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豐
(遼寧省大連水文局,遼寧 大連 116023)
松樹水庫坐落于大連市瓦房店松樹鎮(zhèn)境內,位于復州河上游,總庫容為1.86億m3,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和城市供水為主,結合發(fā)電、養(yǎng)魚等綜合功能的大型水庫,是大連市重要飲用水源地之一。
浮游植物作為水庫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維持水體穩(wěn)定性及完整性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近年來,對水庫及河流湖泊中浮游植物的研究較多,結果表明水環(huán)境對浮游植物的數(shù)量和組成有很大影響,但不同水體條件對其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孫祥等[2]發(fā)現(xiàn)水溫、總磷、透明度是浮游植物時空差異的主要影響因子;吳文廣等[3]研究表明溫度、鹽度、磷酸鹽及硅酸鹽濃度是影響浮游植物組成的重要因素;胡俊等[4]闡明總磷、溶解氧和氧化還原位對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存在顯著的影響。一般而言,不同水體的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具有不同的特征[5]。松樹水庫的主要任務是為瓦房店周邊地區(qū)供水,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當?shù)鼐用竦娘嬎踩?,但對該水庫中浮游植物的結構特征鮮有報道。因此,本研究于2017年5—10月對松樹水庫浮游植物進行采集,同時全面檢測了水文水質數(shù)據(jù),并結合冗余分析分析了浮游植物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探討松樹水庫浮游植物特征及對環(huán)境因子的響應,旨在為改善松樹水庫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水庫管理,做好水華事件預警提供科學依據(jù)。
采樣斷面設在松樹水庫庫中心(39°48′34.2″N、122°06′48.9″E),在水庫管理局協(xié)助下從船上獲取樣品。
于2017年5—10月,每月采集2次,共計12組樣品。參照《內陸水域浮游植物監(jiān)測技術規(guī)程》(SL 733—2016),按要求采集藻類樣品,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現(xiàn)場采集1 L定量樣品,加入魯哥氏液保存,沉降48 h后濃縮至30 mL,在400倍顯微鏡下鏡檢分析。參照《中國淡水藻類》[6],對浮游植物進行鑒別分析。
在采集浮游植物樣品的同時,現(xiàn)場采用WTW便攜式多參數(shù)水質分析儀(Multi 3430)測定水溫、pH值和溶解氧(DO),采用塞氏黑白盤測定水體透明度(SD)。其余指標在實驗室檢測,葉綠素a含量采用丙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測定;總氮含量、總磷含量、氨氮含量、化學需氧量(COD)、5日生化量(BOD5)、高錳酸鹽指數(shù)的測定方法參考《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
通過手持風速儀(Kestrel 5500),現(xiàn)場測定氣溫、風速和風向。瓦房店地區(qū)降水量及松樹水庫水位和蓄水量由遼寧省大連水文局提供。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Origin 8.5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和圖形繪制,利用CANOCO 4.5軟件進行除趨勢對應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所有數(shù)值先進行l(wèi)g(x+1)轉換,然后進行DCA分析,得出的物種單峰響應值小于3時進行RDA分析,否則采用典范對應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由表1可知,12次監(jiān)測的浮游植物密度變動范圍為383.2萬~1 216.1萬個/L,峰值出現(xiàn)在7月下旬,平均值為735.1萬個/L。5月和6月硅藻門占優(yōu),7月上旬硅藻門和藍藻門比例相當,7月下旬到9月下旬藍藻門占優(yōu),10月后又恢復到硅藻門為主的狀態(tài)。從浮游植物種類組成分析,硅藻門和綠藻門一直存在于水體中,綠藻門雖然不是密度最大的門類,但密度僅次于硅藻門和藍藻門。隱藻門、甲藻門和裸藻門藻類密度較小,其中甲藻門和裸藻門所占比例均小于3%,而隱藻門僅在9月的兩次監(jiān)測中比例達到5%左右。
由表1可知,硅藻門密度變化較小,最大為469.3萬個/L,出現(xiàn)在10月上旬,最小為106.6萬個/L,出現(xiàn)在8月下旬;而藍藻門變化明顯,從5月上旬的未檢出,到7月下旬高達1 024.7萬個/L。藍藻門的變化也直接影響到水體藻類的組成和密度大小,其占比隨時間變化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7月下旬達到峰值,為84.26%,并持續(xù)1個半月比例均在80%以上,從9月開始逐漸減小,10月下旬已降至21.85%。硅藻門密度變化與藍藻門呈相反趨勢,在藍藻門生長最旺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硅藻門密度降至最低,并在藍藻門密度降低后逐漸恢復,10月后重新成為優(yōu)勢種。
表1 松樹水庫浮游植物密度變化
將表1中浮游植物密度進行DCA分析,響應值為0.738,小于3,結果呈線性模型,所以選擇浮游植物密度和環(huán)境因子進行RDA分析。
將浮游植物密度與水質因子進行RDA分析,如圖1顯示,與藻類總數(shù)呈正相關的為BOD5、葉綠素a含量、水溫和高錳酸鹽指數(shù),呈負相關的為總氮、氨氮、總磷含量和SD、DO、pH值、COD值,其中BOD5和葉綠素a含量的正相關性較好。總氮、總磷含量和透明度作為評價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重要指標,對松樹水庫中浮游植物總數(shù)的影響并不明顯,但與硅藻門的密度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水溫和高錳酸鹽指數(shù)的增加會導致藍藻門密度的升高。
將浮游植物密度與水文氣象因子進行RDA分析,如圖2顯示,藍藻門的密度變化規(guī)律和藻類總數(shù)基本一致,氣溫是影響它的決定性因素,氣溫的升高會使藍藻門大量繁殖,從而使藻類總數(shù)增加。同時藻類總數(shù)與風速呈負相關關系,綠藻門和硅藻門的密度與水位和蓄水量呈正相關關系。
圖1 浮游植物密度與水質理化因子RDA排序
圖2 浮游植物密度與水文氣象因子RDA排序
從松樹水庫浮游植物的組成和密度上看,主要是以硅藻門和藍藻門為主,其次為綠藻門,其他門類密度很小,這與國內許多水庫浮游植物的組成相似[2,7-8]。整個水庫浮游植物特征隨季節(jié)性變化明顯,藻類總數(shù)在夏季達到峰值,春秋季相對較低,優(yōu)勢種夏季以藍藻門為主,春秋季為硅藻門。夏季溫度升高,光照加強,有利于藻類的光合作用和繁殖,從而使藻類總密度增加。藻類密度是評價河流水庫藻類豐度的重要指標。硅藻門通常以個體形式呈現(xiàn),體積較大,如松樹水庫中常見的針桿藻、小環(huán)藻等;而藍藻門多以成群的形式呈現(xiàn),雖然體積較小,但數(shù)量眾多,束絲藻、魚腥藻和平裂藻在夏季常被鑒定為松樹水庫的優(yōu)勢種屬。夏季是所有藻類的繁殖旺盛期,藍藻門存在計數(shù)上的優(yōu)勢,因此更易成為優(yōu)勢種。
在硅藻門密度較大時段,藍藻門密度較小甚至無法檢出,而在藍藻門生長最旺盛的夏季,硅藻門密度處于最低值,所以硅藻門和藍藻門存在競爭關系。這是由于相比于硅藻門,夏季高溫(25~35 ℃)更有利于藍藻門的生長,而藍藻門的大量繁殖極度消耗了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導致硅藻門在此階段生長受到抑制。同時有文獻報道,藍藻門代謝過程中釋放的有機物質會影響硅藻類的生長[9]。
RDA分析結果表明,藻類總數(shù)與BOD5和葉綠素a含量呈正相關關系,與透明度、pH值和溶解氧呈負相關關系。這是由于大量的有機質給藻類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藻類細胞合成增加,葉綠素a含量會有明顯的提升,藻類的大量存在會降低透明度,同時在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了水中的氧氣,從而導致溶解氧下降,而pH值下降說明藻類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酸性的物質。松樹水庫主要的藻類中,藍藻門適宜高溫和有機物質較多的水體,而高氮磷條件則利于硅藻門的生長。夏季高溫,藍藻門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氮磷等營養(yǎng)元素,從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硅藻門的生長。如圖1所示,總磷含量是影響硅藻門密度的決定性因素,其次是總氮和氨氮含量。雖然在松樹水庫監(jiān)測的這半年期間并未發(fā)生水華等水污染事件,但是一旦氮磷等污染物過度排放,則有可能引起水華,而根據(jù)研究結果可知水華類型為硅藻門水華,因此可第一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
浮游植物自身的遷移能力有限,大風天氣有利于藻類的擴散,從而使庫中的藻類密度降低。水位和蓄水量對藻類總數(shù)的影響不大,但硅藻門和綠藻門對水位和蓄水量較為敏感。綠藻門和硅藻門相對更喜歡在水位高、水量大的庫區(qū)繁殖,這與孫祥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降水量的影響是綜合性的,一方面會改變庫區(qū)水位,另一方面會通過地表徑流使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增多,透明度也會有顯著降低。
由于松樹水庫的藻類存在季節(jié)性演替規(guī)律,所以在不同時期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防護控制。夏季藻類繁殖旺盛,易發(fā)生藍藻門水華,需控制水中有機質的含量,減少垃圾和牲畜糞便的排放,保證水體清潔。尤其在炎熱無風的氣候狀況下,更要加強對庫區(qū)的巡視,監(jiān)測水生生物的狀況,以免水污染事件的發(fā)生。春秋季水庫以硅藻門為主,需減少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含量,嚴格控制庫區(qū)上游農藥的排放及灌溉殘留,加強監(jiān)督管理,避免硅藻門水華。
(1)松樹水庫浮游植物組成結構為硅藻門-藍藻門型,藻類種類及密度季節(jié)性演替,硅藻門與藍藻門存在競爭關系。
(2)BOD5和葉綠素a含量與藻類總數(shù)呈正相關關系,總氮、總磷含量和透明度與硅藻門密度正相關性較好,而水溫和高錳酸鹽指數(shù)的增加則會導致藍藻門密度的升高。藍藻門密度和藻類總數(shù)與氣溫呈正相關關系,與風速呈負相關關系,而硅藻門和綠藻門對水位和蓄水量較為敏感。
(3)根據(jù)本研究,應在不同季節(jié)預防庫區(qū)不同水華事件的發(fā)生。夏季尤其在炎熱無風天氣,應控制水中有機質含量,避免藍藻水華;春秋季則需著重減少氮磷的輸入,控制硅藻水華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