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將作品都捐出來?其實很簡單,作為一名藝術家,他的畫最好的歸宿就是這里?!?019 年4 月11 日晚,早已過了閉館時間的中國美術館依然人頭攢動,這里云集了中國美術界的“半壁江山”。除了眾多美術名家之外,《塔吉克新娘》《魯迅》《瞿秋白》這些難得一見的經(jīng)典名作也匯聚一堂,“靳尚誼捐贈作品展”正式開幕。
在開幕式現(xiàn)場,一身灰衣、一頭白發(fā)的靳尚誼十分樸素。他身為當代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并沒有所謂的“藝術家范兒”。這并不是他的第一次捐贈,據(jù)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2008 年,靳尚誼就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39 件代表性作品,此次又捐贈了35 件。本次展出的87 件作品,都是已經(jīng)被他捐出去的。靳尚誼1934 年出生在河南焦作。他的父親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yè),與他母親是在大學期間相識并相愛的。畢業(yè)后,他們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在靳尚誼12 歲時,父親就不幸去世了。
1947 年,13 歲的靳尚誼考入了北平私立九三中學。他的美術老師畢業(yè)于國立北平藝專,水平很高,讓靳尚誼從此愛上了畫畫。但那個時候,靳尚誼滿腦子想的都是工業(yè)救國,也出于對家境的現(xiàn)實考慮,他并沒有報考美術院校的愿望。1949 年,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國成立,一個嶄新的時代到來了。靳尚誼在家人的支持下,報考了美術老師無數(shù)次提起的那所學校——中央美院。結果,他很順利地就考上了。師從著名畫家孫宗慰,學習油畫。
盡管學的是誕生于歐洲的油畫,但靳尚誼直到1979 年才第一次看到歐洲古典繪畫大師的原作。那年夏天,他隨中國藝術教育考察團出訪聯(lián)邦德國,回國后,他的繪畫風格有了較大的變化。4 年后,他的那幅著名的《塔吉克新娘》誕生了。
1981 年,靳尚誼在新疆收集素材、寫生。因為母親去世,很長時間,他沒有心情加工那些寫生作品。1982 年,他到美國探親一年,在各大著名美術館觀摩,研究了大量歐洲油畫的精品,學習了如何用古典的方式,強化形體的體積感。然而,《塔吉克新娘》之所以打動人心,并不只是因為技法高超。靳尚誼回憶,這幅作品的藝術基調和表達方式與他當時的心態(tài)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啊母铩笃冢铱吹缴鐣钪斜┞冻鲆恍┎缓玫默F(xiàn)象,人際關系也很不正常。因此希望能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一種理想美,表現(xiàn)一些寧靜、和諧、崇高、純潔的情感。”這幅作品后來被評論家稱為“開創(chuàng)了中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在《塔吉克新娘》之后,靳尚誼又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藍衣少女》《青年女歌手》《果實》3 幅中國女孩的肖像。其中,《青年女歌手》創(chuàng)作于1984 年,如果仔細看,能發(fā)現(xiàn)這幅油畫的背景是中國的古典山水?!拔液芟矚g北宋范寬的《雪景寒林圖》,北宋山水的嚴謹、古典,與我追求的畫風有相似之處?!苯姓x說。
“學油畫,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中國人也能夠熟練地掌握西方油畫的技法。在表達自己的追求時,兼顧中國文化內涵與西方油畫的精湛技巧,讓自己的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不同于西方狀態(tài)的新的抽象美?!苯姓x說,“我想,為了這個目標,付出畢生的努力也是值得的。”1995 年,靳尚誼創(chuàng)作了《畫家黃賓虹》,探索用油畫的語言去表達傳統(tǒng)中國文人畫的意境。1996 年,他又創(chuàng)作了《晚年黃賓虹》。靳尚誼對自己的評價是:“《畫家黃賓虹》是一張文人畫,《晚年黃賓虹》則畫出了一個文人,對用油畫表現(xiàn)中國山水又前進了一步。”
而畫于2006 年的《八大山人》本是為2005 年4 月他在中國美術館的個展而作的,因為畫得吃力,直到2006 年春天才完成。“油畫是寫實的,用油畫表現(xiàn)中國畫的‘空靈’很難,總也畫不出感覺,從開始到創(chuàng)作歷時兩年?!逼鋵?,那時候的靳尚誼已年過七旬,名聲在外,但為一幅畫,他不計成本。
吳為山回憶,大約20 年前,他陪靳尚誼到南京郊區(qū)的六朝石刻遺址考察,那些巍然立于大地上的辟邪、天祿、麒麟,讓靳尚誼十分感動;后來到工作室,靳尚誼又對一本明人肖像畫集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的油畫肖像,尤其是表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肖像畫,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特性,超越一般所理解的中西結合的油畫民族化概念。”吳為山說,“它讓我們贊嘆中國與歐洲兩種文化的異質同構,讓我們在油畫與水墨之間可以找到共同點,那就是對人的真實感動,對文化深刻而生動的再表現(xiàn)?!?/p>
靳尚誼不僅是一名畫家,還是一位美術教育家。他1957 年在著名的“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結業(yè)后,即開始任教,在中央美術學院歷任教師、副教授、教授、副院長、院長等職。本次展覽有個“女人體藝術”單元,現(xiàn)在看來平淡無奇,但早在1988 年的夏天,時任中央美院院長的靳尚誼就曾批準學校辦了一次“人體畫展”,曾轟動一時。
他回憶,當時中央美院尚在王府井辦學,很多老師也住在學校附近。暑假里,油畫系的老師就集中在大畫室,一起畫畫,一起“瞎想”。有個年輕老師提出辦一個“人體畫展”。當時在國際上也沒有專門的人體畫展,在中國更屬首次。靳尚誼不僅同意了這一“大膽”的想法,還把自己的4 幅作品送去參展。
那次展覽吸引了20 多萬人。有人回憶當時的盛況:在門口排隊買票等待入場的長龍曲折蜿蜒,足有一公里長。這無疑是上世紀80年代呼吁“藝術的春天”的一大成就,也是靳尚誼支持年輕藝術家想法的傳奇故事,為幾代學生口口相傳。靳尚誼的單幅作品在拍賣會上拍出過2000 多萬元的高價,但他似乎對錢不太在乎,一大表現(xiàn)就是到處捐畫。他唯一的要求就是美術館要靠譜,能讓畫得到保護與展示。他把《青年女歌手》捐給了中央美院美術館,《畫家黃賓虹》捐給了上海美術館(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寧波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河南美術館也都有他捐贈的畫作,中國美術館更是擁有81 件。
靳尚誼說:“我沒有拿畫去賣錢的習慣,捐贈才是藝術品最好的歸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