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
“全球刑事案件研討會”圓滿結束,警長艾斯選擇獨自乘坐遠洋客輪離開日本。他站在船尾,看著港口漸漸消失,只剩下被船體沖開的浪花,不斷向后翻滾。
研討會的情景,讓艾斯想起還在警校的時光。其中,有一次海上特訓讓他至今記憶猶新:同樣是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同樣的季節(jié),不同的是,那是一個暴風雨肆虐的天氣——
“集合!”教官一聲令下,12名參加特訓的學員,以最快的速度在甲板上列隊。當時還沒畢業(yè)的艾斯,也是其中之一。
此時,他們已經(jīng)在暴風雨中訓練一個多小時。隨著海浪上下顛簸的船體,讓所有人都苦不堪言。全身已經(jīng)濕透,大家的情緒,也由開始的興奮,變成了抱怨與不滿。很多人都頭暈、嘔吐,不過,沒有人退縮,依舊盡力完成各個訓練項目。
教官大聲喊道:“一個壞消息與一個好消息!好消息是,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返航!壞消息是,接下來,是本次特訓的最后一個訓練項目——尋找‘殺人兇手。在目前的天氣條件下,休息室里有人‘被毒死!大家要在到岸前找到‘殺人兇手,否則,誰都不準回去!這樣的訓練,是為了鍛煉大家在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中冷靜思考的能力!”
“是,教官!”大家異口同聲地喊道。
“解散!”聽到指令后,所有人迅速離開甲板,前往休息室尋找線索。
大家經(jīng)過“現(xiàn)場”勘查、詢問“報案人”與“目擊證人”,最終確認了三名“犯罪嫌疑人”,他們都有作案動機與作案時間。
“犯罪嫌疑人A”,是被害人的秘書。他在暴風雨到來之后,去過被害人的房間,詢問他有沒有需要吩咐的。不過被害人卻因為暈船而情緒不佳,狠狠訓斥了秘書一通,把他趕出了房間。之后被害人就在自己房間中整理工作文件。在秘書的房間中,發(fā)現(xiàn)了沾有被害人血跡的手帕。
“犯罪嫌疑人B”,是船醫(yī),他接到被害人的電話,說不舒服,讓他來一趟。醫(yī)生簡單檢查之后,發(fā)現(xiàn)被害人只是驚嚇過度,并沒有什么大礙。被害人對此結論非常不滿,并于醫(yī)生發(fā)生口角。之后,醫(yī)生去找來船長,以安撫被害人。在醫(yī)生的房間中,發(fā)現(xiàn)了與被害人致死成分相同的毒藥瓶子。
“犯罪嫌疑人C”,是船長。他來到被害人房間后,竭盡全力想幫忙,卻遭到了被害人的冷嘲熱諷,無法正常溝通。于是船長就回到房間,編寫航海日志,將遇到的天氣情況與旅客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日志簿就掛在船長室的墻上,可以看到,船長記錄得非常清楚、詳細。
大家最終都找出了殺人兇手,艾斯是他們之中第一個找到的。
現(xiàn)在艾斯想起來,感覺其實那個案件并不復雜,只是在那種極端的環(huán)境下,人們很難集中注意力。
問:誰是殺人兇手?
(答案本期找)
小學科學201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