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文
寶寶照鏡子和成人照鏡子的意義大不相同。對寶寶來說,鏡子既是一個非常好玩的玩具,也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同時又是一個幫助他不斷認識自己的工具。
在生命最初的幾個月里,嬰兒照鏡子時,根本不會想到鏡子里出現(xiàn)的那個好玩的小家伙只是鏡像,更不會意識到那是自己的鏡像;漸漸地,他能夠區(qū)分自己與自己的鏡像;最后,他不但知道了自己的鏡像是自己的形象,而且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別物是有區(qū)別和聯(lián)系的。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嬰兒在心理上會逐漸成長為一個有情感和觀念的人。
區(qū)分自己與別人別物的過程,是嬰兒逐步建立自我意識的過程,也是逐漸脫離對成人的依附,獨立、自信地主動探索世界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父母的“看見”和“支持”。
媽媽是我的鏡子
剛出生的嬰兒每天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傍B蛋”是此時嬰兒封閉的心理系統(tǒng)的比喻。嬰兒會通過哭泣、吭哧聲或移動身體等信號來讓媽媽知道他是餓了、渴了、拉了、尿了還是不舒服了。嬰兒完全不能區(qū)分自己和媽媽,媽媽的存在就是嬰兒的存在。
從2個月開始,嬰兒自閉的“蛋殼”開始破裂,一個新的心理殼開始形成。2個月的嬰兒會出現(xiàn)他人生中第一次社交微笑,但這個微笑不具有針對性。雖如此,媽媽給予他微笑回應、積極肯定也尤為重要。
父母這樣做
● 仔細觀察寶寶,及時而積極地回應寶寶發(fā)出的信號。
● 認可和鼓勵寶寶用嘴來感受和探究自己,熟悉自己的身體能力,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對寶寶啃咬自己的小拳頭、吮吸自己的手指或小腳丫的行為不呵斥、不強行打斷。
對鏡子里的人感興趣
這個階段的寶寶,照鏡子時的表現(xiàn)非常有趣。他可能會對著鏡子流著口水傻看,仔細觀察鏡子里的小人兒;也可能會撲上去,小心翼翼地摸一摸他的小腦袋,或是用力地拍一拍他;也有的寶寶甚至會趴在鏡子上“親一親”“舔一舔”,感覺味道好極了。
寶寶不僅對鏡子里的“自己”感興趣,也對鏡像中的他人感興趣,開始探索除了媽媽以外的世界。但此時,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是誰,還不能從意識層面區(qū)分自己和他人。
從6個月開始,嬰兒第一次覺察到了自己和媽媽的不同。這是他走向個體化獨立的第一步。也是從這個時候起,寶寶也察覺到了媽媽與其他人的不同,因此他看到陌生人會緊張、焦慮,表現(xiàn)出所謂的“認生”。此時,寶寶雖然對外界有點害怕,但他愿意以媽媽為原點進行世界的探索,媽媽的關注和陪伴能帶給寶寶最大的安全感。
父母這樣做
● 允許寶寶在自己身邊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周圍的事物。
● 寶寶出現(xiàn)第一次看到陌生人害怕或抗拒的情況時,媽媽要溫和地與寶寶講話,并尊重寶寶的感受,不讓陌生人強行靠近和抱寶寶,可以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寶寶有所放松,可以再進一步向?qū)殞毥榻B陌生人。
● 可以多抱著寶寶照鏡子,玩照鏡子游戲,帶他指認鏡子中的影像。
鏡子里的人是我嗎?
1歲左右的寶寶看到鏡子里的自己,通常只能明白鏡子中的鏡像與自己有點關系,但還不能認識到鏡子里的人就是自己。這個時期,寶寶開始區(qū)分自己與他人,以及自己的行動與他人的行動之間的區(qū)別,并開始與鏡像匹配,了解到自己的活動與自己鏡像之間的聯(lián)系。
此時寶寶開始蹣跚學步,通過步伐來探索周圍的世界,媽媽仍是寶寶的安全基地。擁有足夠安全感的寶寶在不斷地離開和返回中,才能一步步地遠離媽媽、一步一步地朝成為一個分離個體演進。盡管此時寶寶有時候會在身體上遠離媽媽,但他在心理上仍然感到自己是與媽媽在一起的。
父母這樣做
● 與寶寶的探索保持同步,一起對新的發(fā)現(xiàn)感到驚奇、一起歡快地表達興奮和喜悅,讓寶寶在感覺安全的基礎上不斷獲得探索的自信和興趣。
● 與寶寶玩“藏貓貓”的游戲,讓他感知自己可以有短暫離開媽媽、獨立的時刻。玩“你來抓我呀”的游戲,讓寶寶體驗到可以自主行動的控制感和自尊感。
鏡子里的人就是我!
寶寶自我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出現(xiàn)在這個階段!他能夠認出鏡子中的影像是“我”了!心理學家設計了著名的“胭脂測驗”:讓媽媽在寶寶不知情的情況下,假裝給他擦臉,同時用脂粉悄悄地在他的鼻子上涂一個紅點,把他抱到鏡子前,觀察他的反應。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較小的寶寶通常沒有任何表現(xiàn),他們什么也不做,或者試圖去擦鏡子里的人鼻子上的紅點。而18~24個月大的寶寶,則多數(shù)會去摸自己的鼻子,明顯地意識到了是自己的臉上多了一個奇怪的紅點。寶寶終于明白鏡子里那個可愛的小家伙就是他自己啦!
這個階段的寶寶也可以從最近的照片中認出自己,并經(jīng)常用第一人稱代詞“我”或自己的名字來稱呼照片中自己的影像。同時,寶寶能夠逐漸認識到自己與媽媽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這種“分離”會讓寶寶產(chǎn)生孤獨感,于是他們又開始變得黏媽媽。這是寶寶心理發(fā)展的正常表現(xiàn)。他們一方面需要與媽媽有更多的親密,但另一方面似乎又要逃離這種被親密控制的感覺。
父母這樣做
● 父母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并更加接納、理解、包容寶寶的各種進行自我認知的行為。
● 和寶寶一起看家里的相冊,讓寶寶指認照片中的家庭成員以及他自己。父母還可以對平日寶寶的生活進行拍攝,與寶寶一起觀看這些視頻,讓孩子指認視頻中的家人和他自己。
寶寶能在鏡子里認出自己,只是他“認識自我”的第一步。隨著慢慢長大,寶寶對自我的探索需要逐步加深,畢竟“我是誰”的問題將伴隨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