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輝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中學(226300)
“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部分內容。本部分內容意在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學會對實驗中自變量的設置、無關變量的控制及因變量的檢測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在學生實驗前,教師當然要先做一遍,了解實驗各個方面的情況,如試劑濃度是否適宜,實驗是否會出現意外現象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數,也便于及時指導學生實驗時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
筆者按照教材上提供的實驗材料用具,依據表1中實驗內容及步驟進行實驗。(注:α-淀粉酶是北京澳博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最適pH為5.5~7.5,最適溫度為50~70 ℃,酶活力單位不少于3 700。)
表1 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筆者重復做了2次實驗,C組試管始終不變成藍色,推測其原因可能是酶濃度較高,在沸水浴中未能完全失去活性。于是將淀粉酶濃度降低至1%,結果出乎意料,B組試管變藍了,C組試管依舊不變藍。這樣棘手的問題還是第一次遇到,看來理論和實踐還是有差距的。筆者靜下心來,查閱資料,尋找原因。前人經驗告訴我們:檢測淀粉時,如果淀粉溶液溫度過高,則容易使碘逸出,會影響淀粉遇碘后藍色復合物的產生,若要使C組試管出現藍色,需要等溫度降低后在滴入碘液,或者也可以在溫度較高時增加碘的用量。B組試管中出現藍色可能是由于酶的濃度或淀粉溶液濃度高,在給定的時間內淀粉未能充分反應完全??梢?,要想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還需要不斷摸索合適的淀粉與淀粉酶溶液溶度?;诖?,筆者想既然實驗存在這么多的問題且該實驗耗時較長,為什么不能換用別的實驗材料和試劑進行實驗呢?
“果膠酶在果汁生產中的作用”一課給了我啟示,筆者開始嘗試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果膠酶能分解果膠瓦解植物細胞壁,能使果汁榨取更容易且榨出的果汁是澄清的。果汁的制備,與生產生活實踐相聯系,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符合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分別嘗試了用蘋果和橘子做實驗材料。按下列步驟進行操作。
(1)用榨汁機將蘋果或橘子榨成汁,取5支試管,分別編號1~5,各加入2 mL果汁后分別置于溫度為0 ℃、25 ℃、50 ℃、75 ℃的水浴及沸水浴中。
(2)配置質量分數為2%的果膠酶溶液(浙江一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食品果膠酶,最適宜pH約3.5,最適作用溫度為50 ℃)。另取5支試管,分別編號1′~5′,各加入1 mL果膠酶溶液后分別置于溫度為0 ℃、25 ℃、50 ℃、75 ℃的水浴及沸水浴中。
(3)將1~5、1′~5′試管各自在相應溫度下保溫5 min后,將1′~5′試管中的果膠酶分別加入到1~5試管中,繼續(xù)保溫5 min。
(4)觀察各組試管中果汁的澄清度。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結果
通過對5組試管中果汁澄清度的比較,我們發(fā)現,50 ℃時果膠酶活性最佳,果汁較澄清,0 ℃組基本不變,沸水浴組經過高溫加熱后,發(fā)生了凝集現象,經沉淀后,發(fā)現果汁也是比較澄清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難道沸水中果膠酶沒有變性失去活性,比較耐高溫?或是高溫使蛋白質及其他一些成分發(fā)生了變化?亦或是高溫也能促進果膠的分解?帶著疑問,筆者繼續(xù)實驗,將蘋果汁直接進行沸水浴加熱,不添加果膠酶,結果與加果膠酶的情況是一致的,可見果膠酶在沸水浴中已經失去活性,加熱本身也能使果汁澄清,實驗又一次失敗了。
筆者對實驗材料仍舊不滿意,如何能夠找到更合適的酶呢,既能使實驗現象明顯又能節(jié)約實驗時間。筆者不停在尋找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胃蛋白酶(1∶10 000,進口實驗試劑Sigmap7 000分裝)。首先準備60 ℃的水,然后將雞蛋清加入到60 ℃的水中,雞蛋清液變性溶解在水中,用雙層紗布進行過濾,取濾液備用,我們將其稱之為雞蛋花(渾濁的蛋白液,乳白色)。配置一定濃度的胃蛋白酶液,按照表2進行實驗。
表2 探究溫度對胃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當渾濁的雞蛋花溶液中加入胃蛋白酶混合震蕩后,渾濁的溶液立刻變得澄清透明,這說明不溶于水的大分子肽類物質被水解為可溶性的小分子氨基酸,溶液變化現象非常明顯。實驗中還需要向每組試管中滴加1滴稀鹽酸,在未滴加稀鹽酸前溶液不會變澄清,這也正好驗證了pH對胃蛋白酶的活性是有影響的。該酶是高純度級別,發(fā)生反應迅速,所以改進后的實驗,能節(jié)省大量時間,容易操作,且實驗現象非常明顯。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人體胃部就是這樣將蛋白質進行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