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煥 梁彩虹
摘 要:中高職銜接是我國職業(yè)教育中的重要問題,在公共英語教學中必須做好中高職英語詞匯銜接。為了使高職學生順利通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有必要指導他們做好中高職英語的詞匯銜接。首先要明確不同學習階段對英語詞匯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中職和普高生源的高職學生詞匯量有差異,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B級和A級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詞匯銜接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關注商務英語詞匯,區(qū)別對待不同的英語詞匯,公共英語進行分層教學,提倡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詞匯銜接;公共英語教學
中高職銜接是我國職業(yè)教育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教育部在《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中明確指出要“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不斷優(yōu)化職業(yè)教育結構與布局”。[1]中等職業(yè)教育(簡稱“中職”)和高等職業(yè)教育(簡稱“高職”)都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yè)教育結構與布局要得到優(yōu)化,必須使中高職教育有效地銜接,協(xié)調地發(fā)展。
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最基礎的部分。有了一定的詞匯基礎,高職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在英語課堂內外順利地開展各種公共英語的學習活動,逐漸提高自己的聽說讀寫譯等各種英語技能。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actical English Text for Colleges)是對他們在公共英語課程中取得的學習成果進行階段性檢查的全國性的水平考試。實踐證明,沒有一定的英語詞匯量的積累,高職學生很難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因此,有必要針對高職學生參加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需要,指導他們做好中高職英語的詞匯銜接。
1 不同學習階段的英語詞匯要求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的生源有兩個方面:其中一種是普通高級中學(簡稱“普高”)通過普通高考進來的學生,另一種是中等職業(yè)學校(簡稱“中職”)通過高職高考進來的學生。狹義上的中高職銜接僅僅是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銜接,而廣義上的中高職銜接應該包括普高、中職和高職的銜接。本文從廣義角度分析基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中高職英語詞匯銜接。
1.1 中職和普高兩種不同生源的詞匯量差異
因為學校性質的差異,中職生源和普高生源在中學階段掌握英語單詞的詞匯量是不一樣的。根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職學生需要掌握的英語詞匯量是2200,而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普高學生畢業(yè)時則需要掌握3000的詞匯量。相差了800的常用英語詞匯量,和中職生源的高職學生相比,普高生源的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1.2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不同要求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實際上包括B級考試和A級考試兩種?!癆級考試為高職高專學生應該達到的標準要求,B級考試略低于A級考試,是過渡性的要求。原‘大學英語三級考試相當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原‘大學英語二級考試相當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盵2]B級考試對高職學生的要求較低,要求掌握2500的英語詞匯量;A級考試的要求高一些,需要高職學生掌握3400個英語單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正是因為難度有差別,高職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參加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他們可以先參加B級考試,等B級考試通過了再參加A級考試。中職生源的高職學生在中職階段曾經參加過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一級考試(PETS),所以在考級應試經驗方面他們比普高生源的高職學生略勝一籌。
2 中職、普高英語和高職公共英語的詞匯銜接
無論是中職生源的高職學生還是普高生源的高職學生,他們在參加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習中都要完成英語詞匯的銜接,在已有的英語詞匯量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擴大詞匯量,盡快適應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要求,爭取早日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
2.1 增加基礎單詞詞匯量
為了迎接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高職學生首先要增加英語基礎單詞的詞匯量,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在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習中,高職學生應該在英語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加課堂上的各種教學活動,課后通過完成英語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增加常用的英語基礎單詞的詞匯量。因為中職生源的高職學生掌握的英語基礎單詞詞匯量較少,所以他們需要比普高生源的高職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2.2 增加商務英語詞匯量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主要考核考生實際應用英語進行日常和業(yè)務涉外交際的能力,旨在促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向培養(yǎng)高等應用技術型人才的方向進行改革”。[2]高職學生日常交際的能力可以通過英語基礎單詞的詞匯量體現(xiàn),而要培養(yǎng)高職學生涉外交際的能力,則需要增加他們商務英語的詞匯量。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通常有大量的商務英語詞匯,比如:employee(雇員,職員)、job fair(人才市場,招聘會)、salary raise(加薪)。
沒有一定的商務英語詞匯量的積累,高職學生就很難應對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例如:2018年12月份的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的第五大題寫作部分就出現(xiàn)了“采購部”(purchasing department)、“銷售部”(sales department)、“簽訂合同”(sign a contract)、“訂單號”(order number)等詞。只有平時對這些商務英語詞匯有一定積累,高職學生才能在參加考試的過程中看懂有關商務英語的詞匯,進而理解試題的內容并正確地答題。
2.3 增加短語(詞組)詞匯量
不少單詞和其他詞構成短語(或者叫詞組),這個短語有可能和原單詞意義有聯(lián)系,也有可能產生新的含義。比如: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高頻詞匯pick原來表示“(1)采摘;(2)選擇”的含義,而短語pick up的常用意思有“(1)撿起;(2)接收;(3)不費力地學會;(4)(汽車等)乘載”。Pick up的第四個意思在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出現(xiàn)最多。高職學生應該在參加公共英語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和準備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過程中努力增加短語的詞匯量,在不同的場合選用適當?shù)亩陶Z。
3 詞匯銜接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要求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目的是提高高職學生的涉外英語交際的能力。為了順利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高職學生在大一階段就應該做好中職、普高英語和高職公共英語的詞匯銜接。要引導高職學生做好中高職英語的詞匯銜接,這對高職英語教師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關注商務英語詞匯
高職英語教師在公共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關注并增加高職學生的商務英語詞匯量。首先,高職英語教師應該選用反映涉外英語交際場景的公共英語教材,使學生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同時,不斷積累商務英語詞匯。其次,教師應該適當?shù)匕才庞⒄Z應用能力考試B級或者A級考試真題的練習和講解,提醒學生特別注意真題中出現(xiàn)的影響對題目的理解的商務英語詞匯。
3.2 區(qū)別對待不同的英語詞匯
學習者掌握英語詞匯有深度和廣度之分。“詞匯廣度指學習者掌握二語單詞的數(shù)量,詞匯深度則用于指學習者掌握這些單詞的程度或質量,即學習者對一個單詞的多種信息與特征的掌握情況?!盵3]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要求掌握的單詞,高職學生不應該等同視之,而應該在平時公共英語的學習中區(qū)分不同單詞的廣度和深度。就閱讀題而言,高職學生應該著重于掌握詞匯的廣度,詞匯量越大越有助于理解閱讀文章。就語法結構題而言,高職學生應該關注單詞的深度,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要認識單詞,還要知道單詞的語法功能,才能做好語法結構題。
3.3 進行分層教學
中職生源的高職學生和普高生源的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明顯不一樣,所以高職英語教師在公共英語教學中要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一方面,針對中職生源的學生基礎單詞詞匯量的不足,在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努力幫助他們夯實基礎;另一方面,針對普高生源相對豐富的英語詞匯量,在公共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導學生靈活運用英語詞匯,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
鑒于B級考試的難度低于A級考試,高職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近期的英語詞匯學習的目標。中職生源的高職學生和基礎較差的普高生源的高職學生,可以先報考B級;基礎較好的普高生源的高職學生可以跳過B級,直接報考A級。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詞匯積累目標,公共英語教師也可以更好地組織分層教學。
3.4 提倡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高職學生在英語教師的指導下,還應該養(yǎng)成自主學習英語詞匯的良好習慣。在公共英語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在英語教師的引領下通過自主學習完成詞匯教學任務。在課外,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僅體現(xiàn)在自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和任務上,也體現(xiàn)在參加與英語學習有關的第二課堂和英語社團活動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也是積累英語詞匯的過程。
隨著網絡學習的興起,很多電腦軟件和手機APP成為了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工具和增加英語詞匯量的利器,比如百詞斬、滬江開心詞場、拓詞等。利用這些時尚而現(xiàn)代的方式積累詞匯,學生會對學習英語更感興趣,增加自主學習的動力。
4 結語
為了迎接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高職教師應該指導高職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在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習中做好中高職英語詞匯的銜接。中高職英語詞匯的有效銜接,是高職學生提高聽說讀寫譯各種技能水平的基礎,是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保證,也是進一步深入學習英語必不可少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D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2]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DB/OL]. http://www.pretco.com.cn/exam/1153.asp.
[3] 馬廣惠.英語詞匯教學與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3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江潔.中高職教育銜接與實踐[M].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羅煥(1976—),女,廣西桂平人,文學碩士,廣東創(chuàng)新科技職業(yè)學院外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教學法。
梁彩虹(1991—),女,廣西桂平人,教育學碩士,廣東創(chuàng)新科技職業(yè)學院外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