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野喜孝,阿姆內利亞的陷阱,1992-豹頭王傳說
1952年生于日本靜岡市,15歲時即以天才之資進入當時如日中天的動畫制作公司“龍之子”,為經典動畫名片《科學小飛俠》《小蜜蜂》等進行人物設計。80年代初期開始為科幻雜志5F創(chuàng)作插畫,與日本知名小說家夢枕貘、菊地秀行等合作,曾連續(xù)四年獲得日本科幻作品類最高獎項“星云賞”。80年代晚期,天野率先跨入電子游戲角色人物設計,該款電子游戲《最終幻想》今已發(fā)展到第15代。90年代天野喜孝再度跨足舞臺設計和電影場景等,并于巴黎、紐約成立工作室,藝術成就逐漸受到國際藝壇重視。2000年與尼爾·蓋曼(Neil Gaiman)聯(lián)手創(chuàng)作的“THE SANDMAN:The Dream Hunters”,獲雨果獎提名,并拿下埃茲納漫畫產業(yè)獎(美國動漫界奧斯卡獎)。
自1960年代起,天野喜孝便活躍于動漫、游戲、插畫、純藝術、美術設計等多個領域,且至今仍保持著強大的創(chuàng)作激情與藝術生命力。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chuàng)作,對日本動漫文化及游戲產業(yè)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出身漆藝之家,天野喜孝不但在學習日本傳統(tǒng)繪畫如浮世繪中奠定了藝術基本功,并在15歲之時加入了日本始祖級動畫制作公司“龍之子”。更從西方藝術各個流派中擷取所需,不斷為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積累勢能。
198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騰飛,日本科幻與動畫如日中天,二次元文化席卷全球,憑借時代發(fā)展的大勢推動,天野喜孝作為獨立藝術家,在游戲人物設定之外開始插畫創(chuàng)作,連續(xù)四年獲得日本科幻行業(yè)的最高獎項“星云賞”,成為日本動漫行業(yè)浪潮之巔的領袖人物之一。
天野喜孝一直都能作為探索前沿的藝術引領者,站在浪潮之巔。而每次社會變遷的漲落起伏,也為天野喜孝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白晝幻想”創(chuàng)意素材,使“天野流”的藝術語匯得以日益完整。
本次由上海藝倉美術館推出的本年度首檔國際藝術大展“白晝的幻想——天野喜孝藝術展”,將呈現(xiàn)該位日本藝術巨匠的歷年經典創(chuàng)作,包括近200幅原畫,38幅手繪原作以及動畫電影作品7部,不僅窺探其五十余年的創(chuàng)作軌跡,亦折射出半個世紀的時代鏡像。
白晝的幻想——天野喜孝藝術展
展期:2019.6.1-2019.9.1
時間:10:00 18:00(17: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地點:藝倉美術館(上海浦東新區(qū)濱江大道4777號)
1、白晝的幻想一天野喜孝藝術展,展覽現(xiàn)場,圖片由藝倉美術館提供
2、白晝的幻想一天野喜孝藝術展,展覽現(xiàn)場,圖片由藝倉美術館提供
3、天野喜孝,Candy GirlM-1.2008YoshiTAKAAmano
4、天野喜孝,夢中的“D”,1986-吸血鬼獵人DYoshitaka Amano
5、天野喜孝,天馬之夢1991-亞爾斯蘭戰(zhàn)記Yoshitaka Am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