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芳 沈陽市公安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 (遼寧 沈陽 110003)
內(nèi)容提要: 目的:評價多層螺旋CT在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為臨床醫(yī)師選擇合理影像學檢查方法提供參考。方法:隨機抽取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疑似支氣管擴張癥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于病理確診前實施常規(guī)CT、多層螺旋CT檢查,對比兩種檢查檢出率,診斷準確率、敏感度及特異度。結果:病理確診出支氣管擴張癥有71例、29例為非支氣管擴張癥。常規(guī)CT檢出支氣管擴張癥有48例、52例為非支氣管擴張癥者;多層螺旋CT檢出支氣管擴張癥有68例、32例為非支氣管擴張癥者;檢出率、診斷準確率相比常規(guī)CT明顯低于多層螺旋CT檢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診斷敏感度、特異度相比常規(guī)CT明顯低于多層螺旋CT檢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應用多層螺旋CT檢查,不僅可以提高檢出率,還可以提高診斷符合率、敏感度及特異度,可為臨床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jù)。
支氣管擴張癥屬于臨床多發(fā)病,其是指支氣管出現(xiàn)持久性擴張,同時伴有支氣管壁破壞[1]。支氣管擴張癥以咳痰、咯血、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當患者出現(xiàn)支氣管擴張癥后會導致氣道反復感染,如治療不及時或是不徹底,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及時診治可以有效提高預后效果[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支氣管擴張癥診斷措施較多,如X射線平片、CT檢查等,但以上檢查診斷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而多層螺旋CT的出現(xiàn),可以極大地彌補常規(guī)檢查的不足,進一步提高檢出率與診斷敏感性,為臨床醫(yī)生診斷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本次針對多層螺旋CT在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取100例疑似支氣管擴張癥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隨機抽取100例疑似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時段:2017年8月~2018年7月。100例患者中包括6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年齡23~60歲,平均(41.57±10.21)歲,其中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肺部感染者36例,反復咯血者28例、胸悶者16例、慢性咳痰及咳嗽者20例。本次研本院倫理會已批準。參與研究者均知情,并與本院簽署同意書。納入標準:可以積極配合診斷研究者;無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傷者;沒有認知障礙及精神疾病者。
入院后,以臨床體征為依據(jù),先完善常規(guī)檢查,之后分別實施常規(guī)CT、多層螺旋CT檢查。
常規(guī)CT:患者以平臥位體位,選取CT儀,先對常規(guī)CT進行參數(shù)設定,即電流為100mA,層厚為10mm,層間距為10mm,檢查速度為每層28s,掃描范圍:肺尖至肺底,總掃描時長10s。如有必要,可將層厚設置為5mm,對病灶實薄層掃描。
多層螺旋CT檢查:取平臥位,對多層螺旋CT參數(shù)進行設定,即電壓為120kV,電流為400mA,掃描層厚為1.25mm,層間距為1.25mm,螺距為1.35mm。在掃描前先叮囑患者保持屏氣狀態(tài),在屏氣狀態(tài)下實施掃描,由肺尖開始掃描直至肺底,掃描時間為7~9s。之后實施兩次掃描,第一次層厚為9~10mm,重建圖像;第二次掃描層間距、層厚為1~2mm,再進行圖像重建;如有必要,可進行平面重建掃描。
對比兩種檢查檢出率,診斷準確率、敏感度及特異度。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對以上指標進行分析、統(tǒng)計。
建立Excel數(shù)據(jù)庫,用SPSS 20.0軟件統(tǒng)計處理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兩組間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分別采用t、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理確診出支氣管擴張癥有71例、29例為非支氣管擴張癥。71例患者包括囊狀擴張型7例、混合擴張型11例、靜脈曲張型20例、柱狀擴張型33例。
常規(guī)CT檢出支氣管擴張癥有48例、52例為非支氣管擴張癥者;多層螺旋CT檢出支氣管擴張癥有68例、32例為非支氣管擴張癥者。多層螺旋CT檢出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CT,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診斷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相比常規(guī)CT明顯低于多層螺旋CT檢查,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常規(guī)CT、多層螺旋CT檢出率比較(n)
表2. 常規(guī)CT、多層螺旋CT診斷準確率、敏感度及特異度比較
支氣管擴張是一種多發(fā)病,如治療不及時,或是治療不當,易引起持續(xù)性的咳痰、咯血、咳嗽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故對支氣管擴張盡早診斷至關重要。
在支氣管擴張診斷中,臨床多用常規(guī)CT檢查,但在以往的檢查診斷中,常規(guī)CT檢查缺乏相應的特異性,且易出現(xiàn)誤診或是漏診;雖然常規(guī)CT可以通過光電信號轉(zhuǎn)換,將掃描到的信息轉(zhuǎn)為圖像,對病灶進行直觀的分析,但其只針對某一層面進行掃描,獲取的信息及圖像均具有局限性,故診斷結果并不理想[4]。隨著CT影像技術的進步,多層螺旋CT檢查的出現(xiàn),可以對病灶實施完整的掃描,在高分辨率下,極大地降低了漏診及誤診率;同時多層螺旋CT還可以進行連續(xù)性掃描,提高掃描速度的同時有效減少造影劑應用劑量,減輕對患者的損傷及對掃描結果的影響,提高掃描圖像的清晰度,從而提高診斷效果[5]。此外,多層螺旋CT還可實施多層面掃描,獲取三維信息,增加信息量,進一步提高診斷檢出率及準確率,為臨床醫(yī)生的診斷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jù)。通過多層螺旋CT檢查,為后期處理數(shù)據(jù)提供更先進的技術,保證得到更加精準的圖像,從而提高病灶檢出敏感度及特異度。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應用于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對提高診斷標出率、敏感度、特異度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