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忠軍
【摘 要】目的:對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對治療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療效以及生活質量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我院對收治的126例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進行分析,患者就診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對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并進行分組,實驗組患者53例,對照組患者73例。其中,對對照組患者進行PC治療,對實驗組患者進行根治性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實驗組中,患者在生活質量評分、軀體功能評分、物質功能評分、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導管留置時間等指標評價中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值<0.05,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對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進行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因而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37.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前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泌尿系統疾病患者數量越來越多,其中,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發(fā)生于老年人群中,針對該類患者臨床中以往采用開放性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開放性手術方式具有創(chuàng)傷大、術后并發(fā)癥等缺陷,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1]。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微創(chuàng)技術得到了發(fā)展并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其突破了傳統治療方式的局限性,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對此,為了探究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本研究對126例老年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進行分析,其具體過程如下。
一 資料和方法
1 對象選擇
我院對收治的126例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進行分析,患者就診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實驗組患者53例,對照組患者73例。在對照組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0例,患者年齡在46-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歲;腫瘤直徑1-4厘米,平均直徑2厘米。在實驗組中,女性患者38例,男性患者35例,患者年齡在46-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歲;腫瘤直徑在1-5厘米之間,平均直徑為2厘米。排除標準:將具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患者、語言障礙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給與排除。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進行比較,結果顯示P值>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2 實施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膀胱切除術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腰硬聯麻,并在其腹部做切口,找到腫瘤位置并將其以及附近2厘米處的組織徹底清除,然后對傷口進行縫合,并將導管置入其中,待患者術后14天后將導管移除。對實驗組患者采用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腰硬聯麻,然后取截石位,通過電汽化鏡切除患者腫瘤部位的膀胱壁以及其周圍的膀胱組織直到深肌層。對患者膀胱外的脂肪組織進行汽化[2]。在手術過程中,若患者膀胱頸較窄,可將前列腺進行部分切除,保證患者膀胱中尿液充盈,尿液量在150-200毫升左右,患者術后7天內進行拔管。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和手術指標等進行評價,手術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導管留置時間等。生活質量量表包括社會關系、軀體功能等四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4 數據分析
對以上研究中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20.0,用百分號代表計數資料,用正負標準差代表計量資料,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進行兩組差異性比較,當結果P<0.05時,說明統計學意義顯著。
二 結果
1 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
實驗組患者在軀體功能、物質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會關系等評分中顯著高于對照組,P值<0.05,有顯著差異,如表1所示:
對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等進行評價
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導管留置時間為54.23±7.52、40.02±5.38、5.36±0.85,而對照組分別為66.87±8.41、59.96±7.21、8.96±1.34,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值<0.05。
三 討論
膀胱癌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好發(fā)于老年群體中,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具有相對較高的致死率,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針對該類患者臨床中通常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相比較傳統的手術方式具有出血量少、創(chuàng)口小、術后并發(fā)癥小等優(yōu)點,尤其適用于對老年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治療中。由于老年患者歲數較大,身體機能較弱,且很多患者同時伴有其他類型疾病,有些患者無法承受創(chuàng)傷性較大的手術,因而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對于老年患者來說具有更加安全和有效性的優(yōu)勢。該手術方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將患者膀胱壁以及外部脂肪層深度清除,同時將腫瘤基底部位2厘米半徑內的正常粘膜切除,在實際過程中需要選擇資歷深手術醫(yī)師進行,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嚴格操作[3]。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實驗組患者實施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其在生活質量評分、軀體功能評分、物質功能評分、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導管留置時間等指標評價中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值<0.05。綜上,通過對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進行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降低患者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術后并發(fā)癥少,因而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盧毅.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8:87-89.
榮譽.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52-54.
李寧.根治性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9,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