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蓉,青年作家,雜志編輯,開設專欄“蚯蚓九段”。作品發(fā)表在各刊物和文摘選本?!蹲x者》簽約作家。曾獲“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大賽三等獎,《內(nèi)蒙古日報》“十佳文學新人”,內(nèi)蒙古大學第六屆文學創(chuàng)作高級研究班學員。
教我們體育的老師總是不夠硬氣,不是被別的老師把課霸占了,就是在上課時被承包了學校小食堂的師娘叫去炒菜、打下手。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最后一節(jié)的體育課常常處于兩個極端,要么圈禁,要么放養(yǎng)。
體育課地位不高,處于“失業(yè)”邊緣的體育老師們便被德育處征去抓逃課的學生,一抓一個準。不是因為體育老師身手敏捷,而是學校所在的小鎮(zhèn)很小,什么都只開一家,網(wǎng)吧、電影院、租書店……晚自習他們出去走一圈,守株待兔就行。
“待兔”的其他老師都很勇猛,收獲頗豐,只有我們的體育老師總是漏洞百出,不是大聲說話驚了人,就是大意地忘記了還有后門。幾次之后,這種聯(lián)查也不讓他去了。
某個初夏的上午,一個回家探親的奧運冠軍順便回校訪問,校領導集體全程陪同,整個教學樓的陽臺、窗戶旁全是熱血沸騰的圍觀學生。
等到熱鬧散去,班里的體育生說,那個冠軍就是教我們體育的這位老師當年挖掘和培養(yǎng)起來的。大家半信半疑,因為剛才那個盛大的場面他完全沒有出現(xiàn)。
衣錦還鄉(xiāng)者和伯樂難道不應該在操場上熱情擁抱,對那些當年不看好自己的甲乙丙丁橫眉冷對嗎?最好當年還有落井下石的,要專門站到他們面前去昂首挺胸地示威……不過事實證明,我們這些幼稚的幻想打不倒語文,打不倒數(shù)學,更打不倒英語、綜合,反倒是它們被上課鈴打斷。隨著鈴聲走進來的化學老師,對與有榮焉的我們說:“都收心上課,奧運冠軍才有幾個?!?/p>
但因為奧運冠軍的這次歸來,我們體育老師熱愛體育的心又被激發(fā)起來。體育課也由放養(yǎng)似的場面變成了備戰(zhàn)訓練,由“準備活動完了就自由活動”變成“運動量太小的就給我檢討”,并且他和我們保持相同的訓練節(jié)奏。他最愛干的事情是跟體育尖子生們比賽跑步,有時比得太盡興,下課了還沒結(jié)束,其他班下課的學生在教學樓上起哄,他是不管的,只是風一般地在操場上繼續(xù)奔跑。
學校運動會有女子籃球項目,我們班一上場,隊伍就散了,因為對手竟然不按常理出牌,明明目標是籃球,她們卻拖住人又掐又咬。在場外指導的體育老師叫了暫停,對圍上來的隊員們恨鐵不成鋼地說:“你們就不能掐人、咬人、踢人嗎?這是戰(zhàn)場啊。”
不過,最終女子籃球賽沒有比下去,因為慘烈的場面讓在場外加油的男生們都瑟瑟發(fā)抖。直到我畢業(yè),這項賽事都沒再恢復。
也是在這次運動會上,體育老師坐在裁判席上當起了排球比賽的裁判,誰知打得激烈酣暢的時候,排球越過球網(wǎng),直接朝他臉上砸去。我們也沒有想到體育老師如此不堪一擊,他沒有把球擋回,而是直接從裁判席上摔了下去。
體育老師這一摔,受傷休息了,體育課就被正大光明地“還給”了班主任。班主任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又把體育課的課時均衡地分給了其他科目,偶爾空出那么一節(jié),就把我們交給隔壁班的體育老師,和其他班合并著一起上。
隔壁班的體育老師很年輕,不過對占課一類的事也隨大流,不爭不搶。但輪到一節(jié),他就會高效利用,把課外活動加進來組合成一節(jié)大課。他的體育課在操場上待的時間不多,常用來搞野外活動,這對一貫接受封閉式管理的學生來說太有吸引力了。讓他代課時,我們也就跟著出去放風,大家爬到山頂后便鬼哭狼嚎地吼,他坐在遠處抽煙,笑著罵我們是小屁孩。
我們爬的山就在學校后面,順著峭壁上蜿蜒的臺階走,臺階走完是土路,再爬一截,就是寬敞的一片空地;再往上走,又是一片平地。這樣往上走五六段,才能到達山的頂端。從山頂往下看,山腳下的教學樓早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小圈,倒是學校旁邊的水庫和學校農(nóng)場更顯眼。農(nóng)場是用來給我們上勞動課的,四季農(nóng)作物、各種家禽都有,但大家只對里面的橘子園感興趣。因為校服口袋里裝不下苜蓿、圓菜、萵苣、紅薯、兔子……但橘子可以裝進去。
在山頂雖然看得遠,但也再沒有什么遠處,因為遠處云遮霧罩的也是腳下這樣的山。盤臥的小鎮(zhèn)在這層疊綿延的山中,支撐著我們的落腳點,對再遠的路沒有太多探索,所以沒有期望,也沒有恐懼。就連全市排名第一,都不如小鎮(zhèn)上新建了一個溜冰場更能讓我們兩眼放光。
老師們常常恨鐵不成鋼地教育我們要努力奮進,別人明不明白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有些懵懂的。有時上一刻打定主意要懸梁刺股,下一刻又忍不住心猿意馬。只有一樣是我長情地堅持著的,那就是勤奮地去圖書館借書。
好不容易迎來體育課,我們都不需要老師督促就麻溜地爬到了山頂。下山的時候,正趕上日落,不知是誰提議,說看看再下山,兩個班大半的人都留了下來。突然,體育老師問,那邊像不像荒野?放眼一望,夕陽下,我們每個人的臉龐都金閃閃的,但我們腳下的小鎮(zhèn)在一片藍黑的暮色里晃悠,淡淡的輪廓無聲無息地準備沉進黑暗中去。大概就是那一刻,我對未來才有了很務實的想象,想要結(jié)束在小鎮(zhèn)之中渾渾噩噩的生活,開始思考怎么去往外面的世界。
秋天的周末午后,和圖書館在同一長串樓里的一間教師宿舍起火,某個老師讓人砸了圖書館把書搬出去,免得燒起來“火上添紙”。結(jié)果留校的學生在消防員到達之前就用盆舀著小池塘里的水將火滅了,起火的東頭只燒了小半間屋,離它老遠的西頭的圖書館倒完全給毀了——到處是摔破的、踩臟的、水洇的、趁火打劫的書。不咋看書的幾個同學說那個老師是防患于未然,有先見之明,但我一直偏執(zhí)地認為是他毀了我的圖書館。和女子籃球比賽一樣,到我畢業(yè)時,圖書館因為重建都沒再開。
再等橘子紅時,提前備考藝考、招飛的氣氛讓我不自覺地繃緊了高考倒計時的弦。日子也一掃往日的散漫,并向我露出人生的刀鋒——
有朋友午間找我閑聊,后來好幾天一直都沒有再碰見,忍不住去他班里問,才知道他已因病退學。他那天就是來和我告別的,現(xiàn)在我偶然想起,還會隱隱難過,因為當時我們說的竟然是和平常一樣的閑話,我都沒有好好說“再見”。
我的鄰座,和別人發(fā)生沖突動了手,被德育處的老師要求寫檢討。他硬著頭皮不從,幾天的拉鋸戰(zhàn)后,一怒之下退了學。那時空軍招飛已過,就等高考,他是我們學校唯一一個過了前期審查和體檢的。那幾天里,我一直勸他低頭,不要沖動,可最終都輸給了他的“憑什么,我沒錯”。
平時很內(nèi)斂的朋友,忍不住去跟自己喜歡的男生告白,那個樣樣出眾的男生毫無懸念地給出“我們還是做同學吧”的回復。那時才發(fā)現(xiàn),暗戀只要被戳破,就再回不到相安無事的狀態(tài)了。她不覺得自己是他眾多仰慕者中的一個,只承認自己是表白失敗的那一個。沖刺階段她選擇自己復習,要回家備考,結(jié)果狀態(tài)太差,最后連考場都沒去。
……
還有我們的體育老師,他在痊愈后沒有再回來上時有時無的課,直接辭職走了。這個在學校里格格不入的不硬氣的體育老師在引來短暫的討論后,就被忘了。那時,我還完全不了解,這是一個成年人在荒野中跋涉的模樣。
可能這就是成長,不管你在荒野還是城堡,在正午還是黃昏,在起點還是途中,每個人都有開關(guān)。那開關(guān)不管對錯,只管觸碰某處的心竅,讓你突然間撥開迷霧,將腳伸出來,要去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