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星智
摘要:以國內(nèi)大跨度大角度最小曲線半徑市政箱梁轉體-南寧市亭洪路延長線上跨鐵路立交2×80mT構轉體橋為背景,介紹跨越高鐵站場轉體0#塊支撐設計及施工技術。本橋設計縱坡3.5%,橫坡2%,轉體前平衡配重在大角度轉體過程中易出現(xiàn)不平衡,可能造成雙肢薄壁墩局部損傷,結合轉體成功實踐,簡述箱梁0#塊支撐系統(tǒng)設計、墩梁臨時鎖定,雙肢薄壁墩鋼支撐鎖定等技術研究,將現(xiàn)澆支撐系統(tǒng)與鎖定系統(tǒng)結合,增強轉體過程安全儲備,為類似工程提供技術參考。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mestic large-span large-angle minimum curve radius municipal box girder swivel: Ningning Tinghong Road extension line cross-railway interchange 2×80mT structure swivel bridge as backgrou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0# block support across the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The bridge has a longitudinal slope of 3.5% and a cross slope of 2%. The balance weight before the turning is prone to imbalance during the large-angle turning process, which may cause local damage to the thin-walled piers of the two limbs. Technical research on beam 0# block support system design, temporary locking of pier beam, steel support locking of double-limb thin-walled piers is expounded, the cast-in-place support system and locking system are combined to enhance the safety reserve of the turning process and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關鍵詞:T構箱梁;轉體施工;0#塊鋼支撐;雙肢薄壁墩;臨時鎖定
Key words: T-box girder;swivel construction;0# block steel support;double-limbed thin-walled pier;temporary locking
中圖分類號:U445.4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0-0163-04
1 ?工程概況
1.1 工程簡介
南寧市亭洪路延長線上跨鐵路立交工程是南寧市的重點民生工程,斜交60°上跨南化高鐵站,橋上布置雙向六車道,兩幅設計,橋全長595.02m。主橋左幅4#、右幅1#采用2-80m“T”形剛構箱梁轉體跨越南化站5股道,單幅“T”構全長160m,橋面寬19.95m,箱梁底寬19.95m,橋面縱坡3.5%,橫坡2%,單箱三室結構,右幅橋的一側梁體位于半徑260m圓曲線上,轉體重量1.8萬噸,左幅橋逆時針轉體120°,右幅橋逆時針轉體110°,T構梁端無合龍段轉體后直接置于蓋梁線位上。主橋轉體平面位置及結構如圖1、圖2所示。
T構兩端9#塊梁高4m,墩頂0#塊梁高8.5m,梁高變化由梁底采用二次拋物線形成,0#塊頂板厚30cm,底板厚100cm,腹板厚80cm,0#塊梁段設置橫隔板,分9節(jié)段采用滿堂支架現(xiàn)澆施工,0#長10.8m、1#塊長8.6m,9#塊10m,其余節(jié)段均為8m。T構主墩采用矩形雙肢薄壁墩,橫向寬度19.95m,縱向寬度1.2m,墩高8.5m,設上、下承臺,中間1.9m間隙安裝轉體球鉸裝置,樁基礎采用?準2.0鉆孔灌注樁,樁長58m。
設計建??紤]成橋后平衡狀態(tài),1.2m寬雙肢薄壁墩滿足結構設計要求,實際大跨度大角度超重轉體過程不平衡力矩會隨角度及時間變化,轉體前的平衡配重會出現(xiàn)偏差,為增強轉體過程雙肢薄壁墩安全儲備,結合0#塊支撐體系安全、快速、經(jīng)濟施工,施工中采用0#塊現(xiàn)澆支撐系統(tǒng)與鎖定系統(tǒng)相結合的技術創(chuàng)新,解決懸臂結構不平衡力矩對墩的影響,確保安全、平穩(wěn)轉體跨越高鐵站。
1.2 T構箱梁0#塊支撐設計及施工技術研究重點
①本橋0#塊梁段重量達1892.6t,下承臺頂至梁底距離16.4m,普通碗口支架無法滿足剛度及穩(wěn)定性要求,且滿堂支架占滿基坑內(nèi)不利于對轉體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不利于轉體前對上下承臺進行清理等準備工作,綜上方案比選采用鋼柱筒型鋼平臺上搭設碗口支架組合形式,上部碗口支架利于落架;
②主橋墩身設計雙肢薄壁墩,墩寬1.2m,主橋轉體重量1.8萬噸,為抵抗主梁拆架過程中兩端不平衡彎矩、轉體過程中扭矩的影響,需要采取有效的臨時固結措施,在梁體與上轉盤之間設?準80cm厚2cm無縫鋼管混凝土柱,就位后拆除;
③雙肢薄壁墩中間間距4m,對應箱梁腹板采用“X”形剛支撐鎖定兩墩,增加剛度,確保轉體過程整體穩(wěn)定性,方便支架搭設及過程中對上承臺監(jiān)控量測。
2 ?T構箱梁0#塊支撐體系設計
①鋼管立柱采用?準630mm×10mm、?準800mm×20mm兩種,?準800mm×20mm同時滿足支撐及墩梁墩外臨時鎖定,支撐體系為跨越基坑設計范圍含3.8m1#節(jié)段,懸臂兩端對稱布置。針對不同施工位置嚴格按照支撐設計方案進行安裝,支撐檢算書按規(guī)定進行專家評審及第三方監(jiān)控單位核算,滿足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要求。
②在主墩18.5m范圍內(nèi)采用型鋼桁架和碗扣支架,型鋼桁架坐落于鋼管柱上,橋墩兩側各設3排鋼管柱,第一排鋼管柱與墩中心距離1.88m,鋼管柱的橫向步距為(3.4+4.24+4.65+4.25+3.4)m。其中,第一、二排鋼管柱每排6根,采用?覫630×10mm的鋼管,鋼管橫向間距為2.2m,鋼管柱之間設橫縱向加強支撐。
③第三排在上承臺上沿橫向布置4根?覫800×20mm鋼管(鋼混結構與梁體臨時固結),鋼管橫向間距為(4.25+4.65+4.25)m,墩身外3.4m各布置一根630鋼管柱;
④第四排設置在雙肢薄壁墩中間,間距4m采用工字鋼斜撐托架,距離墩邊3.4m設置?準630×10mm鋼管。鋼管柱之間設橫、縱向加強支撐,采用12槽鋼斜向連接,與柱筒聯(lián)結處焊接牢固,同時第三排鋼管柱之間設橫向加強支撐,加強支撐均采用?準219×4mm的鋼管,鋼管柱兩端設20mm厚的鋼板和加勁肋。
⑤下部基礎形式:第一、二、三、四排鋼管柱多數(shù)直接置于上、下轉盤上,部分置于基坑支護冠梁上,施工混凝土時注意預埋地腳螺栓,其他設置在承臺外需做條形基礎,基礎尺寸1.8m×1.8m×1.5m,地基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
⑥鋼管柱頂型鋼平臺承重縱梁采用雙拼56b工字鋼,橫梁36b工字鋼,平臺上搭設碗口腳手架,底??v梁采用10×10cm方木,橫梁分配梁腹板位置采用12×15cm方木,其他底板空箱室位置采用10×15cm方木。底模板、內(nèi)模采用2cm竹膠板,箱梁外模采用定型鋼模板,定型鋼模板下采用I20a工字鋼支撐。
主橋0#塊支撐體系設計布置圖如圖3、圖4、圖5所示。
3 ?T構箱梁0#塊支撐體系施工
3.1 墩外側6m型鋼架支架體系安裝
3.1.1 立柱安裝
支架采用30根63×1.0cm的鋼管立柱對稱布置在墩身兩側并平行于橫橋向軸線。上承臺上沿橫向安裝4根?準800×20mm的鋼管(鋼混結構與梁體臨時固結),承臺施工時,按照立柱布置位置預埋地腳螺栓,并完成鋼筋混凝土立柱鋼筋預埋的施工。鋼管立設時準確測量出鋼管的平面位置,并用全站儀進行復核,鋼管立柱用全站儀控制垂直度,以保證結構受力。
鋼管立柱間設置縱向、橫向水平花架聯(lián)桿,予以穩(wěn)固,使整個豎向支撐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格構式結構。
3.1.2 分配梁安裝
第一、二、三排鋼柱筒上縱梁采用雙拼56b工字鋼,縱梁端與墩身預埋鋼板進行焊接,另一端擱置在鋼管柱上,雙拼工字鋼間用?準20螺栓間距2m連接起來。
橫梁采用墩兩側單36b工字鋼,長度12m,安裝間距60cm,為防止橫梁側向翻倒,使用U形螺栓防止兩側懸臂延伸段傾覆。
3.1.3 鋼平臺上碗口架安裝
定型鋼桁架模板下設間距為600mm的I20a橫梁,橫梁下設置1~1.8m碗口腳手架。
梁底板位置腹板處橫向間距30cm設立桿,其他位置間距為60cm,縱向立桿間距為60cm。豎向步距為0.6m,頂層步距為0.3m,底部縱橫桿距離地面高度不得超過30cm。支架搭設應確保所有支架垂直,支架縱、橫向之間每隔6道用斜向剪刀撐進行連接,剪刀撐用鋼管和直角扣件、轉角扣件與支架牢整體固連接。豎向鋼管底部設置厚度為2cm鋼板或厚度為5cm硬質雜木支墊,頂部設置可調(diào)平頂托,頂托上設置10cm×12cm方木作為縱向分配梁,縱梁上設置中心間距為25cm的10cm×10cm方木作為支撐橫梁。模板布置:采用122×244cm規(guī)格覆膜竹膠板,板厚2.0cm,竹膠板順橋向、由橋梁中心線向兩側鋪設,側模采用定型模板,模板自帶1.5m施工平臺。內(nèi)箱支架采用?準48mm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布置大致按縱橫向間距均為60cm,步距90-120cm進行,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適當調(diào)整。
3.2 墩間4m型鋼架支架體系及鋼支撐鎖定
①斜撐托架主墩雙肢薄壁墩間距4m采用斜撐托架(托架利用轉體時薄壁墩間抗剪斜撐I56a工字鋼)支撐,“又”形托架設計:順橋方向主墩兩側各設4個“又”牛腿支架,設置位置為對應腹板下方,“×”斜撐采用單根56b工字鋼,頂上采用雙拼56b工字鋼,斜撐中間加固鋼平臺,鋼平臺上中心位置安裝?準63cm鋼柱筒支撐頂上雙拼56b工字鋼,間距2cm。
每個牛腿是通過螺桿,通長預埋在1.2m墩身內(nèi)外的6根?準32精軋螺紋鋼及螺帽錨固在墩兩側,再與墩身兩側預埋鋼板焊接在一起,預埋鋼板尺寸56cm*36cm*20mm,實現(xiàn)了雙肢薄壁墩形成臨時鎖定結構,增強了整體穩(wěn)定性。
②分配梁安裝。
采用36b工字鋼作為支架橫梁,每側7根均勻布置,單根長度12m,間距60cm。橫梁在縱梁上接觸位置設置擋板和斜撐,防止橫梁側向翻倒,使用U形螺栓防止兩側懸臂延伸段傾覆。橫梁與縱梁相交處用20mm鋼板對工字鋼腹板加強,間距10cm,加強范圍大于縱梁寬度20cm。橫梁上按間距30cm鋪設10×10cm方木。
③模板安裝。
底模采用2cm后竹膠板,側模采用定型鋼模板,在縱向上分三塊,其中外側對稱兩塊澆筑完0#塊后用于節(jié)段澆筑施工,內(nèi)模采用竹膠板方木及型鋼肋木加固,內(nèi)模支撐采用腳手架。安裝細部圖如圖6、圖7。
4 ?后續(xù)施工工藝流程簡介
T構箱梁0#塊支撐體系施工完成后進行箱梁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施工,1-9#塊采用滿堂支架碗口對稱澆筑,箱梁完成后拆架后預留好墩梁結合的?準80cm鋼管立柱和墩間“×”形剛支撐,平衡配重后進行轉體,梁端就位至蓋梁上最后進行頂落梁安裝支座,主橋完成施工后拆除臨時固結及墩間鋼支撐。
5 ?實施效果檢驗
5.1 0#塊箱梁施工階段
①0#塊所用?準630×10mm鋼管柱、56b工字鋼、36b工字鋼、12槽鋼是公司自有周轉材料,約200噸,極大的提高公司物資的周轉次數(shù),減少了碗口支架搭設數(shù)量,節(jié)約成本,為項目創(chuàng)效;
②采用鋼管立柱加型鋼作為平臺搭設碗口支架,安全可靠,支撐在承臺上的鋼管柱承受所有荷載,鋼管柱具有承載力大,結構穩(wěn)定,壓縮量少,施工快速等特點,能夠很好地適用于本橋的施工,澆筑完成0#塊混凝土后整體沉降≤1cm,整體穩(wěn)定性好。本橋上下承臺中間安裝轉體球鉸,實質是分開結構,在進行箱梁澆筑和拆架過程中要實時監(jiān)控應力和位移測量,如采用滿堂碗口支架,監(jiān)控人員是無法進入到主橋墩范圍進行監(jiān)控,采用鋼管平臺方便監(jiān)控和轉體前的準備工作。
5.2 T構箱梁拆架階段
本橋橋梁的跨度大,梁體重,無法一次性卸支架,拆架過程必須從橋懸臂端向橋中心對稱同步拆架,在拆架過程中橋梁會出現(xiàn)懸臂端逐漸增長的情況,從而使得橋梁的彎矩逐漸增加,梁端最大下?lián)狭繛?8.5cm,如果拆架不當很可能會使橋梁的結構產(chǎn)生失穩(wěn)的現(xiàn)象,損傷薄壁墩。采用?準800×20mm無縫鋼管柱在墩外墩梁臨時固結、雙肢墩間“X”形連接的技術改進,增強了薄壁墩的整體穩(wěn)定性,相當于將薄壁墩做大做強。拆架中部分不平衡力矩通過鋼管柱傳至下承臺上,確保160m滿堂支架7天內(nèi)安全平穩(wěn)完成拆除,梁端下?lián)现蹬c建模計算值一致。
5.3 T構箱梁轉體階段
①卸除砂箱,清理轉體撐腳下部石英砂、三角撐鐵塊后,整個梁體處于自由狀態(tài),通過14組500噸千斤頂來回頂落上承臺進行稱重試驗,稱出梁體存在較大不平衡力矩。稱重過程時間長,梁重、懸臂又長,梁體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過程存在較大危險,通過采用墩梁固結確保了安全。
②正式轉體過程中,轉體牽引力為950kN小于設計160t(轉動過程中所需牽引力:T2=2 f動GR/3D=1617kN=160t),實際轉體至90°后球鉸出現(xiàn)豎向位移,造成不平衡力矩隨角度及時間變化,轉體前的平衡配重會出現(xiàn)偏差,原來下?lián)狭啃〉拇罄锍潭讼陆担聯(lián)狭看蟮男±锍搪仙?,轉體就位后和平衡配重下?lián)蠑?shù)據(jù)相差30cm。大跨度大角度超重小半徑梁體轉體施工中不平衡力矩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增加雙肢薄壁墩的安全儲備,墩梁固結和雙肢墩間鎖定有效解決了不確定因素,確保轉體平穩(wěn)順利。
6 ?結束語
南寧市亭洪路上跨鐵路立交橋左、右幅主橋分別于2018年9月27日、2018年11月7日成功轉體并精準就位,轉體過程平穩(wěn)有序,兩側梁端一次到達設計線位誤差僅為12mm,亭洪立交橋主橋成功轉體,創(chuàng)下多個全國第一。通過本項目大跨度T構梁轉體0#塊支撐設計及施工技術的實踐,總結了一些技術創(chuàng)新和工藝總結值得在類似轉體橋施工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慶華.分節(jié)段支架現(xiàn)澆T形剛構轉體橋施工控制及關鍵問題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4.
[2]許惟國,何廣漢.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橋墩梁結合部的試驗研究[J].橋梁建設,2003(5):1-4.
[3]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路大跨度轉體T構橋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Z].2012.
[4]寧繼康.2×116m大跨度連續(xù)T構轉體施工技術[J].石家莊鐵路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