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玲
“老師,您來啦!”剛走進教室,蔣同學就笑嘻嘻地和我打招呼,“我想告訴您幾件事情,讓您有點心理準備。” 我的心“咯噔”一下:這群家伙又折騰出了什么事?
“老師,午休時,有一個同學玩手機被宿管抓了,有一個寢室因為遲遲不就寢被宿管老師扣分了,謝同學和另外兩個同學還打了起來。我們班大概要扣掉20分啦!”
這個時候,說不煩躁是假的。雖然深知某些問題會有反復,但如此強烈的反彈是我始料不及的。一下子扣掉這么多分,我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又一個聲音說,榮譽那么重要嗎?有重于榮譽的東西嗎?想起盧梭在《愛彌兒》中的一句話:你要知道,你的榮譽不在你自己身上,而在你的學生身上;要糾正他們的過失,就必須分擔他們的過失;要洗雪他們的恥辱,就必須承受他們的恥辱。我得分擔、承受,至少我得了解情況。
我冷靜了一會兒,露出微笑:“小蔣同學,謝謝你提前告知我。”
等一下就要上課了,我該怎么辦?我有三個選擇:從情境中離開,改變它,或者完全接受它。我想我該離開當下的情境,丟掉負面情緒,進入上課前的準備之中。
不一會兒,人都來齊了。大家默默地看著我,教室里很安靜。突然,有一個學生說:“老師,你要保持好心情哦,千萬別被他們氣瘋了!”
我微笑著說:“謝謝你們的關心哦,我不會氣瘋的。這段時間你們表現(xiàn)確實不錯,但是你們的壞習慣并沒有完全改掉。老師知道你們也努力了,也許是老師做得還不夠,或者今天這些同學有別的特殊的原因。下課后,請這幾位同學和我好好溝通一下,我們還是先上課吧!”
教室的氣氛一下子輕松起來,同學們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去了。
經過多方了解,事實如下:
小廖同學因為中午剛從家里返校,本來打算下午一上課就把手機交給我,但是午休的時候沒忍住,拿出來玩了一會兒,被宿管老師抓了個現(xiàn)行。
308寢室的許同學手痛,就用一個塑料袋子裝滿了水敷在手臂上,夏同學好奇,用手指一戳,袋子破了,水灑在了顏同學的床鋪上。于是,寢室里亂糟糟的,被宿管老師扣分了。
謝同學因為心情不好,別人碰了他一下,于是把情緒發(fā)泄在了無辜同學的身上。
我一邊聽,一邊想,其實這些差不多是孩子的本能反應,如果我也是本能地批評責罵,那就失去了教育性……我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
孩子們離開我的辦公室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廖同學中午返校我是知道的,他的自制力確實差一些,我為什么不問問他帶手機了沒?許同學的手臂痛,我竟然事先沒有察覺,對學生是否關愛不夠?至于謝同學,他的脾氣向來火爆,今天是因為什么心情不好?我關注到了嗎?
第二天的班會課,我首先進行了自我檢討。我誠懇地說:“你們犯錯,就是老師犯錯;你們成功,就是老師成功。老師做得不夠,需要大家?guī)兔?。大家能不能和我一起許下承諾:這個星期我不違紀違規(guī)?”同學們爽快地答應了,并鄭重其事地寫下了承諾書。
一周過去了,我不僅得到了同學們的支持和幫助,而且有效地培養(yǎng)了大家的良好習慣。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撥開情緒的迷霧,才能看到情緒背后的故事,做真正的教育。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明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