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歡歡 魏亞楠
摘 ?要:交叉跨越測量是輸電線路工程施工、運維過程中重要的測量要素,交叉跨越測量結(jié)果直接反映輸電線路對跨越物的最終交跨距離。該文針對在線路施工、驗收以及運行過程中交叉跨越點因地形復雜無法直接到達的情況下,對交跨測量的方法進行探討,結(jié)合經(jīng)緯儀、塔尺等基礎(chǔ)測量工具,提出相應的測量方案、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關(guān)鍵詞:交跨測量 ?復雜地形 ?幾何方法
中圖分類號:TP751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c)-0029-02
隨著輸電線路的急速增長,線路走廊資源越來越少。在土地線路走廊資源在減少的情況下,線路只有往高海拔地段發(fā)展,為了與其他線路共享一部分空間資源,電壓等級高的線路更多地出現(xiàn)交跨電壓低等級和同電壓等級線路的情況。交跨地形也越來越復雜,有交跨點在河流中,還有交跨點在山谷中,諸如此類的交跨情況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交跨不易立塔尺(棱鏡)。在這種情況下,線路驗收時和運行中如需對交跨距離進行測量會帶來一定的困難(利用傳統(tǒng)方法)。該課題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一個新的交跨測量解決方案。
1 ?交叉跨越測量的現(xiàn)狀
我們在線路平時運行和線路驗收的過程中,對于線路交叉跨越測量通常采用的是“角平分線”法:用肉眼觀測到交跨的位置,在該交跨點鉛垂線的地面位置立塔尺(棱鏡);大致確定交叉角的角平分線的位置,把儀器架設(shè)在角平分線的適當位置上;儀器對塔尺(棱鏡)進行平距讀數(shù),之后儀器讀出交叉線路和被交叉線在交跨點位置的垂直仰角,利用三角的正切函數(shù)與平距的代數(shù)乘積,利用代數(shù)法算出交跨距離。
這種方法需要在交跨點的位置立塔尺(棱鏡)。在線路交跨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往往出現(xiàn)有很多的交跨點不易立塔尺(棱鏡)的情況:交跨點在山谷中人不易下去;交跨點在通航河流中間,塔尺(棱鏡)立在船舶上不穩(wěn)定會影響到測量的準確;還有另外一些不易立塔尺(棱鏡)的情況。
由于出現(xiàn)了交跨點不易立塔尺(棱鏡)的情況,才有了該方案的提出。
2 ?方案的提出
針對交跨點不易立塔尺(棱鏡)的地形情況下的交跨測量,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線路交跨點與兩條交跨線路交跨檔各自的一基桿塔形成一個三角形,確定一基桿塔點高程為基準高程。儀器分別在該兩基桿塔點處架設(shè),測出該三角形的兩角夾邊,利用正弦定理計算出另兩邊的長度(即交跨點到該兩基桿塔的距離),還要測出兩基桿塔點的相對高差;儀器在該兩基桿塔點處架設(shè),讀出兩條線路交跨點處導線的垂直仰角,計算出相對高差,利用代數(shù)法計算出交跨距離。
3 ?方案的分解
為了更加具體詳細地闡述該方案,我們引入一交叉跨越情況的典型特例,該特例如圖1所示。
兩輸電線路L1檔與L2檔交跨,為山地交跨,L1檔高跨L2檔,交跨點為A1、A2,交跨點無法立塔尺(棱鏡),L2檔交跨桿塔為B和B1,L1檔交跨桿塔為C和C1。如圖1所示,求交跨距離(A1和A2的高距,利用光學測量儀器)。
3.1 確定求解三角形
我們通過觀察,利用鳥瞰方式,以A(A1、A2重合)、B、C三點組成一個三角形,利用儀器測得BC平距,∠B和∠C的角度值,從而建立和確定了△ABC,利用正弦定理求得AB和AC的長度。△ABC在實際中是以三維狀態(tài)存在的,即ABC三點有高差,我們以B點高程為基準高程(假定該點高程為0m)。
3.2 具體測量和計算過程
(1)確定BC段平距和高差。
我們以B點高程為基準高程(假定該點高程為0m),儀器在桿塔B點架設(shè),在桿塔C點立塔尺(棱鏡),利用公式D=K×L×cos2α計算出BC段平距,利用公式H=D×tgα+i-z計算出BC點的相對高差。
(2)確定∠B和∠C的角度值。
儀器在桿塔B點架設(shè),在桿塔C點立花桿,對準C點花桿后,轉(zhuǎn)動鏡頭對準交跨點A1點(參考圖1),得出∠B的角度值。儀器在桿塔C點架設(shè),在桿塔B點立花桿,對準B點花桿后,轉(zhuǎn)動鏡頭對準交跨點A2點(參考圖1),得出∠C的角度值。測得∠B和∠C的角度值后,利用三角形內(nèi)角和公式∠A+∠B+∠C=180°得到∠A的角度值?,F(xiàn)在已測量計算得到∠A、∠B、∠C角度值和BC平距值后,利用三角形正弦定理:sinA/BC=sinB/AC=sinC/AB,分別得出AB和AC的平距值。
(3)確定交跨點A1和A2點的高程。
儀器在桿塔B點架設(shè),轉(zhuǎn)動鏡頭對準交跨點A1點(參考圖1),測出垂直仰角∠A1,根據(jù)H(A1)=AB×tg∠A1+i計算出A1點的高程(由于B點為基準高程點)。儀器在桿塔C點架設(shè),轉(zhuǎn)動鏡頭對準交跨點A2點(參考圖1),測出垂直仰角∠A2,根據(jù)H′(A2)=AC×tg∠A2+i計算出A2點相對于C點的高程,由于B點為基準高程點,參照步驟(1),C點的高程為H,把A2點的高程換算到相對于B點的高程:H(A2)= H′(A2)+H。
(4)計算交跨距離。
A1點和A2點的高差:H(A1)-H(A2)。
上述4個步驟綜合一下,儀器架設(shè)只用兩次,如下:第一次,儀器架設(shè)在桿塔B點位置,在C點立花桿、塔尺(棱鏡),鏡頭對準C點花桿、塔尺(棱鏡),測出BC平距、BC點高差;然后轉(zhuǎn)動鏡頭對準A1點,測出∠B值和A1點的垂直仰角。第二次,儀器架設(shè)在桿塔C點位置,在B點立花桿,鏡頭對準B點花桿,然后轉(zhuǎn)動鏡頭對準A2點,測出∠C值和A2點的垂直仰角。根據(jù)4個步驟的計算式算出交跨距離。
4 ?方案實行中的注意事項
為了確定桿塔B點、桿塔C點儀器架設(shè)點的位置,我們應當在交跨距離最近的導線相瓷瓶懸掛點鉛垂方向打木樁,在木樁上釘釘,該點作為儀器架設(shè)中心點。儀器測量讀數(shù)采用正倒鏡兩次讀數(shù)。鏡頭對準交跨點時:交跨相對準導線下沿,被交跨相對準導線上沿。上述方法把測量時的誤差減少到最小。
5 ?方案的應用性
該測量方案在2014年500kV線路驗收工作中初次使用,線路中某一檔檔跨越一條110kV線路,地形情況如圖1所示。利用該測量方法比較簡便地測量出交跨距離,該文在線路驗收交跨測量過程中總結(jié)得來。該課題具有比較普遍的適用性,在以后的多次驗收和運行過程中使用過。
6 ?結(jié)語
線路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況比較多種多樣,今后應當在生產(chǎn)實踐過程中多思考和總結(jié),盡可能多地總結(jié)出具有典型意義的測量方法應用于實際的生產(chǎn)工作中。
參考文獻
[1] 王清葵.輸電線路施工[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7.
[2] 李巖,張志剛.復雜地形線路視距與高差測量的新方法[A].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第十一屆青年學術(shù)會議[C].2010:77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