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昂
摘 要:中秋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多地區(qū)人民在當天進行祭月、拜月、食用月餅等樣式豐富的活動,秉承傳統(tǒng)和習俗。如廣州的“樹中秋”、無錫的“稍斗香”、香港的“舞火龍”等,這些地域性活動和豐富的月餅造型、樣式等一方面體現(xiàn)了各地人民對于生活的美好精神寄托,另一方面也是各地傳統(tǒng)風俗文化和人們越來越高的藝術情操的展示和體現(xiàn),各地區(qū)多樣式的中秋民俗也是一項活態(tài)化的精神文化表現(xiàn)形式。作為以“月餅”民俗和月模制作工藝為典型代表的山西孝義,至今仍保持著豐富、傳統(tǒng)的習俗和技藝,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財富。文章分別針對當?shù)爻鞘忻Q來源典故、中秋祭月民俗、人生風俗禮儀、月模材質與傳統(tǒng)制作工藝等幾個主要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希望保存這筆豐富的民間藝術資源,更好地保護和發(fā)揚其傳統(tǒng)的民間習俗和傳統(tǒng)技藝。
關鍵詞:孝義月餅;精神寄托;民俗文化
月餅是我國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當天用于祭月、食用的民間糕點,由唐朝始,發(fā)展至宋元,盛于明清,是一種單一為了滿足饑飽的糕餅,后來逐漸被人賦予精神寄托和節(jié)日色彩,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基礎上,加入了豐富的情感、精神色彩。中秋佳節(jié)慶賀團圓、祭月和食月餅的民俗傳統(tǒng)發(fā)展成熟至今,一直深受各地人民的喜愛,也綜合了各地方區(qū)域性的人文風情,形成了多樣化的節(jié)日慶賀形式。這些雖算不上民間傳統(tǒng)文化大系支脈,但也凝聚了人民百年的智慧、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廣大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希望家庭團圓幸福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寄托的表現(xiàn),反應了不同區(qū)域文化背景下的各地區(qū)人民高度精神的、高度藝術化的追求。
山西孝義盛產(chǎn)月餅,保有傳統(tǒng)、豐富、獨特的月餅民俗活態(tài)文化,具有較為集中的月模民間手工藝人和高超的技藝。當?shù)貙⑵涞赜蛎Q也融入月餅及月模文化中,在孝義市政府廣場上有兩座月餅造型雕塑,分別雕畫著“義虎救樵夫”“割股奉母”的故事,代表了孝義城市名稱來源的典故,也用這兩個故事典故激勵和鼓舞當?shù)厥忻褚獣r刻秉持忠孝和義氣的優(yōu)良品質,可見月餅民俗和技藝在當?shù)氐闹匾缘匚缓陀绊憽?/p>
一、孝義中秋祭月民俗文化
山西孝義地處內陸,民俗淳樸,也較好地保有獨特的當?shù)丶涝旅袼?。明朝田汝成在《西湖游覽志馀》中說的“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月餅被稱為團圓餅的最早溯源。在孝義當?shù)刂星锕?jié)的當晚,各家各戶都會舉行祭月和拜月儀式。儀式中,在院落或陽臺設置供桌,供桌上要擺放一塊大的團圓月餅,圓形,尺寸約40厘米,象征圓月和家庭團圓。并環(huán)繞著這塊團圓月餅擺放猴形、兔子形、半月形、葫蘆形的月餅各一塊,尺寸約20厘米。之后,要擺放蘋果、香蕉等五種水果,每種各五個(橘子除外),寓意五谷豐登。除此之外,要用未成熟的黃豆(當?shù)厝朔Q青豆),和著枝葉一起蒸熟,團成拳頭大小的圓團放置在供桌一角,用以祭拜傳說中的玉兔。當月餅和貢品擺放整齊之后,全家人上香、放炮、磕頭和許愿,分享團圓月餅,當這些流程結束,祭月儀式也就結束了。
除了團圓月餅,當?shù)厝艘蚕矚g在供桌供放或享用一種“桃榴月餅”。桃榴月餅的造型不再是普遍的圓形,而是以桃子和石榴形結合在一起的不規(guī)則形態(tài),往往是一桃二榴或二桃一榴的圖案相結合。石榴一定是剝了一部分外皮,露出里面粒粒飽滿的石榴籽,象征著多子多福。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在孝義有句老話叫做“桃榴相會,全家都在”。一旦家里準備了這塊月餅,全家人都要遵守回家團聚過節(jié)的約定,也倒是十分契合中秋節(jié)闔家團圓的好兆頭。
二、孝義月餅文化下的人生風俗禮儀
之所以選取山西孝義作為一個鮮活的例子,是因為當?shù)氐脑嘛灣擞糜谥星锕?jié)祭月之外,也是當?shù)厝艘簧某砷L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見證角色”,月餅被賦予不同的造型和名稱,新奇又極具當?shù)卮緲愕拿耧L民情。月餅已經(jīng)不再是最初的充饑食物和象征團圓的中秋糕點,它搖身一變,擴展成了象征人們各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的吉祥寓意。
(一)新生兒月餅——“黃燒餅”和“奶葫蘆”
當?shù)厝讼灿谠诤⒆映錾?2天之后,由孩子的姥姥親手備制一種特殊的月餅,比中秋時吃的月餅尺寸稍大一點,直徑大約有20公分,數(shù)量為12個,稱為“黃燒餅”。制作完之后親自拿到孩子家里給生了孩子的孕婦食用?!包S燒餅”上面沒有中秋月餅表面類似于花卉、猴兔等的吉祥圖案,只是用一種波浪形式的鑿(制作月餅的工具),簡單在其表面輕輕地壓上紋理,使黃燒餅的表面出現(xiàn)水波紋一樣的紋理裝飾。據(jù)當?shù)厝俗窇?,黃燒餅的誕生,是因在條件局限的舊社會,黃燒餅比起別的吃食,含油量高、營養(yǎng)更為豐富,可以更好地為孕婦補充營養(yǎng)。這一傳統(tǒng)民俗保存至今,隨著經(jīng)濟條件的發(fā)展和進步,各家各戶可以在制作月餅的工坊直接購買黃燒餅,不需要親自動手制作,孕婦也不一定必須吃完這12個黃燒餅,但是這一吉祥的象征,依舊被人們十分熱衷地追捧。
在孩子滿月時,仍要有尺寸與花型一致的兩個月餅送去孕婦家里,這兩個餅雖造型和黃月餅一樣,但名字卻不同,分別叫“爺爺餅”和“奶奶餅”,寓意爺爺奶奶對母親的感謝和對孩子的美好祝愿與喜愛。與此同時,要一同送去一對葫蘆形的月餅,稱為“奶葫蘆”,寓意奶水豐足,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二)結婚月餅——“合餅”
孝義月餅的吉祥化在本地新人結婚的場合也被運用得淋漓盡致,名字也被喜氣化了,叫做“合餅”,象征一對新人百年好合。合餅為兩個,象征一對,呈圓形,尺寸40厘米左右,大大超出了傳統(tǒng)月餅的尺寸。兩個合餅分別叫做“吉祥如意”和“龍鳳呈祥”。兩塊合餅都采用左龍右鳳的圖案造型,在鳳尾和龍尾處,各繪吉祥如意和龍鳳呈祥字樣,并因此區(qū)別和命名兩個合餅。更具有民間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的是“吉祥如意”合餅中間為一圓形線框,“龍鳳呈祥”的中間線框是方的,框內均置喜字,且這兩塊居于中心的圓餅和方餅可以單獨摘取下來。在兩家人納彩時,由女方家備制并帶到男方家,并且需要在歸來時,用男方家為新郎準備的一條褲子將兩塊合餅中心的圓餅和方餅包裹帶回,象征把新郎的愛心與心意帶回交于新娘。僅留下空心的外圓于男方家,將其切成小塊,用于贈送來往的親朋好友,告知大家男方即將要結婚的喜訊。
龍鳳合餅的月餅,不僅在造型上象征了結婚的男女喜慶結合,也在月模造型和使用設計上別出心裁,充分體現(xiàn)了孝義人獨具創(chuàng)造力的智慧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三)祝壽月餅——“壽餅”
孝義七八十歲的老人過壽也用月餅,只不過換了一個應景的名字叫“壽餅”。除此之外,壽餅的造型也豐富起來,有福壽主題的仙人造型、壽桃造型的桃子。在為家中老人過壽的席面上,不單單是送上仙人或是桃形的月餅,擺放的形式也是講究的。在席面的正中央往往要擺上一個大大的圓形壽餅或是一對桃形壽餅,象征團圓和福壽。其下方放置兩排共八位仙人壽餅,壽餅為人形,10到20厘米大小,人形壽餅上各刻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字樣。除此之外,在左右兩側各擺放兩列圓形月餅,大小為10厘米左右,要用食色在每個月餅上寫上祝壽或祝福的文字,如同春節(jié)的春聯(lián)一般,并且壽餅上要撒上厚厚的白芝麻,一方面更有營養(yǎng),一方面也彰顯和預示著老人多子多孫,幸福滿堂。諸如此類,無不反應孝義人們富足、熱鬧的精神文化、生活狀態(tài)和對日常生活藝術化的追求。但是筆者在尊重這種民間風俗的基礎上,為被一層厚重芝麻所覆蓋了的精美的月餅外表圖案造型感到惋惜。
三、孝義月模材質與傳統(tǒng)制作工藝
孝義集聚制作月模的能工巧匠,當?shù)氐脑嘛炘煨妥藨B(tài)萬千。月餅模子的雕刻往往以選擇果木為主,最好是上百年的梨木,因其木紋細密,硬度適中。條件好的可以采用紅花梨木,比之一般梨木帶有一股耐人的香味,月模之前只是制作糕點或是月餅的普通家具用品,紅花梨木已屬高檔材質。其他地區(qū)因地域或制作方便采用陶制的月模,運用梨木在選材上已占了頭籌。一塊小小的月模,除了其花紋的精心刻制外,梨木的原料處理就要歷經(jīng)三年時間。第一年伐樹,由刨床刨制成3-5厘米厚度的板,放入山西土窯里陰干兩年,第三年取出方能用來制作和刻繪月模??梢娨粔K小小的月餅模子,或者說這種純手工的月餅,除了其花紋飽含一個地區(qū)的民間習俗和審美藝術之外,也是歷經(jīng)了歲月的釀藏。
月模的材質準備好,接著就是具體的制作和刻繪。在這個過程中,制作月模的老工匠們會用臺鉆或自制的挖洞機,在見方的梨木塊上挖出兩三厘米厚度的不同大小的圓洞,用于將裹了餡料的月餅面餅放進去。孝義的民間手制月模最大的特點是沒有手握的木柄,只是不同尺寸見方的動物、植物或人形的模具外形。隨之,在這個凹下去的洞的平面上用“鑿”“刻刀”等自制的工具進行紋樣的刻繪。這次有幸采訪到月模藝人原提明老先生,他展示了自己親手打造的鋼制工具——鑿。這種鑿的樣式基本相似,木頭柄的前房鑲嵌著不同大小和弧度的鋼材,在長期的月模制作過程中,需要用到多大尺寸、多曲的弧度的鑿,老袁就隨手制作一個?,F(xiàn)在老袁手頭僅不同的鑿就有二三十把。將鑿斜立于需要刻畫的木面上,按照力度鑿上一圈,不經(jīng)意間一朵美麗的花卉紋樣就活靈活現(xiàn)地雕刻于月模之上了。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月餅在山西孝義不僅作為中秋佳節(jié)祭月、拜月、分享食用的糕點,也以其多樣化的技術造型和藝術特色,搖身一變,成為當?shù)厝艘簧砷L各個階段的“見證”和“吉祥物”。一塊小小的月餅,承載了當?shù)厝嗣駥τ谙嗨?、團圓的情感,承載了對于品質、精神的塑造和追求標準,更承載了當?shù)厝嗣褚簧鷮τ诮】?、幸福、長壽的美好寄托。山西孝義的月餅及其制作工藝體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民俗文化,也印證了我國各地域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積極追求的情懷,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表現(xiàn)特色。通過記錄、研究和分析多彩的民間原態(tài)生活形式和藝術技藝,寄望豐富和充實我國民間文化魅力,保護優(yōu)秀、多樣化的民間傳統(tǒng)工藝,有利于當今對于傳統(tǒng)民間藝術和設計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