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樊麗梅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900)
冠心病的病因極多,尚未完全明確,但其病理基礎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主要有冠狀動脈血管CT影像以及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兩種,但其具有價格昂貴、檢查時間長、有創(chuàng)傷性等缺點,故而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具有明顯的局限性[1,2]。與此同時,冠心病的發(fā)病初期大多隱蔽,許多患者在出現(xiàn)典型胸悶胸痛癥狀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已經(jīng)非常嚴重,這樣明顯加大了治療的難度,加重了患者以及社會國家的經(jīng)濟負擔,最嚴重的是影響了患者的預后,甚至延誤病情、危及生命。所以明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以及相關作用一直是廣大學者孜孜不輟的追求,是近些年來心血管病領域的研究熱點。有研究發(fā)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與高濃度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3]。此外,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作為一個炎性反應中的介質(zhì)[3],可能直接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過程中[4]。同時,許多的臨床研究表明[4],髓過氧化物酶對冠心病的發(fā)生以及進展有促進作用。本文將探討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髓過氧化物酶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之間的關系,預測高危人群罹患冠心病的風險,為冠心病的風險評估及預后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江蘇省泗洪縣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因胸悶、胸痛就診的可疑冠心病患者,予以CAG檢查確診(顯示冠狀動脈血管一支或一支以上狹窄大于或等于50%)的患者160例,詳細搜集病人相關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95例,女性65例;年齡在30歲-87歲,平均年齡為(63.46±8.83)歲;合并吸煙史89例,合并高血壓者102例,合并糖尿病者88例。對照組:選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江蘇省泗洪縣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因胸悶、胸痛就診的可疑冠心病患者,予以CAG檢查排除(顯示檢查確診顯示冠狀動脈血管一支或一支以上狹窄<50%)的患者50例,詳細搜集病人相關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在30歲-83歲,平均年齡為(64.01±8.94)歲;有吸煙史12例,并發(fā)高血壓者18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
1.2 研究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次日早晨7時許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靜置半小時后,4,000 r/min離心5 min,采用血清對患者的Hcy、MPO、Lp-PLA2、TG、TC、HDL-C、LDL-C、ApoA1進行檢測,將結果錄入Excel表中待用。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統(tǒng)計:包括均值、標準差以及t檢驗或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明顯。
冠心病組Hcy、Lp-PLA2、MPO、TC、TG、LDL、ApoA1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冠心病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它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主要分為穩(wěn)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脈綜合癥(ACS)。急性冠脈綜合癥是內(nèi)科的危急癥之一,隨時存在致死性的風險。ACS的病理基礎是冠脈動脈內(nèi)血管發(fā)生痙攣或者由于冠狀動脈粥樣斑塊不穩(wěn)定而導致的斑塊破裂,繼而導致病變血管處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同時大量的炎癥因子被釋放,從而進一步加重斑塊破裂及形成血栓,進而導致冠狀動脈血管出現(xiàn)不同程度閉塞,引發(fā)心肌細胞損傷、壞死。目前,隨著人類醫(yī)療水平快速發(fā)展,冠脈造影、支架植入等技術的大量普及,冠心病的治療成功率不斷提高。因此,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在冠心病的治療中起到了鍵性作用。大量研究[5]表明,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斷中,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髓過氧化物酶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是預測冠心病病變風險的重要指標。
表1 各指標在對照組和冠心病組中檢驗結果(Mean±SD)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冠心病組的Hcy、Lp-PLA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Hcy、Lp-PLA2、MPO水平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Hcy、Lp-PLA2、MPO指標也可以作為反映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程度的生物學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冠狀動脈的病變狹窄程度及范圍。
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可以推測血清Hc y、Lp-PLA2、MPO可作為預測冠心病的生化標志物,在冠心病冠脈病變的嚴重程度判斷中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