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普外科護理配合中常見的風險因素和對策。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9月選取該院普外科患者,通過回顧分析風險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結果 普外科護理常見風險因素較多,通過相應的對策實施,降低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獲得了理想的護理滿意度。結論 普外科在護理過程中面臨較多的護理風險,所以護士一定要提高風險防控,針對經(jīng)常發(fā)生的風險隱患,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關鍵詞] 普外科;護理;手術;風險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 R24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c)-0076-02
普外科患者需要長時間在醫(yī)院接受治療,通過手術治療方式治療疾病均需要長時間制動。普外科護理對護士要求很高,由于治療時間長,而且患者有身體創(chuàng)傷很容易發(fā)生感染等護理風險,因此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范護理風險。護士要意識到自身責任的重大,從而切實提高護理風險意識,加強對護理環(huán)節(jié)的總體把控[1],2017年3月—2018年9月該文對普外科的護理風險工作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普外科患者為實驗對象,計80例。男55例,女25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5.7±3.4)歲。所有患者在該院接受了手術治療,并且在該院接受護理服務。
1.2? 圍手術期護理風險因素
1.2.1 手術前? ①護士技能問題:普外科的護士自身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新入職護士在技能方面缺乏培訓,由于操作技能水平不高、職業(yè)道德水平欠缺等,因此可能引起護患糾紛。另外,護士對于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認識不夠,導致患者并發(fā)癥率較高,未能及時進行處置,引起安全隱患。②護士和患者缺乏溝通,未能將治療過程中的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向患者詳細講解,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強。③護士未采取恰當?shù)逆?zhèn)痛護理措施,導致患者因為劇烈疼痛而導致應激反應,影響預后情況。
1.2.2 手術后? ①病房環(huán)境對風險因素隱患也有影響,一些醫(yī)院的病房空間非常狹窄,例如床位密度大,環(huán)境消毒不徹底會造成交叉感染等。另外,地面存在障礙物也會導致患者發(fā)生跌倒等風險事件。此外,一些病床的圍欄設施不到位導致患者墜床等。以上情況都增加了風險隱患。②患者術后長時間保持固定體位,肢體長期處于制動狀態(tài),因此血流緩慢,一些患者長期處于昏迷狀態(tài),肢體活動幾乎為零,血流滯緩導致深靜脈血栓。③術后護士未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拐杖助行器,導致患者跌倒。④肺部感染:患者術后長時間臥床,呼吸道分泌大量的粘液,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引起肺部感染。另外,口腔如果不及時清理也會引起細菌下行感染肺部。一些患者不能有效咳嗽,害怕引起傷口疼痛,因此分泌物增加引起肺部感染。⑤體位性低血壓:手術后患者需要長時間靜養(yǎng),特別是老年患者更需要長時間臥床接受護理,但是很容易導致發(fā)生低血壓,因為長時間平躺后轉(zhuǎn)為坐立姿勢就會導致血液大量轉(zhuǎn)移到下肢部位,而靜脈回流的血液就少了,所以經(jīng)常發(fā)生低血壓容易導致患者站立不穩(wěn)而跌倒[2]。
1.3? 護理風險的管理對策
1.3.1 手術前護理風險管理? 對護士進行技能培訓,特別是對于新入職的護士要重點進行培訓,采用醫(yī)院自制的考核試卷進行考核,只有成績合格才能夠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護士自身也要認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積極向經(jīng)驗豐富的同事學習,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同時要加強護理風險意識,對普外科經(jīng)常發(fā)生的風險隱患,提前做好預防和應急措施。為了切實掌握患者情況要和患者加強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隱患風險點[3]。
1.3.2 手術后護理風險管理? ①為確保病房內(nèi)通氣治療后要加強通風和衛(wèi)生條件改善工作,護士要保持地面整潔干凈沒有障礙物。做好房間內(nèi)的消毒滅菌工作,加固好床位的護欄,避免患者從床上墜落。另外要注意病房內(nèi)盡量避免擺放尖銳器物,否則將會對患者造成意外創(chuàng)傷。②遵醫(yī)囑使用抗菌藥物和抗血栓藥物,禁止濫用抗生素,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避免發(fā)生細菌感染等。當氣溫較低時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低溫環(huán)境下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給病毒趁虛而入的機會。③疼痛護理:疼痛會導致一定的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所以護士要盡可能減少患者的疼痛,做好疼痛護理。不同患者的疼痛閾值不同,若疼痛感較輕可以通過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看電視、看書等方式,如果疼痛感較為強烈,可以作為一種使用鎮(zhèn)痛藥物。一些患者疼痛難忍,可以選擇靜脈留置鎮(zhèn)痛泵的方式,鎮(zhèn)痛的效果更為持久和穩(wěn)定。④活動指導:注意要保護好骨折側的肢體,避免受到壓力或者姿勢過度彎曲。要對患者的下肢以及足背和皮膚等進行詳細觀察,注意觀察是否存在血腫、皮膚溫度降低等癥狀。⑤預防深靜脈血栓:肢體按摩有利于加快肢體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液滯緩問題,從而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護士要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輸液,盡量避開下肢靜脈穿刺,術后加強巡視,為避免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要注意對下肢的對顏色進行密切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下肢為青紫色,則高度懷疑為靜脈血栓,要將情況及時向值班醫(yī)生匯報,并且對足背的動脈搏動進行測量,一旦發(fā)生異常要及時進行處理。⑥預防跌倒: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容易發(fā)生跌倒,所以要盡可能避免跌倒發(fā)生,可以為患者配備拐杖助行器,方便患者行走。護士要做好助行器的使用指導工作。⑦預防感染:臥床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肺部感染,所以護士要指導患者進行咳嗽,掌握咳嗽的技巧,從而充分將氣管和支氣管內(nèi)的分泌物咳出體外,避免細菌在肺部繁殖。護士要準確把握吸痰的時機,盡可能地提高吸痰的效率,減少吸痰的次數(shù)。若患者的痰液較為粘稠首先要進行氣道濕化,遵醫(yī)囑進行密閉式吸痰護理。護士在其他操作時,一定要注意避免損傷到患者的呼吸道[4],所以盡量保持輕柔的動作,做到迅速快捷,掌握好吸痰的時間,不能超過15 s,并且要控制好壓力,壓力要適中。加強氣道濕化護理,用5 mL的注射器抽取0.45%NaCl注射液2 mL,連接在微量泵上向氣道中持續(xù)滴入注射液,氣道濕化時,根據(jù)患者呼吸道痰液情況適當調(diào)節(jié)濕化量。按照實際需求采取相應的氣道濕化護理,通常情況下將濕化液的溫度保持在34℃,濕度保持在80%。⑧預防體位性低血壓:手術后長時間臥床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所以患者如果要起床則指導其緩慢坐起。第1次下床由護士進行攙扶,可以先將床頭抬高一定角度,讓患者先保持座位后再站立[5]。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通過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x±s),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百分率(%),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2? 結果
經(jīng)過護理風險干預后,普外科的護理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相比,干預前有效降低(P<0.05)。如表1。
3? 討論
普外科患者具有較強的應激反應,身體機能有顯著的改變,不僅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免疫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都有影響和變化。為了提高護理質(zhì)量,普外科要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普外科所接受的患者均為手術治療患者,因此身體均受到了創(chuàng)傷,很容易發(fā)生護理風險。特別是一些老年患者由于長時間患臥床并且合并其他慢性并發(fā)癥,更容易發(fā)生護理風險。作為普外科護士一定要認識到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積極做好護理風險預防方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fā)生[6],在護患關系高度緊張的當下,護士一定要做好患者的護理服務工作,在風險管理的同時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隱私權,做好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7]。另外,要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只有切實掌握患者的具體資料才能夠?qū)嵭嗅槍π缘念A防措施,并且提高護理措施的有效性[8]。該次研究以該院的普外科患者為例,探討了護理風險對策,并且獲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由此可見,進行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普外科存在一定的護理風險,只要積極采取相應的護理風險管理對策就能夠減少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張幸國,趙青威,李盈,等.護理風險預警監(jiān)控在普外科管理中的探索與實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7,12(4):233-235.
[2]? 趙英娜,劉華平.普外科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工具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4):442-447.
[3]? 趙萍,艾鴻飛,鐵渝.普外科患者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0(5):526-527.
[4]? 劉瑋,鞠倩,徐飛,護理風險預警監(jiān)控在普外科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4):249-250.
[5]? 邵志赤.護理風險預警監(jiān)控管理在提高ICU護士控制深靜脈置管相關感染執(zhí)行力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藥,2016, 23(18):155-157.
[6]? 卜劍.護理風險管理對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96(11):89-90.
[7]? Lee JS,Seo EJ.Effects of pati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nursing goals on function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in surgical 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8,8(12):87-88.
[8]? 陳由萍.護理風險管理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7(6):76-78.
(收稿日期:2019-02-27)
[作者簡介] 王林香(1982-),女,湖北十堰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