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翠芹
清,錢永曰:“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尚”者,高度也,是對當下最具前瞻和趨勢的方式、模式、類型、風度等等的推崇。人們多以時尚指“對社會某項事物一時的崇尚”。時尚與藝術接壤又以服裝服飾產業(yè)最具代表性,狹義上講,時尚產業(yè)就是指代服裝服飾產業(yè)。服裝服飾強調功能性、審美性和文化性融合發(fā)展,離不開科技、藝術和文化的支撐。服裝服飾設計的時尚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引領人們的審美觀、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因而,時尚,融合技術、美學、文化,和諧統一、內外呼應共同塑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心理需求。
服裝服飾設計是人民生活文化的載體。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時尚不僅僅是流行文化現象,也不僅僅是個人審美的產物,而是一種由場域的力量關系所決定的社會產品,而時尚設計則是導向這種社會產品的社會實踐方式”。現代服裝服飾設計中對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社會價值就在于展現出了不同人的社會理念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體現的絕不僅僅是讓現代服裝服飾設計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更應該是伴隨著時代環(huán)境而與時俱進的“時尚觀”。
“時尚”之于服裝服飾設計的意義體現在其“兼容性”上。中華民族發(fā)展的過程就是兼容發(fā)展、與時俱進的過程。民族的自信就體現在文化自信上。從青銅重器的寧厲之美到魏晉名士的文采風流,從漢服的簡儀大方到唐服的兼容并包,無一不是民族的智慧結晶,積淀了民族雄厚的物質文化基礎和兼容并蓄的文化自信。尤其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經濟騰飛的同時,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成果逐漸開始輸出至世界,唐裝、漢服等“中國風”時尚席卷全球。而此時此刻,伴隨著時代變革和社會發(fā)展,現代服裝服飾設計重回東方審美范式,傳統文化元素與藝術價值的融合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行業(yè)重要的發(fā)展思維和時尚選擇。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在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進程當中,時尚文化從業(yè)者博采眾長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審美體系,加之勞動人民在漫長的社會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審美意趣和審美偏好,會使得服裝服飾設計本身具有非常強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兩者兼具才是用戶對于現代服裝服飾的需求本質。因此現代服裝服飾設計,從傳統文化當中吸取營養(yǎng),實際上也是在發(fā)展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實用價值,為現代服裝服飾設計賦予古典文化內涵和現代市場價值。
中國傳統時化博大精深。在服裝服飾設計中,尊重和發(fā)展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趣體現了圍繞著傳統元素和藝術審美價值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時尚層面的意義和價值,是推動我國服裝服飾產業(yè)高速發(fā)展的重要路徑。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