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超
(眉山市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四川 眉山620010)
冠心病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見心臟病,多由冠脈管腔狹窄或阻塞所致心肌缺血、缺氧亦或壞死引起,存在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風險,血脂異常被認為是冠心病獨立影響因素,一直以來冠脈內(nèi)介入(intra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術因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效果佳等優(yōu)勢成為本病患者主要治療方案[1]。有研究指出血清中可溶性CD40L(solubility CD40L,sCD40L)可激活血小板,促進白細胞聚集,從而激活相關炎癥反應;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
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局部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影響深遠[2],此外有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再次出現(xiàn)心絞痛的風險較高,而這與PCI術后冠心病患者冠脈再狹窄的發(fā)生緊密相關[3]。在冠心病PCI術后患者中胸悶、心絞痛等癥狀持久存在,患者常采用藥物治療以改善生活質量,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鈣是目前臨床上常用藥物[4-5],本文旨在探究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與阿托伐他汀鈣聯(lián)合應用,對冠心病PCI術后心絞痛患者血脂水平、sCD40L及sICAM-1水平的影響,結果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來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PCI術后的112例心絞痛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56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基線資料相比較不僅有可比性且有較好均衡性(P>0.05)。本次實驗研究已征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①符合《慢性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療指南》[6]診斷標準;②有相關治療適應癥;③入院后經(jīng)冠脈造影檢查確診;④本研究內(nèi)容和目的已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書。
①近期接受過相關藥物治療者;②有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③合并免疫系統(tǒng)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④伴有急性腦梗死、急性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硝酸鹽以及低分子肝素等。①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另給予患者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分裝企業(yè):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07)治療,給藥負荷劑量300 mg/次,1次/天,后為75 mg/次,1次/天,持續(xù)給藥6周。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另給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鈣(國藥準字H20070054;生產(chǎn)單位:河南天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 mg/次治療,1次/天,持續(xù)給藥治療6周。
①治療前后兩組血脂變化,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脂指標[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②兩組治療前后sCD40L、sICAM-1水平變化,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采用sCD40L試劑盒和sICAM-1試劑盒檢測兩組患者血清中sCD40L以及sICAM-1水平,酶標分析儀由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提供。③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癥狀消失,心絞痛分級緩解不低于2級,和或心電圖下移ST段緩解不低于0.1mV記為顯效;心絞痛發(fā)作明顯次數(shù)減少,心絞痛分級緩解不低于1級和或心電圖下移的ST段恢復不低于0.05mV記為有效;患者治療結束后未達到顯效以及有效標準,可記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④兩組預后比較,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diào)查表(short form of 36,SF-36)評分評估兩組預后,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預后越佳。⑤對照組和觀察組藥物安全性比較。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對本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性別、療效、不良反應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數(shù)據(jù)擬符合正態(tài)分布,組間計數(shù)資料對比行χ2檢驗,血脂指標和sCD40L、sICAM-1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計量資料(血脂指標、sCD40L和sICAM-1、SF-36評分)對比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臨床資料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資料()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資料()
組別 年齡(歲) 性別(男/女) 病程(年) BMI(kg/m2)對照組 67.2±3.2 32/24 6.3±2.0 23.06±1.03觀察組 67.0±3.1 30/26 6.0±2.1 23.59±1.08檢驗值 0.421 0.145 0.700 2.658 P值0.675 0.704 0.485 0.009
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TG、TC、LDLC明顯降低,HDLC明顯升高,且治療后觀察組TG、TC、LDLC較對照組明顯降低,HDLC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血脂變化(mmol/L,)
表2 治療前后兩組血脂變化(mmol/L,)
組別 時間 TG TC LDLC HDLC觀察組 治療前 1.98±0.27 5.94±0.41 3.99±0.15 1.19±0.15治療后 1.31±0.11 3.13±0.23 2.01±0.10 1.97±0.25 t值/P值 - 17.192/0.001 44.731/0.001 82.190/0.001 20.021/0.001對照組 治療前 2.00±0.28 5.99±0.40 4.01±0.16 1.18±0.14治療后 1.70±0.20 4.60±0.30 2.39±0.12 1.49±0.20 t值/P值 - 6.524/0.001 20.804/0.001 60.615/0.001 9.502/0.001 t值/P值(組間治療前) - 0.385/0.701 0.653/0.515 0.682/0.496 0.365/0.716 t值/P值(組間治療后) - 12.786/0.001 29.100/0.001 18.205/0.001 11.219/0.001
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sCD40L、sICAM-1明顯降低,且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sCD40L、sICAM-1降低更為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CD40L、sICAM-1水平變化()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CD40L、sICAM-1水平變化()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
sCD40L(ng/mL)組別0.975 0.001 0.981 0.001 sICAM-1(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56) 8.05±1.69 2.26±1.00① 192.83±39.36 82.26±21.56①對照組(n=56) 8.06±1.71 4.89±2.87① 193.01±40.40 115.68±30.27①t值 0.031 6.476 0.024 6.730 P值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提高(89.29%vs71.4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數(shù)(%)]
評分升高更為明顯(P<0.05),見表5。
表5 兩組SF-36評分比較()
表5 兩組SF-36評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
0.582 0.001 0.001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3個月 治療后5個月觀察組(n=56) 64.54±5.26 79.83±7.88① 86.35±7.96①對照組(n=56) 63.99±5.28 71.08±6.01① 80.02±6.58①t值 0.552 6.607 4.587 P值
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2.50%(惡心嘔吐2例,胃部不適2例,皮疹3例)與對照組的8.93%(惡心嘔吐3例,胃部不適1例,皮疹1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73,P>0.05)。
冠脈粥樣硬化以及微循環(huán)障礙和炎癥等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指出冠狀動脈內(nèi)皮功能受損和毛細血管機械性阻塞以及再灌注損傷等與冠脈微循環(huán)障礙密切相關,這也是冠脈PCI術后患者再發(fā)心絞痛的重要影響因素,有數(shù)據(jù)報告表明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再狹窄發(fā)生率約為25%[7-8]。本文選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以及阿托伐他汀鈣對冠心病PCI術后心絞痛患者展開臨床對照性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TG、TC、LDLC以及sCD40L、sICAM-1明顯降低,HDLC和SF-36評分明顯升高,觀察組總有效率(89.29%vs71.43%)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相當,初步證實了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對冠心病PCI術后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在調(diào)節(jié)患者血脂水平、sCD40L、sICAM-1水平及改善預后方面有積極作用,較單一應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療效更為明顯,這與既往文獻報告的部分觀點相符[9]。
動脈血管性慢性炎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患者血清中sCD40可與sCD40L結合,激活第二信使系統(tǒng),導致炎癥反應發(fā)生[10],sICAM-1參與炎癥反應以及黏附反應中,不僅加強了血小板和炎癥細胞之間的黏附作用,且可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導致血管收縮,心肌缺血缺氧加劇,導致病情發(fā)展[11]。
本研究提示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可更有效地調(diào)節(jié)冠心病PCI術后患者血脂異常和sCD40L、sICAM-1水平,主要是因為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可較好地結合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活化,避免冠脈血管中血栓形成,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還可有效抑制凝血酶活性,降低出血危險性[12];此外觀察組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其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有效地抑制細胞內(nèi)TC合成,加速血液中LDL降解,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血脂水平,有抗炎、促血管再生、穩(wěn)定粥樣斑塊硬化并干擾血小板聚集、抑制免疫反應等作用,其抗氧化作用明顯,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sCD40L、sICAM-1水平,有見效快、降脂作用明顯和持續(xù)時間久等優(yōu)點,因而兩種藥物聯(lián)用可更明顯地調(diào)節(jié)機體血脂以及sCD40L、sICAM-1水平[13]。
本研究還提示觀察組臨床療效更高,改善患者預后較對照組更為明顯,這與觀察組同時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有關,聯(lián)合應用可更有效地調(diào)節(jié)機體血脂水平,預防斑塊破裂出血,抑制血栓形成,有效改善患者血管順應性,促進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恢復,有效抑制患者的血小板聚集以及組織因子和纖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因而觀察組改善患者預后效果更佳[14]。在藥物安全性方面,本研究結果提示聯(lián)合用藥并未增加藥物不良反應,這與既往文獻報告的觀點大體上相符[15]。
綜上所述,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可作為冠心病PCI術后心絞痛患者一種安全有效治療方案,有一定推廣應用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