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文
客觀地說,導致孩子犯上“網癮”的主要原因在家庭,幫助孩子抵御“網癮”的主要責任在家長;那么,家長怎樣幫助孩子抵御“網癮”呢?
家長自己不能成為網絡的俘虜
如果父母本身就沉溺于網絡,媽媽不停地刷朋友圈、網上購物,爸爸成天玩游戲,從小敷衍著孩子的各種訴求……那么你就是在用行動告訴孩子:網絡魅力無窮,為之可以不惜一切。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中學,這個階段是他在家庭中活動最多的時間,也是他的一生中父母給他影響最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有無數(shù)的時機進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組成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都在這一階段完成。不管你是否能夠意識到并抓住這樣的時機,它都一去不返。如果父母“網癮”深重,怎么可能不影響孩子?
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網絡游戲
我和妻子都從來不玩網絡游戲,但我們的工作每天都離不開電腦和網絡。孩子上中學之初,從他的同學那里了解到有網絡游戲,也很好奇。我的大學和研究生學的都是計算機專業(yè),對電腦原理和電腦游戲了如指掌,于是我順手打開一個簡單的計算機游戲程序,對孩子說,所謂電腦游戲,其實就是一個由計算機軟件工程師編成的程序,這個程序反映了計算機軟件工程師的思考和設計。你在玩一個電腦游戲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這個電腦游戲的設計者劃定的圈子里轉悠,他劃定多大的圈子,他的“迷魂陣”設定有多復雜,你玩這個游戲的圈子和復雜程度就有多大。我將手上簡單的游戲程序稍作修改,游戲的玩法立馬發(fā)生了變化,孩子也馬上明白了游戲的基本原理。
我接著對孩子說,你的世界無邊無際,通過刻苦的學習和不斷的成長,你可以走向更遠的地方,但如果你因為迷戀電腦游戲,在一個別人劃定的圈子里毫無意義地轉悠,浪費時間和精力,失去人生的無限風光,你認為這樣值得嗎?
培育孩子對網絡游戲的免疫力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的好奇心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好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孩子對游戲有好奇心是非常正常的,打壓孩子的好奇心,要么會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要么會讓他對游戲更加癡迷,直至無法自控。
要避免孩子迷戀網絡游戲,就不能完全禁止孩子玩。孩子只有在玩了網絡游戲之后,才能直接體會網絡游戲,加上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才會覺得網絡游戲不過如此。我們家孩子不時玩一下的是一種籃球游戲,孩子本來就喜歡打籃球,我們也鼓勵他進行這一戶外活動。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或者一次考試之后,孩子玩一兩個小時的籃球游戲,既放松了精神,消除了疲勞,又釋放了對網絡游戲的激情,也不會上癮,這不是很好嗎?
從過去的麻將、鴉片、紙牌,到如今各種社交軟件和網絡游戲,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些新奇的玩意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都免不了會有一些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但最終被毀掉的,只是一些意志薄弱和隨波逐流的人。作為家長,通過愛與智慧幫助孩子抵御“網癮”的形成,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