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燁
話劇《谷文昌》是一臺表現(xiàn)真實人物故事的現(xiàn)代戲。只有當作品訴諸觀眾直覺,觀眾被劇中人物的人格力量所打動,形成臺上臺下“共同體驗”的情感力量時,才是一臺綜合舞臺藝術(shù)成功的標志。正是有了這種情感的力量,才會使一個大寫的共產(chǎn)黨“人”立于舞臺之上。
舞臺的幕布一拉開,一場質(zhì)樸而又充滿儀式感的祭奠就這樣展現(xiàn)在了觀眾的面前:“先敬谷公,再敬祖先”,感動了觀眾,也震撼了戲劇梅花獎現(xiàn)場競演的舞臺。話劇《谷文昌》就是以這樣一句簡單而深情的臺詞,引來了觀眾的掌聲,并把觀眾的思緒帶回到了當年的情境。隨著劇情的徐徐展開,谷文昌的行動與情感緊扣觀眾心弦。觀眾與臺上的人物沉浸在一種強烈的藝術(shù)氛圍之中,直至終場。
是的,話劇《谷文昌》中展現(xiàn)的都是平凡甚至瑣碎的小事,它是通過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場景來敘述和表演的。一場“拜關(guān)帝”,把對母親的孝敬、對先烈的祭奠、對祖先的敬畏,盡在那一“跪”之中,感動了民眾,也展示了谷文昌心中的柔軟與人文關(guān)懷;把“敵偽家屬”改成“兵災家屬”,一項德政,十萬人心;挖掉東山窮根,必先制服風沙,“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難,共產(chǎn)黨干什么?”;種木麻黃,風沙摧毀并掩埋了樹苗,但有9棵幼樹活了下來,“能活9株,就一定能活9千株,9萬株”。14年的堅持,讓荒島變成綠洲,這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堅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是使命,是信念,是擔當,是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與情懷;這是谷文昌的選擇,也是共產(chǎn)黨人的選擇。
該劇還展示了谷文昌充滿親情的戲,而在這種親情的演繹中,主人公的清廉作風也盡顯。比如,孩子因看電影而占了公家的便宜,讓其退出;谷文昌調(diào)往省城而讓孩子們留在當?shù)?尤其是與妻子的感情戲十分感人,他一句“英萍,我餓了”,放心而大口地吃著妻子喂來的面條,這既是夫妻相互的理解與支持,也是夫妻感情的升華!夫妻同心,那腐敗的銹斑又怎么能夠摧毀這銅墻鐵壁!當他調(diào)往省城,當他倒在他熱愛的東山時,群眾的依依不舍,又盡顯他與人民命運的緊密相連。
不管是人物的情緒,還是谷文昌身上的韌勁,主演辛柏青都把控得張弛有度,演繹得爐火純青,將情感戲表演得自然、貼切、幽默,把一個的共產(chǎn)黨員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成了一座歷史的豐碑。
至此,谷文昌的形象生動親切,以情感人地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他從歷史的高度塑造了一個大寫的“人”,也尋找到了與臺下觀眾接通的管道,從而達到共鳴?!豆任牟芬砸环N對戲劇寫意地回歸,達到戲劇本體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