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老的樹
婚后,她在“喪偶式婚姻”中抑郁成疾?;橐鰹l臨危機,要不要離?
“曉薇,嫁給醫(yī)生是什么感覺?”每當朋友們發(fā)出疑問,蘇曉薇都會調侃:“做‘小三’的感覺!”
蘇曉薇,今年35歲,全職主婦。老公李家洋,40歲,浙江省某三甲醫(y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2006年,蘇曉薇在上海一家動漫公司做繪畫師,在同學的介紹下認識了在上海醫(yī)學院讀研的李家洋。第一次見面,約在李家洋實習的醫(yī)院附近。他那天穿著白襯衫,戴副黑框眼鏡,身上散發(fā)著與年紀不相符的老氣和沉穩(wěn),不茍言笑的樣子像極了吳彥祖。
兩人談起了戀愛。定好六點吃晚飯,結果李家洋5點30分來了臺急診手術,等到9點才吃上夜宵,一頓飯接了三十幾個電話。害得蘇曉薇好愧疚,感覺和他吃頓飯像是害死了好幾個病人??磮鲭娪?,他能一開場就睡著,電影結束都醒不來。李家洋很忙,白天上班,晚上寫論文,放假還得跟教授做實驗。但他一有空就給蘇曉薇打電話,卻常常剛開口就被打斷。
2009年,李家洋研究生畢業(yè)應聘到了浙江省某三甲醫(yī)院,蘇曉薇辭職跟著來到杭州,成了一名杭漂。他們在雙方父母的資助下結婚買房,婚后沒多久,女兒出生了。李家洋父母身體不好,蘇曉薇父母還沒退休,孩子出生后由于無人照顧,蘇曉薇被迫成了一名全職主婦,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女,自動切換成一個全能型的“金剛芭比”。
常常,孩子鬧心的時候,蘇曉薇就給丈夫打電話:“你什么時候回來?”李家洋回她:“在搶救,拜?!?/p>
有時候好不容易回個家,李家洋正給女兒沖奶粉,一個電話響起,他拿起衣服就出門,那麻溜的速度,被蘇曉薇解讀為“老婆突然要查崗”。
作為一名外科醫(yī)生的家屬,蘇曉薇不得不習慣丈夫的特殊職業(yè),習慣他逢年過節(jié)不在家,習慣一個人做飯、吃飯、帶孩子,明明有老公,卻過得像個單身媽媽。
有一段時間,蘇曉薇覺得人生跌落谷底,所有的埋怨來不及發(fā)泄,就被淹沒在日復一日的家務中。李家洋的工作隨著職稱的晉升,變得越來越忙。節(jié)假日不存在,每天不是去手術室就是去門診,一天四五臺手術是常態(tài)。
有一次,蘇曉薇在廚房做飯,讓李家洋幫忙看孩子,結果孩子從沙發(fā)上掉下來,躺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李家洋在一旁睡得鼾聲四起。兩人之間的交流也逐漸變得南轅北轍,李家洋說手術過程中病人情況如何危急,出了多少血;蘇曉薇說孩子今天吃了多少輔食,拉了多少“粑粑”。
女兒一歲時半夜發(fā)高燒,蘇曉薇一個人抱著女兒去醫(yī)院。出門的時候門衛(wèi)師傅看她可憐,一邊幫忙打車一邊說:“單親媽媽一個人帶孩子真辛苦?!崩罴已螽敃r正在做手術,等他回到家,蘇曉薇已經帶孩子從醫(yī)院回來了。她陰沉著臉說:“病人的命是命,你女兒的命就不是命嗎?”李家洋一臉無辜地說:“孩子現(xiàn)在不沒事嗎?昨晚的病人病情實在太嚴重了,我這也是工作需要啊。”“工作、工作,在你眼里只有工作,到底工作重要還是家人重要?”蘇曉薇質問道?!拔也还ぷ髂檬裁答B(yǎng)活你和孩子?沒有我,你也能把家和孩子照顧得很好,但是那些病人沒有我,是會死的?!崩罴已罂嗫谄判牡卣f道。兩個人都在控訴自己的辛苦和對這個家的付出,誰都覺得自己才是最累最辛苦的一方。蘇曉薇義憤填膺地把從結婚到生孩子的種種辛勞細數(shù)了一番,她以為李家洋會理解她,結果他不知何時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
女兒兩歲生日那天,蘇曉薇特地叮囑李家洋早點回家,結果他走到半路又被科室一個電話叫了回去。孩子想等爸爸一起切蛋糕,睜著無辜的眼睛一直追問:“爸爸什么時候回來?”蘇曉薇拿著手機想打不敢打,怕影響他的手術。桌上的菜熱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也沒等到爸爸回來。
結婚前,李家洋的師母對蘇曉薇說:“如果你選擇了外科醫(yī)生做丈夫,那就要做好守活寡的準備?!碧K曉薇當時并不理解這句話,現(xiàn)在她理解了。那種不被重視的感覺,侵蝕了她對愛情的信心。
2015年,孩子在一次體檢復查中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蘇曉薇對醫(yī)學并不懂,光是聽到“心臟病”三個字就嚇得六神無主。
蘇曉薇把孩子生病的責任歸咎于李家洋對家和孩子的疏忽,她說:“如果你能多陪陪孩子,孩子就不會病到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崩罴已蟀参克骸皼]事,這種病很常見,做個簡單的介入手術就好了?!?/p>
李家洋表現(xiàn)出的無所謂,讓蘇曉薇怒火中燒,忍不住沖他喊:“孩子如果沒事就算了,如果有事我跟你沒完。等孩子好了,我們就去離婚,你以后就抱著你的病人和手術過日子吧,再也沒有人打擾你了!”
那些天,李家洋一邊安撫蘇曉薇反復無常的情緒,一邊抱著孩子樓上樓下做檢查,聯(lián)系教授和心臟方面的權威專家,得出的結論是抓緊做手術。
李家洋表面上裝作不在意,卻不止一次在夜深人靜時,對著孩子抹眼淚??粗煞蜻@個外科專家,在面對女兒時,拿著聽診器的手竟然抖得無從下手,蘇曉薇怒氣消了一半。
也正是在孩子住院的這段時間,蘇曉薇第一次真正了解到李家洋的工作狀態(tài)。他一個星期有三天的白班門診,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在病房的時候,還要負責當天病區(qū)所有收住患者,像個陀螺一樣在病房里來回穿梭。有天蘇曉薇去給他送午飯,發(fā)現(xiàn)他一杯水都沒喝完。蘇曉薇問:“你一早上一杯水都沒喝完?”李家洋解釋說:“水喝多了得上廁所,太浪費時間?!?/p>
孩子做手術那天,李家洋特地請了一天假。
然而,半夜十二點,急診突然來了一個40歲急性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李家洋接到電話就去了手術室,手術持續(xù)到第二天早上六點結束。聽說手術很成功,病人家屬當即跪了下來,嘴里一直說著“謝謝”。李家洋嘴里說著“應該的”,臉上卻有抑制不住的開心和滿足。這一幕,被蘇曉薇看在眼里。
那一刻,她突然理解了丈夫。下了手術臺,李家洋說要瞇一會兒,他特地提醒蘇曉薇,等到孩子做手術的時候一定要喊醒他。說完,他就沉沉睡去。蘇曉薇看著丈夫蒼白的倦容,眼眶濕濕的。等李家洋睡醒,孩子手術已經結束。所幸,女兒的手術很順利,很快又開始活蹦亂跳起來。蘇曉薇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經此一劫,夫妻倆的關系,得到緩和。
2016年9月,女兒上了幼兒園,蘇曉薇的時間漸漸多了起來,她開始嘗試積極改變。
起初,她想去上班,卻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對待全職媽媽并不友好,幾乎沒有一份工作允許媽媽們四點就下班,還要有雙休,最好帶寒暑假。李家洋不贊同蘇曉薇找工作,就連她父母都說:“家又不用你養(yǎng),你只要帶好孩子就行了?!?/p>
老公不支持、父母反對、孩子牽絆,這些無形的枷鎖將蘇曉薇牢牢捆綁在家庭里面。她絞盡腦汁想可以在家完成的工作,開過淘寶童裝店鋪,但因為不會經營而慘淡收場;學過烘焙,但因為天資有限,以失敗告終;微商最火的時候,她差點跑去做微商……
走投無路時,一個念頭從腦子里一閃而過,自從在醫(yī)院看到李家洋的工作狀態(tài)之后,蘇曉薇萌生了寫下醫(yī)院故事的念頭。2018年年初,她將想法跟李家洋溝通,他一臉懷疑:“買菜做飯帶孩子,你擅長,寫作你行嗎?”蘇曉薇一臉自信地說:“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
李家洋半信半疑地給她講了幾個發(fā)生在他們科室的故事,第二天,蘇曉薇就摩拳擦掌地開始了寫作之路。故事寫完,第一個拿給李家洋看。雖然下班已經很累,但看著妻子熱切期待的眼神,他還是強撐著一邊給她指出文章的不足,一邊給她普及醫(yī)學常識。
一周后,第一篇文章發(fā)表了,讀者反響很好,編輯鼓勵蘇曉薇繼續(xù)寫,寫成一個系列文。不僅如此,蘇曉薇還收到了全職在家后的第一筆工資——500塊錢。拿到這筆錢,蘇曉薇抱著李家洋哭得泣不成聲。
從那以后,李家洋下班回家,飯都顧不上吃,先給蘇曉薇講他今天的所見所聞,蘇曉薇心疼他:“不急,先吃飯,吃完再說。”李家洋卻說:“我怕我一忙起來就會忘記!看見你寫的文章,才知道原來我不在家時,你一個人要做那么多事,所謂的全職在家,并不只有帶孩子這一件事。謝謝你這個堅強的后盾,我才能無后顧之憂?!蹦翘焱砩希罴已蠛攘艘稽c酒,絮絮叨叨說了很多話,兩人仿佛回到了無話不談的熱戀期。蘇曉薇的寫作之路也在愛情的滋潤下,越來越順利。冬天的早上,李家洋賴在被窩里不想起來,他說:“我不想上班,不想上班,不想上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蘇曉薇霸氣地說:“辭職,我養(yǎng)你!”
他們的生活,越來越輕松歡暢。因為寫作,蘇曉薇不再是那個圍繞家庭自怨自艾的家庭主婦,更不是執(zhí)拗于喪偶式婚姻的失敗者。她明白,任何一段婚姻都不完美,只有接受那份無奈和不完美,才能積極應對,在婚姻里二度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