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舒
摘要:現代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進程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fā)展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而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背景下也采取了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迎接世界市場的沖擊。改革開放使得大量外資公司流入我國,跨國公司在我國的市場影響力也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我國公司的向外發(fā)展也使得我國本土公司面臨著跨國經營的挑戰(zhàn)。對于跨國公司而言,快速實現本土化是其在國際市場立足的必然選擇,故本文針對當前跨國公司經營過程中的本土化戰(zhàn)略動機進行分析,并對提升跨國公司本土化經營水平的可行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提升我國跨國公司的經營效果提供方法借鑒。
關鍵詞:跨國公司 本土化 經營策略 戰(zhàn)略發(fā)展
跨國公司是在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背景下所產生的一類公司模式。在當今全球市場的發(fā)展大環(huán)境下,跨國公司作為跨國界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主體,其存在為金融資本的跨國流動提供了渠道??鐕镜慕洜I效果也間接反映著一個國家的市場化發(fā)展水平,因此近年來我國政府支持和鼓勵本土公司“走出去”,跨國實現國際化發(fā)展,而跨國公司的本土化轉型能否成功則直接關系到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否順利開展。
一、跨國公司本土化戰(zhàn)略實施的動機分析
(一)實現本土化是跨國公司合理配置資源的需求??鐕镜纳a經營可以看作是對世界市場的資源進行獲取和調配,因此跨國公司在海外市場的一項重要經營活動就是對當地的資源、社會文化、經濟發(fā)展水平等信息的獲取,從而再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來判斷該如何對自身的資源進行調配以滿足公司的盈利需求。而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中開展信息收集獲取工作并不容易,本土公司對外來公司的本能排斥性會使得跨國公司對目標地區(qū)的信息獲取變得極為困難。因此跨國公司需要迅速轉變自身經營特點,適應當地的消費需求,找到市場切入點,樹立本土化的經營形象,進而為公司的資源配置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實現本土化是跨國公司進入目標市場的需求。對于東道國而言本國公司永遠是首先進行扶持和發(fā)展的,而跨國公司的駐入則是要為本國建設做出促進作用,因此在制定跨國公司準入標準是東道國往往會設定一系列的規(guī)則,例如對跨國公司的土地采購、雇員構成、股權構成等進行要求和限制??鐕颈仨氁獫M足東道國所設置的相關市場準入規(guī)則后才可以在東道國境內開展經濟活動,而當跨國公司滿足這些要求后自身也就具備了一定的本土化特點,這不僅使得跨國公司的經營活動可以正常開展,如果跨國公司可以用心經營這一本土化進程,甚至還可以獲取到稅收或政策等方面的“超國民”待遇。
(三)實現本土化是跨國公司降低經營成本的需求。公司的經營歸根結底是為了經濟效益,跨國公司的經營雖然由于國界上的跨越而增添了更多的政策、文化等維度的內容,但其經營的根本目標仍然是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鐕緦崿F本土化代表著公司的經營活動已經被東道國所認可和接受,在這樣的情況下跨國公司便可以使用東道國的原材料資源,雇傭東道國的人力資源,這不僅使得跨國公司的制造費用和勞務成本大大降低,恰當運用東道國的原材料優(yōu)勢還可以幫助公司節(jié)約大量的生產成本。近年來西方發(fā)達國家紛紛將自身的生產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的做法就是運用了跨國經營的成本優(yōu)勢,從而降低自身的產品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公司銷售利潤。
二、跨國公司本土化經營戰(zhàn)略的實施可行方法
(一)跨國公司營銷的本土化。跨國公司若想立足于東道國,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要讓東道國消費者認可自身的產品,從而才能夠產生購買自身產品的行為,進而為跨國公司帶來利潤。而若想提升自身的消費者認可度,跨國公司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采取本土化的營銷方式。例如,好麗友公司在進入我國市場后采取了“以和為貴”主題的廣告營銷策略來推銷自身產品,這就是恰當運用了中韓兩國對于孔子文化認同的共通點進行本土化營銷的鮮明例子,時至今日有許多中國人甚至以為好麗友品牌為中國品牌,即使在“薩德事件”的特殊時期,好麗友品牌也并沒有受到過多波及。
(二)跨國公司品牌的本土化。許多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都將品牌作為自身的形象代表,因此不愿將自身的公司品牌進行本土化適應,認為這樣就是對公司經營文化和目標的違背。誠然,品牌中蘊涵著公司對于自身經營的美好希望,也是公司價值觀的外在體現,但為了適應不同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消費水平的地區(qū)的消費需求,跨國公司也需要對自身的品牌進行本土化變革。在品牌本土化上較為成功的例子便為“寶潔”公司,其許多產品不僅依據東道國的社會需求調整了配方,在品牌名稱的選擇上也充分調研了東道國的消費者偏好,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立白”、“奧妙”等一系列被中國消費者所喜愛和接受的品牌。
(三)跨國公司人力資源的本土化??鐕镜慕洜I活動不可避免的需要東道國地區(qū)的勞動力支持,因此在跨國公司進行本土化經營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人力資源的本土化變革??鐕镜娜肆Y源本土化選擇主要基于兩個原因,其一是對人力資源成本的節(jié)約需求,例如耐克公司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雇傭當地工人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勞務成本和生產成本,其二則是對公司盡快“入鄉(xiāng)隨俗”的需求,通過聘請當地的管理層員工,公司可以盡快的把握當地的人文文化,從而促進自身本土化的管理水平提升。
總結:綜上所述,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經營戰(zhàn)略是跨國公司開展一切經營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對于跨國公司而言實現本土化對其相應成本的節(jié)約、海外市場的開拓和經濟利潤的提升均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的跨國公司應當充分認識到本土化發(fā)展的重要意義,盡快的在東道國實現本土化,從而為開展跨國經濟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