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晨 李志英 劉葉舟 汪 琳
(云南大學建筑與規(guī)劃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大學校園景觀空間質量評價已有研究,多集中在AHP法、POE法和模糊理論三種方法,運用SD法進行評價研究的較少[1-5]。本研究運用SD法對景觀空間質量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運用空間句法分析校園道路可達性對校園開放景觀空間質量產(chǎn)生的影響,結合兩者分析結果為高校校園景觀建設布局提出建議。
研究對象選取云南大學呈貢校區(qū)澤湖、國際林和景行廣場三處開放景觀空間,三處景觀是已建成的可供學生休閑娛樂的景觀場所。調查問卷采用現(xiàn)場發(fā)放并及時回收,總計60份,每個景觀區(qū)20份,回收率100%,有效59份,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占比表
運用SD法,從景觀空間感知、景觀環(huán)境特征、景觀美感性及可達性四個方面選取15對形容詞。分別是開敞的—封閉的,有序的—凌亂的,寬廣的—狹小的;放松的—煩躁的,幽靜的—喧鬧的,干凈的—臟亂的,陰涼的—暴曬的,安全的—危險的,活動空間充足的—活動空間缺乏的;富有美感的—不美的,色彩豐富的—色彩單一的,植物類型豐富的—植物類型單一的,有吸引力的—無吸引力的,生動的—呆板的;耗時長的—耗時短的。評價尺度選定5段,即-2,-1,0,1,2,對稱設置[5,6]。
計算三個景觀區(qū)域各個因子的綜合平均分,男生平均分,女生平均分,繪制景觀空間SD法評價折線圖。
澤湖景觀空間質量整體上最好,見圖1,除可達性、環(huán)境幽靜度、遮陰性、安全感和休閑活動空間5個因子外,評分均在0.8以上,美感度評分高達1.21,說明學生對于澤湖景觀認可度高,景觀空間環(huán)境質量好。可達性因子綜合評分為0.11,男生綜合評分為-0.5,原因是澤湖位于整個校園北部,距離南部和西南部生活、教學區(qū)較遠,出行耗時長,可達性評分低間接反映出澤湖景觀服務功能沒有充分發(fā)揮。植物類型豐富度為0.84,多為低矮植物,遮陰性整體效果不好,遮陰性評分是唯一小于0的因子,見圖2。從折線圖中可看出,女生評價折線和綜合評價折線吻合度最高,男生評價折線變動幅度較大。
國際林SD折線圖變化幅度大,因子評價得分不高,見圖3。遮陰性、色彩豐富度和植物類型因子得分均小于0,遮陰性評分小于-1,說明該處景觀空間布局過于單一,景觀環(huán)境質量差,對學生吸引力不足,吸引力因子得分僅為0.25。從區(qū)位角度來看,國際林處在人流量較大的住宿區(qū)和交通主干道側,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可達性高,而景觀質量評分不高,說明該處景觀空間規(guī)劃布局不合理,景觀價值沒有充分發(fā)揮,造成景觀資源浪費??臻g感因子評分最高為1.45,美感度和景觀空間活力分別為0.55和0.65。景觀空間開敞性好,由于植物類型及顏色搭配單一,造成景觀美感度和吸引力不足,景觀空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見圖4。從折線圖中得出,男生和女生評價折線波動幅度吻合度較高,對于國際林景觀空間男生和女生的整體感受大致相同,總體景觀質量評價不好。
景行廣場評價因子中空間感、秩序感、尺度感、安全感和干凈度均大于1,休閑活動空間評分僅為0.35,見圖5。說明廣場空間尺度大,給學生提供休閑交流活動的空間場所不足,空間利用率不高,見圖6。校園廣場景觀在滿足日常集散功能外,應考慮為學生提供可以進行交流活動的空間,豐富廣場景觀空間功能。遮陰性、色彩豐富度和植物類型均小于0,景觀空間活力僅為0.15,說明廣場空間植被覆蓋率不高且類型單一,導致陽光暴曬度高,景觀空間活力不足,吸引力因子評分僅為0.5。景行廣場位于校園中心區(qū),可達性評分為0.6,道路可達性較好。從折線圖可看出,男生和女生評價折線圍繞綜合評分折線上下波動幅度較大,對于廣場景觀空間的整體感知存在差異。
從圖7中得出,澤湖景觀空間質量評價SD折線綜合評分最好,其中可達性和安全感兩個因子得分最低,可達性跟景區(qū)位置有關,而安全感跟景觀空間布局有關。反映景觀空間環(huán)境質量的7個因子,吸引力、舒適度、景觀空間活力、美感度、幽靜度、色彩豐富度和植物類型,澤湖景觀得分最高,景行廣場除了舒適度、景觀空間活力和美感度3個因子得分低于國際林外,其他均高于國際林??臻g感、秩序感、尺度感、干凈度評價值在三處景觀空間中均大于1,說明對于三處景觀區(qū)的景觀空間感知評價較好。遮陰性在三處景觀區(qū)得分均小于0,昆明屬于高原山地氣候,紫外線照射強烈,遮陰性對于景觀空間質量影響較大。從綜合SD折線圖得出,與景觀空間尺度感知相關的因子評分最高,如空間感、秩序感、尺度感;與景觀環(huán)境特征相關的因子評分適中,如舒適度、幽靜度、干凈度、遮陰性、安全感;與景觀美感性相關的因子和交通可達性因子評分較低,如色彩豐富度、植物類型、吸引力、景觀空間活力度和可達性。
本研究以步行道路可達性為主,繪制云南大學校園道路軸線圖,共得到314根軸線。運用Depth map軟件計算,分析校園空間的連接關系以及可達性[7]。
本研究整合度最高的是慶來路,該路直接連接三處景觀區(qū)域。景行廣場和國際林兩處道路整合度比澤湖高,即交通可達性好,然而,這兩處景觀空間質量整體評價較差,由于景觀環(huán)境質量不好,吸引力不足,說明校園景觀布局和道路設置協(xié)調度不高,功能不匹配,存在一定的功能浪費。澤湖景觀區(qū)道路可達性一般,其四周道路整合度不高。澤湖景觀質量總體評價較好,可達性因子評分最低,說明道路可達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澤湖景觀區(qū)的服務功能,出行的不便使其景觀服務功能沒能充分發(fā)揮。
校園道路可達性高,道路使用率高,景觀空間使用率隨之增加,進而影響景觀空間質量。從校園功能布局來看,澤湖景觀離學校生活功能區(qū)過遠,通過設置景行廣場和國際林兩處景觀區(qū)來平衡,由于兩處景觀質量較低,造成道路可達性高的景觀區(qū)景觀質量低,道路可達性一般的景觀區(qū)景觀質量好的功能布局不平衡問題。因此,校園道路可達性和景觀位置布局對景觀空間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綜合以上分析,云南大學校園開放景觀空間存在三個方面問題:
1)景觀空間質量整體不高,景觀功能較單一,景觀空間豐富度不足;
2)校園道路和景觀空間位置布局不協(xié)調,道路可達性高的區(qū)域景觀質量較低,景觀使用率不高;
3)教學和住宿功能區(qū)與景觀區(qū)布局不合理,相隔較遠,服務范圍受限。
針對以上問題,從校園開放景觀規(guī)劃布局、景觀空間功能多樣性和道路可達性提出改進建議:
1)校園景觀區(qū)選址布局要結合校園地理條件,統(tǒng)籌兼顧教學區(qū)、住宿區(qū)等各功能區(qū),充分發(fā)揮景觀區(qū)服務功能價值;
2)景觀功能設置應具多樣性,注重景觀美感的同時突出實用性功能;
3)校園道路規(guī)劃設置盡可能將可達性高的路段和景觀區(qū)高度匹配,避免設置過長且復雜的步行道路,降低景觀使用率。
本研究通過SD法對校園開放景觀空間質量進行評價,得到澤湖景觀空間質量最好,景行廣場次之,國際林最差。同時與景觀空間尺度感知的評價因子得分最高,與景觀環(huán)境特征相關的因子得分次之,與景觀美感度相關的因子和交通可達性因子評分最低。根據(jù)評價結果,用空間句法分析校園道路可達性對景觀空間質量產(chǎn)生的影響,得到景行廣場和國際林景觀區(qū)可達性最高,由于兩處景觀空間質量整體較差,對學生吸引力不足,景觀使用率低;澤湖景觀區(qū)道路可達性一般,景觀空間質量評分高,由于景觀區(qū)位設置不合理,出行耗時長,景觀使用率不高。