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青,夏成才,李炫靈
(武漢體育學院 研究生院,湖北武漢 430079)
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和《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的雙重背景下,國家倡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來適應社會和國家需要,要求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學會至少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必不可少的條件,不同專項所需要的專項素質也是有一定差異。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專項碩士研究生身體素質的差異,弄清這種差異是否符合專項素質特征之間的差異,同時也弄清“一專多能”發(fā)展目標下,這樣的差異是否受其他項目練習的影響,從而為體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提供意見與建議。
本文以體育碩士研究生身體素質差異性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主要圍繞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所需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國內數(shù)據(jù)庫和香港官網站,查閱有關專項素質測定、專項特征等相關內容,并進行收集整理,為本研究的點差問卷設計環(huán)節(jié)等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數(shù)據(jù)支撐。
1.2.2 問卷調查法
通過收集與梳理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數(shù)據(jù)梳理總結的文獻資料數(shù)據(jù)為基礎,針對本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遵循體育科研方法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規(guī)定,在文章的研究過程分別圍繞不同專項學生練習專項的頻率和強度以及專項學生參與其他專項的頻率和強度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問卷總計一份。
調查對象為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2017級7班學生,共發(fā)放問卷53份,問卷的發(fā)放率和回收率均為100%,并且均為有效的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問卷詳細內容見附錄一。
1.2.3 實驗法
1.2.3.1 實驗對象
從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運動訓練專業(yè)抽取9名武術專項女生、10名健美操專項女生、6名藝術體操專項女生、4名跆拳道專項女生總計29名女生作為實驗對象。
1.2.3.2 實驗器材
Cosemed便攜式肺功能儀、一次性吹筒、 血紅蛋白儀、干式試劑條、一次性采血針、消毒棉球、培養(yǎng)血托盤
1.2.3.3實驗測評指標
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指標測定,本研究中坐位體前屈作為柔韌素質的測試指標,縱跳作為爆發(fā)力素質的測試指標,運動時反應時測定儀測試數(shù)據(jù)作為反應速度的測試指標,閉眼單腳站立作為平衡能力的測試指標,血紅蛋白測定和肺活量作為耐心素質的測試指標。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別對實驗的數(shù)據(jù)展開分析與對比,使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主要包括Excel 2016和SPSS 24.0軟件。
表1 實驗對象身體素質指標對比
注:*:與武術項目在該項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
#:與健美操在該項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
◇:與藝術體操在該項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
□:與跆拳道項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
2.1.1 武術與其他專項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分析
如表1 所示,武術專項學生與藝術體操專項學生在坐位體前屈測試結果上存在顯著差異,且武術專項學生測試結果差于后者;在反應時測試結果上與藝術體操和跆拳道專項學生存在顯著差異,并好于兩者;在血紅蛋白含量上好于健美操專項學生;縱跳、閉眼單足站立和SVC與其他三個專項學生沒有明顯差距。也就是說武術專項學生在柔韌素質上好于跆拳道專項學生,在反應速度上好于藝術體操和跆拳道專項學生,在耐力素質上優(yōu)于健美操專項學生。
2.1.2 健美操與其他專項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分析
如表1 所示,健美操專項學生在縱跳測試結果上低于跆拳道專項學生測試結果,并存在顯著差異;在反應時測試結果上優(yōu)于跆拳道專項學生測試結果,且存在顯著差異;在血紅蛋白含量上低于武術專項學生,而且有40%的學生測試值低于成年女性110~150g/L的標準值,在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足站立、SVC測試結果上與其他專項學生測試結果相當。由此說明,健美操專項學生在下肢爆發(fā)力上弱于跆拳道專項學生,在反應速度上快于跆拳道專項學生,在耐力素質上較武術專項學生差。
2.1.3 藝術體操與其他專項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分析
如表1所示,藝術體操專項學生在坐位體前屈測試結果上明顯高于武術專項和跆拳道專項學生測試結果;在反應時測試結果上明顯弱于武術和健美操專項學生;在縱跳、閉眼單足站立、血紅蛋白含量、SVC測試結果上與其他專項學生測試結果上沒有顯著差異。由此說明,藝術體操專項學生柔韌素質好于武術和跆拳道學生,在反應速度上弱于武術和健美操專項學生。
2.1.4 跆拳道與其他專項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分析
如表1所示,跆拳道專項學生的坐位體前屈測試結果與藝術體操專項學生存在顯著差異,明顯低于后者;在縱跳測試結果上明顯高于健美操專項學生測試結果;在反應時測試結果上明顯高于武術專項學生測試結果。由此說明,跆拳道專項學生的柔韌素質明顯較藝術體操弱,下肢爆發(fā)力明顯好于健美操專項學生。
2.2.1 實驗對象專項練習狀況
圖1 各專項學生練習專項年限比例
專項練習的年限是影響習練者身體素質與習練專項專項素質契合度的重要因素,專項練習年限越久,這一契合度就越高,習練者的專項特征表現(xiàn)的越是明顯。由于實驗對象為研究生,絕大多數(shù)非專業(yè)運動員。如圖1所示,武術、健美操、跆拳道專項學生練習專項時間大多數(shù)不超過5年,而有66.67%的藝術體操專項學生練習專項時間在5—10年之間。
2.2.2 實驗對象選擇非專項體育項目特征
圖2 練習專項與非專項體育項目是否跨項目
由于學校培養(yǎng)方案以及個人興趣愛好的原因,實驗對象中有93%的學生在除了日常的專項練習以外,還會選擇一些其他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如圖2 所示,武術專項學生選擇的其他體育項目特征與武術項目特征區(qū)別較大,藝術體操專項學生有2/3選擇與專項特征差異較大的體育項目,跆拳道專項學生同樣大部分選擇與專項不同的其他體育項目,而健美操專項學生則大部分選擇了與專項特征較為接近的體育項目。選擇的其他體育項目與專項特征的較大差異會削弱專項素質特征帶來的身體素質特異性,可能使該專項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身體素質特征與專項運動素質特征有所出入,那么就要看這些非專項體育項目的運動頻率和強度是否與專項的運動頻率和強度相當甚至超過了。
經調查發(fā)現(xiàn),武術專項學生在武術專項的運動頻率上明顯較非專項體育項目高,而且在運動強度上也高于非專項體育項目,所以,非專項體育項目的參與對武術專項學生的專項身體素質的影響較小,武術專項素質特征在武術專項的學生身體素質上的表現(xiàn)較為明顯;健美操專項學生專項練習頻率高于非專項體育項目練習頻率,練習強度上也高于非專項體育項目練習頻率,而且啦啦操專項學生更傾向于選擇與本專項相近的體育項目進行練習,所以,非專項體育項目的參與對健美操專項學生的專項身體素質的影響較小,健美操專項素質特征在健美操專項的學生身體素質上的表現(xiàn)較為明顯;藝術體操學生進行非專項訓練的頻率和強度明顯高于其他專項的學生,但是這個較高的頻率和強度仍然低于專項練習,而且這些學生中大部分練習專項年限超過5年,所以,非專項體育項目的參與對藝術體操專項學生的專項身體素質的影響較小,藝術體操專項素質特征在藝術體操專項的學生身體素質上的表現(xiàn)較為明顯;跆拳道專項學生在專項練習頻率和非專項練習頻率上沒有太大差異。跆拳道學生在運動強度上明顯表現(xiàn)出每次練習時,專項練習強度大于非專項練習強度。所以,非專項體育項目的參與對跆拳道專項學生的專項身體素質的可能存在影響。
3.1.1 實驗對象表現(xiàn)出與專項素質特征相符的身體素特征
在柔韌素質上,藝術體操專項學生優(yōu)于武術、啦啦操、跆拳道專項學生,并與武術和跆拳道專項學生存在顯著差異。符合藝術體操專項對于柔韌素質要求高于其他專項的特點。
在下肢力量上,跆拳道專項學生優(yōu)于武術、啦啦操、跆拳道專項學生,并與啦啦操專項學生存在顯著差異。符合跆拳道中腿法使用多于其他項目的特點。
在反應速度上,武術專項學生明顯優(yōu)于藝術體操和跆拳道專項學生,啦啦操專項學生優(yōu)于藝術體操和跆拳道專項學生,并與藝術體操專項學生存在明顯差異。
在耐力素質上,武術、藝術體操和跆拳道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武術專項學生與啦啦操專項學生在血紅蛋白含量上存在明顯差距。
在平衡能力上,因為武術、啦啦操、藝術體操和跆拳道四個項目對于平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平衡能力上,四個專項的學生之間沒有明顯差距。
綜上所述,實驗對象在身體素質上大致能夠體現(xiàn)出項目特點。
3.1.2 一專多能的發(fā)展目標對專項素質發(fā)展沒有明顯影響
在大量參與其他非專項體育項目練習的基礎上,實驗對象的身體素質中仍然能夠表現(xiàn)出一定的專項素質特征。說明一專多能的發(fā)展目標在主次分明的基礎上,并不會影響到專項素質的發(fā)展。
3.1.3 專項素質特征在專項的學生身體素質上的表現(xiàn)具有專項差異
武術、啦啦操、藝術體操專項素質特征在專項學生身體素質上的表現(xiàn)較為明顯,而在跆拳道專項學生身體素質上的表現(xiàn)不明顯??赡苁怯捎谟柧毚螖?shù)與其他專項相比較少,訓練年限較短導致這一現(xiàn)象。
3.2.1 針對專項特點強化專項身體素質,進而使專項技能更加過硬;
3.2.2 繼續(xù)加強一專多能的培養(yǎng)模式,保證專項技能提高的基礎上掌握多個其他體育項目技能;
3.2.3 合理安排非專項體育項目的練習,特別是與自身專項項目特征區(qū)別較大的體育項目,避免影響自身專項素質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