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偉
胃癌患者會有惡液質體質, 因此抵抗能力弱, 存在其他的基礎疾病, 手術會給患者帶來創(chuàng)傷, 患者接受手術后需要較長的恢復周期, 住院時間長, 術后有發(fā)生感染和褥瘡等的風險, 風險性比較高。臨床路徑護理是比較先進的護理管理方式, 由專業(yè)的護士、醫(yī)生、技術人員給患者提供規(guī)范的治療和護理流程, 并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估[1-3]。該種護理方式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的報道比較少, 此次就本院的部分患者進行分析, 以期為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100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50例。研究組男26例、女24例, 平均年齡(47.5±8.3)歲, 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 平均年齡(48.9±9.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性別 平均年齡(歲)男女對照組 50 29 21 48.9±9.7研究組 50 26a 24 47.5±8.3a χ2/t 0.364 0.775 P>0.05 >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普通外科護理。①將患者送到床位休息, 為患者進環(huán)境設施的介紹;②為患者提供術前檢查以及護理記錄;③術后巡視患者的病房, 進行術后記錄。
1.2.2 研究組 采用臨床路徑護理, 具體如下:①院前護理,結合患者住院信息對其病情進行初步的了解, 挑選護理人員,要求其護理理論基礎扎實;②入院后第1天為患者制定護理計劃, 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 評估患者的情況, 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講解, 讓患者對該種護理方式有所了解;③入院后第2天進行術前的指導, 根據(jù)醫(yī)生囑咐為患者進行藥物指導, 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 進行術后的護理內容講解, 讓患者有心理準備, 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④術后第1天患者回到病房后, 根據(jù)醫(yī)生囑咐進行護理, 強化體征監(jiān)測、藥物監(jiān)管、術口觀察。提供腸外營養(yǎng)支持, 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 鼓勵患者咳嗽, 將基礎護理做好, 對患者疼痛進行評分, 視情況進行疼痛緩解處理, 穩(wěn)定引流管, 確保其通暢;⑤術后第2~5天, 患者入住普通病房, 協(xié)助患者進行床下護理, 根據(jù)患者的需求提供腸外營養(yǎng)。排便排氣后, 改為流食;⑥術后第6天, 觀察患者的引流情況, 為患者進行拔管, 幫助患者參與室外活動, 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 防止并發(fā)癥出現(xiàn), 為患者提供出院指導;⑦術后1周可以加強運動, 進食少量的流食, 飲食上逐漸的從流食過度到普食, 補液控制在<1000 ml/d, 為患者提供藥物咨詢, 叮囑患者術后用藥規(guī)范, 交代用藥的注意事項, 飲食上要求進食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防止飲食過咸、過甜, 定時定量進食, 對患者進行隨訪, 留下醫(yī)生的電話。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住院時間及住院醫(yī)療費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住院醫(yī)療費用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住院時間及住院醫(yī)療費用比較(±s)
表2 兩組術后住院時間及住院醫(yī)療費用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住院時間(d) 住院醫(yī)療費用(元)研究組 50 7.6±1.9a 12873.6±2468.3a對照組 50 10.6±2.5 14986.3±3574.2 t 6.76 3.44 P<0.05 <0.05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接受普通外科護理時, 目標不夠清晰, 醫(yī)護人員的內部協(xié)調不充分, 因此科室之間的配合度差, 導致了護理問題的產生。臨床路徑護理具有科學性、可行性, 在臨床中也得到了證實。臨床路徑護理的時間性和順序性比較嚴格, 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的時候, 需要將患者作為核心內容, 將知識、技術和服務進行結合, 為患者的康復提供幫助。有學者認為, 臨床路徑護理可以促進醫(yī)患溝通,使護理計劃的銜接更加順暢, 護理人員結合了經驗與技術,采取綜合護理方式[3-6]。臨床護理路徑方式能夠讓患者的護理不間斷, 患者接受該種護理方式, 能夠對患者圍手術期提供良好的幫助, 讓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讓護理人員及時的為患者進行護理路徑調整, 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節(jié)約患者的住院費用[7,8]。此次研究, 研究組使用臨床路徑護理, 對照組使用普通外科護理。結果顯示, 研究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住院醫(yī)療費用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比較突出。除此之外, 臨床路徑護理的過程比較規(guī)范, 對衛(wèi)生資源利用率比較高, 可以促進醫(yī)療效果的提升, 讓患者的住院時間得到縮短[9-12]。
綜上所述,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入院后接受了臨床路徑護理, 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 經濟負擔減輕, 臨床路徑護理的優(yōu)勢明顯, 為醫(yī)護人員的規(guī)范護理和治療提供了幫助和引導, 促進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