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鶴人有兩個使命:等鶴來,守護海。7月中旬,記者踏進江蘇鹽城海邊的雜草地,碩大的蚊蟲立即撲上來,哪怕穿著長褲,它們1厘米長的針嘴還是能輕易穿透,直刺皮膚。站了幾秒鐘,記者一條腿上就同時扎進七八只蚊子,又痛又癢。但記者身邊的呂士成習以為常。每年秋天,他就站在這里迎接他的“孩子”:中國4/5以上的野生丹頂鶴群翔而來,在此過冬。
此前的7月5日,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申遺成功,是中國第五十四處世界遺產。它位于鹽城,是中國第一塊潮間帶世界遺產。潮間帶聯(lián)結陸地和海洋,水面往下6米就是海洋。此前申遺成功的均為陸地,此次標志著中國的申遺之路走向了海洋。遺產地超過2/3位于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以下稱鹽城自然保護區(qū))。記者隨呂士成穿過柳樹林時,瞧見數(shù)百只白鷺站立其間,他一眼就能辨認出種類。不過,最讓他掛念的還是這里的核心物種丹頂鶴。“在某種程度上,沒有丹頂鶴,就沒有保護區(qū),也就不會有這片世界遺產”。
2019年7月18日,呂士成在江蘇鹽城接受本刊記者采訪。他學鶴鳴、比劃動作,鶴隨之起舞。(本刊記者 陳霖 / 攝)
離保護區(qū)好幾公里,記者就看到一只“巨型丹頂鶴”,這是丹頂鶴博物館,設計師以鶴的外形設計了這個建筑。一走進館內,記者便聽到曾廣為傳唱的流行曲《丹頂鶴的故事》:“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呂士成指了指保護區(qū)外一里處,“歌里的小河就在那”,他頓了頓,“也是那女孩溺水的地方”。
33年前的初夏,25歲的呂士成踏上從齊齊哈爾南下的火車,坐了兩天兩夜,卻一點也不覺得累。當時,他是保護區(qū)的技術員,專門到黑龍江接了丹頂鶴技術員徐秀娟來鹽城。一路上,徐秀娟捧著育雛箱,呂士成往里探了探頭,看看那兩顆鶴卵(丹頂鶴的蛋)。徐秀娟告訴他,育雛要恒溫,隔幾分鐘給兩個橡膠水袋換熱水,用來給箱子保溫。呂士成也照著做,其間還翻一翻卵,讓它們受熱均勻。他小心捧起一顆鶴卵放到耳邊,蛋殼里傳來微弱的叫聲,呂士成樂壞了,“新生命要出來了!”話音未落,他又趕緊壓低音量,就怕嚇到鶴寶寶。
1986年,全球的野生丹頂鶴只有1000多只,鹽城自然保護區(qū)成立3年了,準備建立丹頂鶴基因庫。入職不到3年的呂士成跟著徐秀娟,從發(fā)現(xiàn)野生丹頂鶴的扎龍保護區(qū)外的海拉爾軍馬場帶回鶴卵,經過人工育雛,鶴場得以建立。他一開始拿鐮刀割掉荒草,又擔心草根影響幼鳥行走,就一根一根地拔,再鋪上黃沙,圍起這片地,以免幼鳥走丟,也防止獐子、黃鼠狼跑進來。
第二年的9月,呂士成正在連云港調研鳥類,接到一通電話——徐秀娟身亡。幾天前,徐秀娟照料的兩只天鵝大病初愈,突然飛走,不知去向。她在灘涂找了兩天,循著天鵝的叫聲來到小河邊。當時,她穿著牛仔褲,跳進小河,褲子浸滿了水,非常重。她一下沉進冰水,掙扎了好久,最后體力不支,溺水而亡?!霸趺纯赡苣??年紀輕輕的?!眳问砍哨s回鹽城時,徐秀娟的靈堂都搭好了,講到這里,他沉默了一會兒。人們稱徐秀娟為“馴鶴姑娘”,保護區(qū)立起她的銅像和雕塑,紀念她對鳥類的貢獻。呂士成接替徐秀娟成為鶴場場長,把她教給自己的馴鶴經驗傳給其他人,30余年間,手把手帶出數(shù)十名馴鶴員。
2013年11月,呂士成在鹽城自然保護區(qū)拍攝的來此過冬的丹頂鶴。保護區(qū)內設有幼鶴的育雛箱。(本刊記者 陳霖 / 攝)“馴鶴姑娘”徐秀娟。
丹頂鶴發(fā)展越來越好,也提高了環(huán)境水平。他保護野生丹頂鶴食物鏈,豐富了生物多樣性;他科普濕地海域對丹頂鶴的作用,“上過他課的人”有學生、官員、接受環(huán)保教育的服刑者。前幾年,他作為鳥類專家,參加鹽城風力發(fā)電機運作的討論會,提出轉軸會影響丹頂鶴遷徙,被政府采納,減少了風力發(fā)電的次數(shù)。如今這里是中國面積最大、西太平洋保存最完整的海涂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每年有300萬只候鳥遷徙暫歇于此。世界遺產評估專家考察時,發(fā)現(xiàn)潮間帶水鳥等生物多樣性很豐富,成為申遺成功的重要原因。呂士成也在今年獲評鹽城“生態(tài)衛(wèi)士”,當?shù)厝擞H切地稱他“鶴爸”。
記者走進馴養(yǎng)場,正碰見馴鶴員打開門,給丹頂鶴放風。鶴群一跑出來就直沖云霄,像條雪白緞子扶搖直上,飛了幾圈才落地,低頭吃起灑在地上的食物。唯有一只,小啄一口便馬上起身,久久立著,左顧右盼。記者走近,它就一頓一頓地踱過來直盯著,神情不太友好?!斑@是領頭的,它在守衛(wèi)其他鶴,怕你攻擊它們?!眳问砍哨s緊讓記者退后,自己上前安撫它,鶴卻突然欺身上前,在他的手心啄破一個口子,血立刻流了出來。旁邊的馴鶴員忙拿酒精和棉花幫呂士成處理?!靶∈虑?,習慣了。”說完,他又走進鶴群繼續(xù)安撫它。
長期照顧丹頂鶴的人,少不了一身傷?!暗ろ旡Q成家后,一有外人靠近,會認為你在侵害它的領地或孩子,便攻擊你。沒成家之前,也有少數(shù)攻擊性很強的單身鶴,常見的是領頭的。”一次,呂士成走進鶴籠準備喂食,公鶴卻猛地一下朝他啄去。尖尖的嘴啄在呂士成的頭頂正中心,血立馬淌下來。有時候鶴心情好,在他身邊起舞,動作幅度一大,爪子也會劃破他的臉。
但呂士成一想到丹頂鶴的美,傷口似乎自動愈合。丹頂鶴性成熟后,頭頂就會出現(xiàn)一片紅色——這便是丹頂鶴名字的由來。此時,它們開始“談婚論嫁”,求偶的方式便是跳舞。公鶴仰起脖子,尖嘴朝天,發(fā)出“哦啊”的叫聲,隨之亮起雙翅,前后扭動身軀,母鶴隨之仰天“嘎嘎”叫。這樣,雙鶴就算確立了配偶關系?!斑@種自由戀愛般的婚姻關系一旦建立,便很難改變,哪怕配偶死去,另一只也很少再嫁娶?!泵磕陞问砍烧{查丹頂鶴數(shù)目時,總能發(fā)現(xiàn)幾只失去“老伴”的孤鶴。
馴鶴員給每只丹頂鶴套上打著編碼的腳環(huán),以辨別它們。不過,最迷人的辨認方法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情結。有一次起大風,人工馴養(yǎng)的丹頂鶴的圍網被刮破了,呂士成還沒來得及給一只單身公鶴套上腳環(huán),它就飛了出去。保護區(qū)有個高高的望鶴亭,專門用來觀察遠方的丹頂鶴,他就每天登上去,拿著望遠鏡尋覓這只鶴?!八欢〞貋淼模皇菚r間早晚?!?/p>
一年后的一次午休,呂士成隱約聽到他馴化丹頂鶴時常用的聲音。宿舍附近有個很高的土墩子,丹頂鶴都在那里長大,他小跑過去,一看,公鶴不僅回來了,還找了個對象——一只野生母丹頂鶴。呂士成對著公鶴“咘魯咘魯”,它也回應“咘魯咘魯”。就這樣,他叫一聲,公鶴也叫一聲,兩者對鳴良久,“我更確信是它了!”
但“鶴妻子”不適應新環(huán)境,很緊張,發(fā)出驚恐的叫聲,嘩一下飛走了。公鶴一看,先是轉身朝呂士成長鳴一聲,然后跟著“妻子”離開?!八诟掖蚵曊泻?,說要走了?!眳问砍勺龀稣惺值淖藙荩孕稳菽锹暩鎰e,興奮地笑著。打那以后,每年11月前后,呂士成都會走到灘涂邊、土墩子上、望鶴亭里,遠遠地望著,想著野生丹頂鶴何時過來,或許其中有那只公鶴?!熬秃孟窈⒆油獬鲎x書,但父母知道他們每年總會回家的?!?h3>手機鈴聲都是丹頂鶴的鳴叫
呂士成得知申遺成功是在當天下午3點,剛聽完一場丹頂鶴培訓課。在保護區(qū)待了35年,他完成了30多項鳥類研究,拿遍這個領域幾乎所有獎項,還帶博士生研究動物行為學,但每年還堅持上課聽講,更新知識。
進保護區(qū)前,呂士成在南京林業(yè)大學進修。當時,老師讓他給上??平屉娪爸破瑥S的科教片當顧問。他埋頭苦讀好幾天,做了鳥類特征的冊子,發(fā)現(xiàn)自己能一下子記住鳥類特征。要是遇到難以辨認的鳥類,他就想辦法聯(lián)系專家。采訪時,呂士成從辦公室的抽屜里拿出一個厚厚的信封,寄件人是鄭作新院士——中國鳥類學創(chuàng)始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7年,呂士成在鹽城發(fā)現(xiàn)一種鳥,懷疑是珍稀物種黑嘴鷗,但不敢確定。還是“小青年”的他鼓起勇氣寫信寄給鼎鼎大名的鄭作新,數(shù)天后就收到親筆回信?!澳菚r通信不方便,收到信高興了好幾天?!眱扇擞懻摿诉@種鳥的特征,后來它被鑒定為黑嘴鷗,保護區(qū)正式成為該鳥類的繁殖地。10多年間,呂士成和老院士一共通信了六七回,討論對鳥類的發(fā)現(xiàn)。最后一次,鄭作新生病了,無法動筆,便口述讓助手記錄,自己在信上簽名?;貞浧疬@件事,呂士成很動情,打算把這封信捐給鳥類博物館,紀念老先生對中國鳥類事業(yè)的貢獻。
采訪過程中,記者隨呂士成穿柳葉林、過樹叢、踏蘆葦,時有螃蟹橫行,時有老鼠竄出,驚喜和驚嚇交迭。呂士成總念叨:不能用人的觀點去理解動物。“黃鼠狼蹦出來,人嚇一跳。但它本來待得好好的,人走進它的領地,它們就很緊張,才會亂竄?!彼v授動物行為學,就是想告訴更多人要站在動物的角度想事情。這時,呂士成的手機響了, “咘魯咘魯”。10多年前,他給一對丹頂鶴喂食時,“夫妻倆”對鳴,他錄下聲音。不管換了多少部手機,這段來電鈴聲他一直沒換過。
呂士成
1961年生于江蘇濱海,長期從事鶴類研究,多次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科普獎。著有《風中的丹頂鶴》《鹽城丹頂鶴》等,現(xiàn)任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qū)鳥類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