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菊
摘 要 茭白我們又稱之為茭筍,其是一種多年生禾本科水生宿根沼澤草本植物。在我國的很多地區(qū)都有著悠久的種植記錄,其所產(chǎn)的茭白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地方性美食,本文就簡要的介紹了茭白的無公害化栽培技術(shù),希望可以為我國茭白生產(chǎn)地區(qū)的增產(chǎn)增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guān)鍵詞 茭白;無公害化栽培技術(shù);增產(chǎn)增收
1 前言
茭白作為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采收期在五、六月以及九、十月間,其在我們的餐桌上有調(diào)節(jié)春淡、秋淡的重要作用。其單季畝產(chǎn)量在一千到兩千公斤之間,無論單、雙季茭白都是在春季4月定植的。我們的單季茭白要每年春季栽指,而雙季茭白則是秋季種植,翌年夏天收獲。我們想要無害化種植茭白就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2 品種選擇
茭白有一(單)熟、二(雙)熟茭之分,單季茭是春植,白露、寒露各可以收茭一次,但我們?yōu)榱吮U掀涓弋a(chǎn)特性最好每年重植。雙季茭其有秋早夏遲,夏早秋遲的特點,所以我們要選擇合適的載種時間。其一般是春、夏栽植居多,這樣我們可以在當(dāng)年九月采收,次年五月采收。
我們在選擇茭白品種以及種植日期時,要選在我們當(dāng)?shù)厥卟说灸懿墒展?yīng)的品種,我們可在當(dāng)?shù)叵刃∶娣e試種,如果合適我們再大面積栽培種植,同時我們栽種的早、中、晚熟三樣品種的搭配必須要合理。
3 整地施肥
我們選擇的種植茭白的地塊必須是陽光充足、土層肥厚、排灌方便的地塊才行,同時因為其成長植株葉鞘的假莖一般在35到40厘米之間,所以我們所選的水田其汛期水位也要在這一范圍之內(nèi)。其栽植前需翻耕,其翻耕前需添加農(nóng)家肥一千到兩千千克,磷肥40kg,以及一定的緩釋控釋肥輔助,上肥后我們需將肥泥耙勻平整好,以兩到三厘米淺水待種[1]。
4 育苗或定植
4.1 育苗
我們在育苗時,先要在冬季將我們選好的菱墩去枯葉,盡量完整的挖起菱墩,在育種田中灌少量水培植,次年三月間追糞水育肥。四月上旬壓茭墩育種。
4.2 定植
我們的茭白其所有的品種一般情況下都適于春栽。四月下旬苗高45cm時是最適宜的,分墩時其茭種上都要至少有1個老莖,其氣溫在25℃時我們就可栽植,其栽植密度可根據(jù)當(dāng)?shù)貤l件自行調(diào)整。我們栽種具體方法是:首先將田中老茭墩連泥挖起,按其生長趨向進行分墩,每墩都要有老莖以及匍匐莖。我們是外地引苗的,我們在運輸時需及時的灑水遮蔭。如果茭苗過高,則需栽葉,留30cm即可。一般情況下我們每畝栽種種苗1100到1300墩,當(dāng)然了我們栽種的基本苗是在6 000株每畝。其對應(yīng)的栽插深度以老莖沒土即可。我們在栽植時最好選在傍晚日斜以及陰雨天進行。
我們栽種的夏菱白其就可以覆膜催苗,這樣成菱率早,能夠提前兩到三周采摘。像早熟豐產(chǎn)的小蠟臺、劉潭菱等,我們可以在開春覆膜。覆膜前需割殘茬,同時我們還可以每畝輔助施加腐熟的有機肥兩噸作為育茭的基肥。同時在三月底輔助施加尿素30公斤,磷肥80公斤來輔助崔苗。
5 新茭田田間管理
5.1 水位控制
我們在進行水位調(diào)控時,需要按照“前淺中深后淺”的原則進行。前期水位3到5厘米即可,后逐漸增至7到 9厘米,最后在七八月份增至10到15厘米最佳,其孕茭期的水位要在15到20之間,同時我們還要定期換水防高溫。在其休眠期淺水保濕即可。
5.2 施肥管理
“前重中輕后重”的原則就是我們茭白水肥管理的核心。當(dāng)我們定植茭苗成活后每畝補加糞尿水一立方米養(yǎng)苗,同時我們還要視植株長勢來追施速效肥。其孕茭始期我們可以每畝加尿素20公斤,磷肥4公斤,鉀肥15公斤來孕茭。秋栽新茭在越冬前施肥即可,其施肥多少與春季相同。同時還可以用0.1%到0.2%的硫酸鋅溶液對不同時期的茭白都分別噴施1次[2]。
5.3 摘除黃葉
在我們除草活棵耘田后,及我們要及時打去茭白的枯黃老葉,一般我們都是在七八月份哥進行黃葉剝除的。我們在剝老葉時,要在基葉剝起,不能傷到嫩莖。
6 老菱田田間管理
我們在菱白越冬時要放干田水,齊泥去殘補缺后,灌淺水1到2厘米,在其春季萌發(fā)時,每畝施糞尿3立方米肥水催芽。萌芽后30天再追肥一次。當(dāng)茭白過密時要疏苗[3]。
7 采收、留種
茭白的心葉短縮,有腰狀現(xiàn)象,假莖露茭肉時為采收期。我們在其采收時要從蔓管處擰斷,以便包裝貯運。因為茭白時無性繁殖的,所以我們要嚴格留種。我們一般只秋選。選株形整齊,孕茭率高,茭形肥大的茭白作為來年的種苗。
8 總結(jié)
總的來說,我們想要無害化栽培茭白,那么我們就要做好茭白的選種育種、整地施肥、定植、水肥管理、采収、留種工作,這樣我們所種植的茭白才會少患病多出茭,我們也才能夠獲得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鄧建平,黃建中,郭得平.縉云縣大洋鎮(zhèn)高山茭白高效無公害栽培技術(shù)[J].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上半月刊),2011(01):97-98.
[2]汪詩華,江治良,何愛珍,余建忠,余英鳳.高山茭白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上海蔬菜,2010(01):29-30.
[3]符長煥,鄭春龍,翁麗青.余姚市茭白主栽品種及無公害栽培技術(shù)[J].中國蔬菜,2018(2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