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王學彬,李小偉,汪曉娟#
(1.阜陽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安徽 阜陽 236000; 2.上海長海醫(yī)院藥學部,上海 200433)
資料顯示,1991—2001年,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腎小管間質疾病導致的急性腎衰竭患者中,病因與藥物有關的患者所占比例由33.3%升至82.2%[1]。《2016年日本藥物相關性腎損傷臨床實踐指南》將藥物相關性腎損傷(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DKI)定義為由于給藥導致新出現的腎損傷或現有腎損傷惡化[2]。社區(qū)獲得性DKI(community-acquired DKI,CA-DKI)是指患者在入院前已經發(fā)生的與藥物相關的腎損傷,常見于患者自我治療或非專業(yè)治療后,該病起病隱匿、進展迅速,癥狀復雜無特異性,易遷延、誤診和漏診[3-4]。目前對于CA-DKI的研究、報道較少,一項全國性社區(qū)獲得性急性腎損傷現狀的調查結果顯示,社區(qū)獲得性急性腎損傷患者中,病因與腎毒性藥物有關的患者占59.9%[5-6]。本研究對阜陽市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CA-DKI患者的發(fā)病原因和治療方案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CA-DKI的預防宣教和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在病歷系統(tǒng)中,檢索2010—2018年我院收治的入院診斷為“急性腎衰竭”或“急性腎損傷”且有明確腎毒性藥物用藥史的病例。按照診斷標準進行人工篩選,提取相關信息,包括患者人口學數據、入院診斷、基礎疾病、臨床表現、疑似致病藥物、入院前后的實驗室檢查結果、腎活檢情況、治療藥物、血液透析及治療預后等,填入CA-DKI患者信息表,分類統(tǒng)計分析。納入標準:全面細致追溯可疑藥物應用史,過去1周內使用具有潛在腎毒性的候選藥物;具有腎損傷的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排除其他原因,停用腎毒性藥物后腎損傷改善或中止進展;腎功能指標水平在近6個月內相對穩(wěn)定。排除標準:非藥物相關的急性腎損傷或腎衰竭及資料不完全者。資料顯示,急性腎損傷網絡(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標準較急性透析質量指導組(risk of renal failure,injury to the kidney,failure of kidney function,loss of kidney function and end-stage renal failure,RIFLE)標準具有更好的診斷敏感性[7]。故CA-DKI診斷標準參照AKIN診斷標準,見表1。預后標準:以出院時間為觀察點,按照癥狀、體征及腎功能指標,將患者預后分為治愈、好轉、無效和死亡。
表1 AKIN診斷標準Tab 1 Diagnostic criteria of AKIN
本研究共入選58例CA-DKI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3例;農村患者44例,城市患者14例;年齡25~82歲,平均(56±22)歲;治療時間1~51 d,平均(13±11.0)d。
58例CA-DKI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性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女性,但女性患者的好轉率高于男性,見表2。
表2 58例CA-DKI患者的性別分布及其治療結局Tab 2 Gender distribution of 58 CA-DKI patients and their treatment outcomes
58例CA-DKI患者中,≥45歲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為72.4%;<45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轉率較高;隨著年齡增長,治愈率逐漸降低,好轉率升高,見表3。
表3 58例CA-DKI患者的年齡分布及其治療結局
Tab 3 Age distribution of 58 CA-DKI patients and their treatment outcomes
年齡/歲病例數構成比/%治療時間/(x±s,d)治療結局治愈/例治愈率/%好轉/例好轉率/%無效/例無效率/%<451627.613±15.0743.8637.5318.845~<601119.014±13.0218.2654.5327.360~<751729.311±6.9317.61058.8423.5≥751424.111±8.5214.31071.4214.3合計58100.012±11.01424.13153.41322.4
導致CA-DKI頻次數排序居前3位的疑似藥物依次為抗菌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和中藥,見表4。58例CA-DKI患者中,口服給藥者29例(占50.0%),靜脈給藥者18例(占31.0%),口服聯(lián)合靜脈給藥者11例(占19.0%)。
經停用腎毒性藥物,積極治療原發(fā)病,補液、利尿,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護腎,營養(yǎng)支持及腎臟替代治療(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等措施后,CA-DKI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消失,腎功能指標好轉,見表5?;颊邚某霈F不適到確診,平均需要(5.6±2.2)d;其中22例患者接受RRT,6例患者進行了腎活檢。CA-DKI的主要治療藥物包括保腎藥、改善循環(huán)藥、利尿劑及激素;使用病例數最多的保腎藥為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其次為金水寶膠囊;存在保腎藥與改善循環(huán)藥聯(lián)合應用情況,見表6。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排泄器官,特殊的結構和功能導致其極易受損。藥物是導致腎損傷的危險因素之一。隨著制藥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藥物品種數日漸繁多,加之居民自我保健行為的增多和人口的老齡化,導致CA-DKI高發(fā),高齡人群尤甚[8]。
表4 導致DKI的疑似藥物Tab 4 Suspected drugs that caused DKI
表5 CA-DKI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變化情況Tab 5 Changes of kidney function indices of CA-DKI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6 CA-DKI的主要治療藥物Tab 6 Main therapeutic drugs for CA-DKI
本研究中,發(fā)生CA-DKI的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與王亞芳教授等[5]的研究結果不同,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偏少有關,而且根據入院診斷篩查CA-DKI可能會導致檢出率偏低。男性CA-DKI患者的治愈率為44.0%,顯著高于女性的9.1%,可能與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齡[(48±23)歲] 明顯低于女性[(61±18)歲]有關,但年齡與預后的關系尚無研究證實[9]。<45歲患者的治愈率最高,且治愈率隨患者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與年齡呈負相關;好轉率隨患者年齡的增長逐漸升高,可能與高齡患者會更早接受RRT,而年輕患者對RRT的接受度不高有關[10]。75.9%的患者來自農村,其中農民22例、無業(yè)人士22例,提示區(qū)域經濟水平不高、衛(wèi)生環(huán)境較差和文化水平偏低人群更易發(fā)生CA-DKI,與王亞芳教授等[5]的研究結果相符。
統(tǒng)計結果顯示,導致CA-DKI的藥物與導致醫(yī)院獲得性DKI的藥物種類有差異[11]。與較多資料[12-13]相同,本研究中導致CA-DKI的藥物主要為抗菌藥物,抗菌藥物致CA-DKI頻次數占36.0%。社區(qū)存在使用頭孢吡肟、氨曲南等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的現象,反映出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分級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社區(qū)診所為避免皮膚過敏試驗,選擇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為降低成本,使用質量層次不高或瀕臨淘汰的品種,以上可能是CA-DKI高發(fā)的因素之一。腎損傷是非甾體抗炎藥的主要不良反應[14]。本研究中,非甾體抗炎藥致CA-DKI頻次數占33.3%,可能與社區(qū)患者多高齡且伴有慢性疼痛疾病,長期不規(guī)范使用雙氯芬酸鈉、布洛芬及阿咖酚散等鎮(zhèn)痛藥有關[15]。另外,對乙酰氨基酚為復方感冒藥中常用的解熱鎮(zhèn)痛成分,患者常急于治療而合用2種或多種復方感冒藥,導致對乙酰氨基酚超劑量,造成腎損傷。中藥致CA-DKI頻次數占14.7%,導致CA-DKI的中藥包括中成藥、草藥及偏方土方藥酒等,常見于患者自我保健治療,患者主觀認為中藥安全、偏方治大病,用藥隨意是CA-DKI高發(fā)的另一因素??共《舅幹翪A-DKI頻次數占4.0%,主要為阿昔洛韋,其為常用的抗病毒藥,使用時應嚴格遵照藥品說明書的要求,藥物濃度應≤7 g/L,單次輸液時間>1 h,過濃或過快易導致阿昔洛韋在腎小管內結晶、堵塞,造成腎損傷[16-17]。
本研究中,單用保腎藥者有23例,二聯(lián)應用保腎藥者8例,三聯(lián)應用保腎藥者16例,四聯(lián)應用保腎藥者9例,還原型谷胱甘肽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保腎藥,研究結果顯示其療效確切[18-19]。腎衰寧顆粒、腎炎康復片和腎康注射液等保腎藥成分相似、藥理作用相同,聯(lián)合應用不妥,建議單用或聯(lián)合應用2種藥理作用不同的保腎藥,如金水寶膠囊與腎衰寧顆粒聯(lián)合應用[20]。保腎藥與改善循環(huán)藥聯(lián)合應用存在重復用藥的問題。保腎藥一般都含有改善循環(huán)的成分,如丹參、紅花、川芎等,兩者聯(lián)合應用過多,會增加肝腎負擔,不利于肝腎功能的恢復。本調查中,29例患者使用了利尿劑,主要為呋塞米和托拉塞米,其中13例患者出現浮腫,其余患者無明顯容量超負荷問題?!陡纳迫蚰I臟病預后組織急性腎損傷臨床實踐指南》[9]建議,利尿劑僅用于改善急性腎損傷患者容量超負荷問題,否則不推薦使用,建議CA-DKI患者使用袢利尿劑時應嚴格控制指征。
綜上所述,CA-DKI的發(fā)病率與地區(qū)經濟水平呈負相關,治愈率隨年齡增長而降低,診斷、治療普遍存在延誤。改變居民的用藥、保健習慣,提高醫(yī)師的用藥水平,有助于預防和減少CA-DKI的發(fā)生。CA-DKI的治療應遵循指南及循證醫(yī)學證據,結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保腎藥、利尿劑及R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