,大愛澆灌成長。她把無助的眼神柔化成對世界的希望,讓折翼天使以最美的姿態(tài)向著藍天飛翔。她是“校長媽媽”——遼陽市白塔區(qū)啟智學校校長劉雪雅。
在28年的特殊教育工作中,劉雪雅當了14年班主任、4年教導主任、10年校長。2016年,作為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她在上級組織部門的支持下,走上了一條以民為先的履職之路,以慈母般的愛去關心、呵護智障學生,在特殊教育這塊土地上忘我地耕耘著。
一年級是啟蒙教育。在智障兒童中,多數(shù)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劉雪雅就像媽媽一樣手把手地教他們洗臉、縫衣服、系鞋帶……說話也許對于正常兒童來說是一件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事,可對劉雪雅班級里的學生小姝(化名)來說卻是一件難得不能再難的事。入學時,孩子的母親拉著劉雪雅的手說:“老師,這孩子都14歲了,卻從沒叫過我一聲媽媽,求求您讓她說話吧!”接觸一段時間后,劉雪雅發(fā)現(xiàn)小姝是個典型的自閉癥孩子,雖然有聽力,但由于長年不講話,語言功能已經(jīng)退化。因此,劉雪雅為她制訂了專門計劃。每天教她發(fā)音,讓她用手觸摸老師的嘴形,反復練習。有時候,劉雪雅也急得直跺腳,但她時刻告誡自己:別泄氣,潛移默化、水滴石穿,一定會成功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于有一天,小姝清脆響亮地叫了一聲“媽媽”,她的母親禁不住淚流滿面,緊緊抱住女兒,親吻著孩子的小臉,仿佛聽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那一刻,劉雪雅也熱淚盈眶。作為一名特教老師,她還祈求什么呢?這就是對她最高的褒獎。
2009年3月,劉雪雅被任命為啟智學校校長。幾年來,作為一名黨代表,她認真聽取家長的建議,大膽實踐,在學校開創(chuàng)了集康復訓練、基礎教育、職業(yè)技能培訓為一體的辦學模式,在對低學部特殊兒童進行準確評估的基礎上,開設了言語康復個訓、認知康復個訓、感統(tǒng)個訓、沙盤游戲療法,受到學生家長的充分肯定和學生們的喜愛。在高學部特殊兒童中開展烹飪技能及社會實踐活動、職業(yè)技能培訓,為學生未來就業(yè)拓寬了途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雪雅積極探索新時期特殊教育的新思路、新理念,帶領青年教師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撰寫了大量的具有學術價值的個案分析、學術紀實與論文,得到了國家、省課題組專家的一致好評。
2018年4月,劉雪雅光榮地成為一名省級基層黨建工作監(jiān)督員。她經(jīng)常深入基層調研,撰寫調研報告,認真及時地把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反饋給省委組織部。
堅守是一種力量。劉雪雅和她的同事們在每一天平凡的堅守中,用對特殊教育的忠誠和熱愛,為智障兒童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遼陽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