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芳 何海燕
摘 ?要:該文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為檢測工具,對永州市地方高職院校150名女教師進行測評,結果發(fā)現(xiàn)地方高職院校女教師與全國教師常模在人際關系、焦慮和抑郁上差異顯著,她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果高職女教師不能很好地應對各方的壓力,容易導致心理方面的問題,最終會影響其工作、學習與生活。需要當?shù)亟逃鞴懿块T及高職院校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予以緩解。
關鍵詞:地方高職 ?女教師 ?心理健康 ?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189-02
1 ?問題提出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人們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卻忽略了教師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特別是高職女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受忽略。實際上,高職女教師除了要承受來自職業(yè)角色帶來的壓力,還要承受來自社會、家庭等對其作為“女性”的壓力。如果高職女教師不能很好地應對各方的壓力,容易導致心理方面的問題,最終會影響其工作、學習與生活。
2 ?研究對象
該研究選取了湖南省永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與瀟湘技師學院兩所地方高職院校共150名女教師作為研究對象。該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50份,回收138份,有效問卷136份,有效回收率為90.7%。
3 ?研究方法
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研究對象。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為檢測工具,該量表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癥狀、人際關系等10個維度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共有90個項目,采用1~5級評分法。因子均分大于或等于2分提示存在心理問題,因子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表明其有明顯心理問題。因此,凡因子均分大于等于2分視為陽性。
統(tǒng)計學方法:全部有效數(shù)據(jù)輸入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統(tǒng)計方法包括t檢驗、F檢驗等。統(tǒng)計分析中,*為P<0.05.表示差異性顯著,**為P<0.01表示差異性極顯著。
4 ?結果與分析
4.1 地方高職院校女教師心理健康總體現(xiàn)狀
經(jīng)統(tǒng)計,地方高職院校女教師SCL90各因子中,人際關系、焦慮和抑郁3個因子的陽性檢出率居前3位。與全國教師常模對比,地方高職女教師在強迫癥狀、偏執(zhí)兩個因子的得分顯著低于全國教師得分,在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敵對4個因子的得分卻顯著高于全國教師得分,軀體化、恐怖和精神病性3個因子的得分與全國教師對比沒有顯著差異,詳見表1。
4.2 地方高職女教師不同年齡組的對比分析
地方高職女教師在不同年齡組的SCL90因子對比分析中,各年齡組在總均分、強迫癥狀、抑郁、焦慮、敵對和偏執(zhí)存在著顯著差異。其中,30~40歲年齡組女教師的總體心理狀況低于其他年齡組水平,在人際關系和焦慮兩個因子上表現(xiàn)顯著;25~30歲年齡組女教師在強迫癥狀和抑郁兩個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年齡組;50歲以上年齡組女教師在偏執(zhí)因子上表現(xiàn)顯著,詳見表2。
30~40歲的女教師正處于事業(yè)的上升期,且大部分女教師在家庭中還肩負著照顧老人、撫養(yǎng)小孩的重任,因而人際關系可能無暇兼顧,對生活和工作的焦慮感較強;25~30歲女教師初入職場,對自身的發(fā)展存在著較高的期望,而現(xiàn)實中由于職稱、工作經(jīng)驗等原因的限制,難免會存在強迫癥狀和抑郁情緒;50歲以上的女教師,由于其人格與工作、生活經(jīng)驗已趨穩(wěn)定,加上內(nèi)分泌功能逐漸衰退,容易出現(xiàn)偏執(zhí)狀態(tài)。
4.3 地方高職女教師不同學歷組的對比分析
地方高職女教師在不同學歷組的SCL90因子對比分析中,不同學歷的女教師在強迫癥狀、抑郁、焦慮和偏執(zhí)4個因子存在著顯著差異。在這4個因子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女教師的強迫癥狀明顯高于其他學歷組,這可能與她們較長的學習經(jīng)歷、對待工作和生活更追求完美有關。另外,本科學歷女教師的抑郁、焦慮和偏執(zhí)狀態(tài)較為明顯,詳見表3。
4.4 地方高職女教師各職稱組的對比分析
在對SCL90因子的對比分析中,地方高職院校不同職稱的女教師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和焦慮5個因子存在著顯著差異。其中,教授組的軀體化癥狀、人際關系高于其他職稱組,講師組在強迫癥狀、抑郁及焦慮方面表現(xiàn)顯著,詳見表4。
究其原因,可能與教授組教師年齡相對年長有關聯(lián),加之身體素質(zhì)遠不及以前,且人際交往的敏感性也隨之增強;而講師組教師由于具備了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及生活期望,在事業(yè)上存在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與此同時她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也會增強,因而容易出現(xiàn)強迫癥狀、抑郁和焦慮情緒。
5 ?結論與建議
女教師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隊伍中的生力軍,她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引起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從上面調(diào)查情況可知,地方高職女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特別在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敵對4個因子的得分上顯著高于全國教師得分,這與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地方高職院校的建設發(fā)展及女教師自身的角色及發(fā)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要想改變這一現(xiàn)狀,建議從客觀上為女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環(huán)境,因而當?shù)亟逃鞴懿块T及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女教師的心理壓力及身體狀況,尊重女教師,維護女教師的合法權益,在工作與生活上給予女教師更多的關心與幫助,特別是在職稱評定、進修、福利待遇方面應給予相應的傾斜政策,采取一切有利措施緩解高職女教師在社會、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壓力,使她們安心工作、樂于工作,激發(fā)出更多的工作熱情。
參考文獻
[1] 倪海珍,毛建生.高職院校女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研究——以川南地區(qū)高職院校為例[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9):41-43.
[2] 楊珺.關于高校青年女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3(4):40-43.
[3] 陳迪輝.高職院校女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