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是貴州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下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副總工藝師孫才紅研究員告訴我們FAST的建造和調(diào)試進展。
FAST從無到有,我見證它整個生產(chǎn)過程,所以非常自豪。
現(xiàn)在FAST對于中國還是世界來說都是比較時髦的,它的誕生,我們看看原動力。一個無意當中的發(fā)現(xiàn),開設了天文觀測方法,為整個人類貢獻了四大成果。第一是脈沖星,脈沖星驗證了中子星的存在。這方面的觀測,甚至比我們現(xiàn)在的各種成績大得多。另外外星際分子對生命起源、星系示蹤體,還有微波背景的輻射,宇宙的碰撞,還有類星體改變了對宇宙的認知。
有了大口徑的望遠鏡,我們可以觀測到更遙遠的宇宙、更早期的天文結果。從這里我們可以研究宇宙的起源、恒星起源以及演化的過程。對于天文學家來說,一直追求的是大口徑的望遠鏡。
從1972年以后,傳統(tǒng)的望遠鏡建設到了100米口徑,但是由于風力的影響和重力的影響,給整個望遠鏡的精度帶來了影響,使得100米口徑的望遠鏡很難突破,我們要通過其他方法實現(xiàn)更大口徑望遠鏡的研制。這樣才能進一步滿足我們天文學家的要求。
對于FAST來說,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首先看一下,拋物面和球面的切合度。一般傳統(tǒng)的望遠鏡,可以看到紅顏色的部分,紫紅曲線部分還有藍顏色的接收部分,紫紅部分是拋物面,藍顏色就是接收機,望遠鏡就是一個反射面和接收機,形成一個接收系統(tǒng)。作為一個整體我們可以隨機旋轉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天氣,這個望遠鏡就是傳統(tǒng)的望遠鏡形式。我們觀察S2的這個天體,整個下面的曲線是500米的曲線球面,就紫紅色變成了拋物面,它們所接收的天體電磁波集中在這個地方,所以反射面一直是變形的。而接收機在口中時時刻刻運動的,比如說天體從S1到S2,隨著地球運轉我們反射面隨時跟蹤變形,我們接收機在空中是隨時運動的。
這個是FAST整體的原理,并不是很復雜。要建設這個望遠鏡我們要做3個主要的工作。第一是要找一個適合望遠鏡建設的臺子。我們使用的手機都是無線電的信號,選擇這個地方我們希望遠離無線電的干擾源。第二是需要這個地形能適合我們500米口徑球面的,這樣切合度比較高,不然所有望遠鏡投入這個開發(fā)都不夠。第三是不存水,喀斯特地貌。第四是地質(zhì)結構要比較穩(wěn)定。我們要做到主動變形的反射面,我們?nèi)绾螌崿F(xiàn)主動變形呢?最終方案我們也討論過分體面板,最后我們采取索網(wǎng)實現(xiàn)反射面。這個索網(wǎng)是安裝在環(huán)梁上還是安裝在山體上等等,在這過程當中我們不停對反射面整體進行系列優(yōu)化,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的最終方案。
我們的望遠鏡跟美國的305米口徑望遠鏡原理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通過大平臺的方式接收機在軌道運行,如果FAST從這個程度根本達不到。我們通過6臺、6根鋼索拉著接收機,通過長度的改變使得接收機在空中運動。6索的運動達不到我們的精度,我們安裝了角度改變格,我們6臺+6根鐵索,下面的大型索網(wǎng),索網(wǎng)由一根根下拉索的長度改變決定了整個網(wǎng)反射面形狀的改變,這個是我們的望遠鏡。
那么望遠鏡有多大?其實500米口徑,在我們腦海里是一種數(shù)據(jù)。事實上我們有一個同事進行了一個計算。它的大小如果裝滿水的話,能夠讓全世界每人有4瓶水。當然這是容積大,實際上反映了望遠鏡整個包括設計、建造過程中的困難和艱辛。
我們的反射面是通過索網(wǎng)變形來實現(xiàn)的,索網(wǎng)是通過鋼索來組裝成的。鋼索因為不停變形它需要提高強度,其實這個鋼索在我們發(fā)射立項以后,這個鋼索都沒有能夠得到解決。從當時的工藝各個方面,我們所采購到的這種鋼索,進行了所有的實驗,都無法滿足FAST望遠鏡的使用要求,這時天文界對我們最終是否能夠?qū)崿F(xiàn)發(fā)射都是持悲觀的情緒。一直到最終我們通過反復的實驗失敗,最后形成了這個鋼索,滿足我們使用的要求。所以說這個本身是FAST研制當中的一次危機,而事實上我們度過了一個難關,當時對我們壓力非常大,試驗成功,F(xiàn)AST前景非常好。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下靶的觸動器,整個過程達到這么高的精度,是一個奇跡。
我們?nèi)α旱慕ㄔO過程,還有反射面,整個反射面安裝非常困難,我們山區(qū)無法通過大型的機器安裝,都是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圈梁就是堆積木的方式進行安裝。這樣,我們一些建筑的基礎,比如說塔的基礎,圈梁的各個基礎,我們無法通過大型機械來做。如果說在北京或者在我們貴州附近,我們可以通過大型的挖掘機做這個工程。而在這里,我們只能通過人工一點一點打,最深的井達到38米,整個建設過程非常艱辛。
索網(wǎng)建設工程,所有都是在空中建設的??蒲兄嗡陌惭b過程,整個工程聚集了幾千名工人的辛勤和汗水??⒐ひ院蟛⒉皇枪こ探Y束了,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是我們的調(diào)試工作,我們望遠鏡越大,靈活度越高,但是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有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系統(tǒng)的構成非常復雜,設備非常繁雜,它的可靠性各個方面對我們都帶來一些影響。這樣,我們在調(diào)試的過程當中,要進行系統(tǒng)的性能整合,有100多名專家參與我們工作,科研機構就有好幾家,第一是工期比較緊張,越早建成我們天文研究越受益,這樣我們通過4個月的調(diào)試,使得我們的科研倉可以很自由的伸到空中,按照我們設計的軌道進行運動。包括對于天體的跟蹤,我們的掃描觀測都沒有什么問題。
那么我們把整個的系統(tǒng)調(diào)適安裝到我們的設想運動以后,跟蹤天體進行運動。實現(xiàn)了跟蹤以后,當時南老師已經(jīng)生病了,但是一直關注我們整個進程。我們跟蹤成功以后,他非常欣慰。從天文學界對我們望遠鏡最終能否達到設想的目標很擔憂。在這里,存在很多難點,比如說我們所使用的測量設備是全站儀,受到各種影響,但我們都克服了。
最終我們能夠打造整體的測量基準達到0.1毫米,最高的精度能夠保證在0.1毫米的要求。有了這些調(diào)試以后,我們可以達到整個FAST望遠鏡要求的靈敏度,比世界已知的望遠鏡高了很多,是GBT望遠鏡性能的10倍。有了這樣的指標我們可以取得一些觀測成果,包括對于脈沖星觀測,發(fā)現(xiàn)90多顆脈沖星候選體,認證了65顆,發(fā)現(xiàn)毫秒脈沖星——這是FAST通過跟蹤伽馬射線點源3FGLJ0318.1+0252,首次發(fā)現(xiàn)的一顆毫秒脈沖星,然后又通過FAST與費米伽馬射線衛(wèi)星大視場望遠鏡(Fermi-LAT)的國際合作認證了此次新發(fā)現(xiàn)。這些成果我們發(fā)表在《中國科學》雜志上。
從我們的感受來說,我們要不忘初心,對我們FAST整體工程人員,我們不僅要建一個最大的望遠鏡,我們要建一個好用的望遠鏡。
我們的初心就是我們的追求、我們的信念、我們的情懷。我們也有很好的希望,希望以后的天文學家們能夠使用好這個望遠鏡,我們也會做好后期保障工作,起到綠葉的作用。
我們也知道,望遠鏡建成以后,我們后續(xù)的工作是進一步為天文學家服務,以后我們真正的主角是天文學家們。當然剛才謝校長也說,一旦取得成就,我們工程人員也希望能夠被大家記住,這是我們參加工程建設的人員,他們也像南老師一樣都有20多年的奉獻?。ň庉?潘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