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鴻森 楊中亞 王繼 彭杰 張龍 諶曦(六盤水師范學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4)
慢性病已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以教師為代表的高知群體主要以“靜坐少動”的工作生活方式為主,屬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高發(fā)群體。有很多研究證明,缺乏體力活動與發(fā)生慢性病有著密切關系。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在“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實施、體醫(yī)融合、大健康等政策背景下,研究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體力活動情況對體重、動脈硬化程度的影響,為幫助中老年人群制定更加科學運動處方提供實證依據。
選取貴州某高校中老年教師103名,其中中年教師65名,老年教師38名。中老年教師年齡范圍界定在45-74歲。
(1)受試者分組。
表1 中老年教師體力活動水平等級分布情況
圖1 體力活動水平等級分布圖
將103名高校中老年教師按照體力活動分組為:高體力活動水平組、中體力活動水平組、低體力活動水平組。體力活動量是根據體力活動調查問卷及各種體力活動對應的MRT值,得到體力活動分組表1、圖1。
(2)測試方法。
對受試者血壓、高低密度脂蛋白、動脈硬化指標進行測試,采集受試者的各項指標數(shù)據,實驗所用的儀器是動脈硬化測試儀。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測試的所有數(shù)據都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測試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M±SD)表示,相關分析進行數(shù)據處理,采用設計方差分析法檢驗組間差異,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0.05。
研究的“體力與健康調查問卷”共發(fā)出110份,采用選擇與填空的問答方式進行,共回收107份,回收率達到97.3%,符合本篇論文研究的目的與要求,除去4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103份,問卷的有效率是96.3%,符合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研究的可信度較高。
中老年教師整體體力活動水平等級分布情況見表1、圖1。結果顯示:對103名中老年教師體力活動水平的檢測中,高體力活動組占19,所占比率18.4%,中體力活動組占47、所占比率45.3%,低體力活動組占37,所占比率36%,中老年教師體力活動水平整體還好,體力活動在中等以上的占66、所占比率64.1%,就高校中老年而言,體力活動水平都偏上。
動脈硬化測試基本結果:所研究的動脈硬化測試指標中,只有血壓和高/低密度脂蛋白有明確的數(shù)字顯示,而動脈硬化測試只顯示最終的結果,顯示結果有:血管彈性減弱、血管彈性中度減弱、血管彈性輕度減弱、有血管彈性減弱趨勢、與同齡健康人群相比血管彈性良好。其中進行數(shù)據處理,將數(shù)據分成兩個部分,正常和異常,所得的結果見表2。
表2 中老年教師體力活動水平的動脈硬化情況
不同體力活動對中老年教師血壓的影響見表3,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測試結果收縮壓P=0.029<0.05,說明方差是不齊的,舒張壓P=0.127>0.05,可以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但是不同體力活動對血壓并沒有顯著性影響。
表3 不同體力活動水平中老年教師對血壓的影響
(1)不同體力活動水平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較。
對不同體力活動水平的中老年教師的高密度脂蛋白結果分別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4)所顯示的,高體力活動水平組、中體力活動水平組、低體力活動水平組內的不同體力活動水平中老年教師的高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高體力活動水平組與中體力活動水平組組內的不同體力活動水平的中老年教師高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6,高體力活動水平組與低體力活動水平組內的不同體力活動水平高校教職工高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中體力活動水平組與低體力活動水平組內的不同體力活動水平高校教職工高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
表4 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對中老年教師高密度脂蛋白的測試結果
(2)不同體力活動水平與低密度脂蛋白的比較。
對不同體力活動水平的高校中老年教師的低密度脂蛋白結果分別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5)所顯示的,高體力活動水平組、中體力活動水平組、低體力活動水平組內的不同體力活動水平中老年教師的低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 (P<0.05),高體力活動水平組與中體力活動水平組組內的不同體力活動水平的中老年教師低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高體力活動水平組與低體力活動水平組組內的不同體力活動水平的中老年教師低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中體力活動水平組與低體力活動水平組內的不同性別教職工低密度脂蛋白測試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4(P<0.05)。
表5 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對高校中老年教師低密度脂蛋白的測試結果
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對動脈硬化有干預的,低的體力活動水平的高校中老年教師動脈硬化的狀況,比高中體力活動水平的高校中老年教師更容易發(fā)生動脈硬化的情況,過高的體力活動對中老年教動脈硬化的干預效果不是很明顯,反而有進一步動脈硬化的產生,最好的就是中等體力活動,適宜的體力活動對動脈硬化的影響更顯著,效果更好。
根據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對血壓是沒有出現(xiàn)顯著性P=0.553>0.05,但是每周進行180min大量中強度運動對于血壓的改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這種閾值效應呈現(xiàn)出平滑的曲線關系。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和比較,不同的體力活動水平對高/低密度脂蛋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高體力活動水平和中體力活動水平對高/低密度脂蛋白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中體力活動水平最佳。體力活動水平對預防和減緩慢行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1)以中老年教師為主的特殊人群而論,體力活動水平越低的越容易發(fā)生動脈硬化,中體力活動水平能有效的提高抵抗中老年教師動脈硬化的風險;(2)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對收縮壓和舒張壓沒有明顯的改善;(3)中體力活動水平對高/低密度脂蛋白具有非常明顯的改善效果,保持中體力活動水平對抵抗動脈硬化風險具有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