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伊依
學校旁的小小公園里,放學后總少不了我的身影。
剛入其中,遠遠地瞅見一座簡陋的木頭亭子,架在一個大坑上。我拿了一根長長的樹枝,把葉子都摘干凈,除了頂頭的那些——這是游戲開始前的準備工作。奔到大坑旁,在比亭子矮些的位置,一屁股坐下,用力一甩木條,這就是我幼時天真爛漫的想法:釣魚??拥紫卤M是些枯枝敗葉,可能有些小松果。可那時的我卻認為坑下有許多“小魚”,總是一本正經地端坐著,玩上半個小時。
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顆很大的松果,便絞盡腦汁想得到它。將“魚鉤”頂端拴上一個小圓弧后,就迫不及待地甩了下去。移到正上方后,開始降落了。圓弧一斜,松果上來了!只可惜我心太急,中途就把它不小心丟了下去。甩到更遠處,再一次地嘗試,唉!又失敗了。松果掉落到更遠的地方。氣急敗壞的我,使勁去夠松果,還得往前,再往前點兒——“?。 蔽也铧c兒掉到大坑里,幸虧底下有塊大石頭,我撲通就坐在了那上面。哎?坐在石頭上后,卻能夠到松果了。最終,果子到手了。
一般在“魚塘”邊玩過后,我會氣喘吁吁地奔過木亭,大步跨過亭子的臺階,因為那里有條裂縫,縫里面全都是蜘蛛網(wǎng)。到另一側后,就直奔目標——上方長滿綠葉的“方格子架”。我是通過它的外貌這么稱呼它的:大概也就兩到三米的高度,由許多個木頭方框組成,本是綠植纏繞的地方,卻被我當成了攀登架——目的自然是為了摘頂端的小花。有綠葉,就難免會有蟲子。記得有一次,我照常爬架子時,見到一只大蟲子,這可令我亂了手腳。只聽一聲尖叫,我手忙腳亂地往下躥,離地面還有半米就要跳。對于那時小小的我來說,這半米可是一段很高的距離。但我顧不了那么多,砰!就跳了下來。我心有余悸,從此以后總是會全身噴滿了驅蚊水再來造訪。
木頭亭子的右手邊,有曲折交錯的灌木叢,極像一個迷宮。剛上一年級時,我就和同學一起“探險”過。我們說好,在一刻鐘內,走出迷宮,到達那頭“出口”,就算“探險”成功??墒?,說起來簡單,前進的過程中,我們卻往往會被雜草、小蟲與看似純良無害的葉子干擾,亂了心神,迷了方向。
第一次嘗試,我們匆忙選擇了不同的路線:我走右邊,她在左邊。結果都被堵在了迷宮里,失敗了。第二次,出師不利的我們全神貫注地一起走著,可都走了大半了,我們竟又進入了一個死胡同,不得不原路折回——還是走錯了。第三次我們吸取了教訓,沒開始前,先“明智”地觀察了一下路線,才兵分兩路邁步。戰(zhàn)勝被蟲子嚇得嗷嗷亂叫,一不留神踏進草堆兒等諸多挑戰(zhàn)后,終于成功走出迷宮會合了!
木亭下,釣上了童心,摘到了歡樂。
雖然往時的童真已如逝去的流水,一去不回。但木亭下,流淌過的那些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卻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永遠令我懷念……
指導老師·劉?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